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 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0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24
发展与演变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唐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4],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进士、明经等及第后,一般要守选数年,方可通过吏部铨选授官[5].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叫作“行卷”.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主要有秀才,明经和进士科.进士科考诗赋、时务策,以文章辞彩为标准.明经科则考士子对儒家经典的认识.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不过进士科一般较困难,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语.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宋
宋代进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宋朝的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因此当时还产生“富贵不过三代”的俗语.
宋代改良科举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一定可以再是考官的门生.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及公正,宋朝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路费.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二朝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宋代的科考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宋代的科考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元、明、清
元朝的科举取士一共经历四个阶段:戊戌选试、延祐复科、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
元太宗九年(1237年)农历八月,根据耶律楚材的建议,窝阔台下诏书[8],对儒士开科取士.诸路考试,均于1238年(戊戌年)举行,史称“戊戌选试”.录取东平杨奂等4,030人,皆为一时名士.[9]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此后准备再辟举场精选入仕.这说明戊戌选试确实是科举取士的步骤之一.但后来“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10]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后,元朝君臣围绕科举兴废问题曾展开反复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之议,这是灭宋后关于科举的一次重要讨论.其“事虽未及行,而选举之制已立”.[11]但是终世祖之世,科举制度始终没有实行.元成宗、元武宗时,也一再议“科举事”,但仍无结果.
元朝前期有相当一段时间不举办科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元朝开国之初,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第二,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第三,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这种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以越来越大的力量排挤和对抗实行科举制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最后导致科举制的流弊日趋甚笃.[12]
1311年,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13]皇庆改元(1312年)仁宗将其儒师王约特拜集贤大学士,并将王约“兴科举”的建议“著为令甲”(《元史》列传第六十五王约). 皇庆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元仁宗下诏以朱熹集注的《四书》为所有科举考试者的指定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14]
这一变化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今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因为后来的明清两朝的科举取士基本沿袭元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实施办法,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充实和完善.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全国举行乡试,延祐二年(1315年)二月,在大都举行会试,1315年三月,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录取进士56人,史称“延祐复科”.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和唐宋科举不同的是,元代科举只考德行明经一科,[15]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中书省对于乡试、会试(“会试”之名亦始见于金朝)、殿试的举行时间,每次考试的录取人数、考试内容、考官来源、各行省的乡试录取名额分配、考试过程中的考场纪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16]
乡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二十日举行,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进行名额分配,从赴试者中选合格者300人于次年二月到大都参加会试.会试,于次年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取中选者100人.一个月后,在三月初七日,100名会试中选者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每次录取进士数十人.乡试、会试中选的名额都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进行分配.[17]
值得注意的是,征东行省(高丽)也有乡试科场,并在300名乡试中选者中有3人的名额.这也是元朝时期朝鲜半岛是进行有效管辖的有力证据.
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专权的右丞相伯颜使得惠宗下诏停止科举取士,因为伯颜专权到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原本定于至元二年(1336年)和至元五年(1339年)在大都举行的两次科举取士都*停止,史称“至元废科”.
1340年二月,伯颜去职,脱脱被惠宗任命为知枢密院事;1340年十月,惠宗任命脱脱为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十二月,惠宗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正元年(1341年)八月,全国范围内恢复乡试,至正二年(1342年),会试和殿试相继在大都举行,史称“至正复科”.
此后科举取士三年一次,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最后一次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1368年八月元朝退回草原后,不再有科举取士.
元朝自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元惠宗(顺帝)1368年八月退回北方草原,不再科举取士,每三年举办一次,除了1336年和1339年曾停办两届外,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积分及格生员参加廷试录取正副榜284人,总计为1,423 人.[18]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清科举各级考试名称
明朝的科举在元代萎缩的基础上改良并得到发展,制度已完善,规模也增加,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但考核的内容却开始僵化.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24,536人.
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清开国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特别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满人、蒙古人参加科举虽然有较易考中的捷径,但最后殿试头三名习惯只授予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进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蒙古族只有一位阿鲁忒·崇绮在同治乙丑(1865年)考中状元.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因为明清的科举与学校结合,故此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童试
童试亦称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19][20]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21]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台官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22]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相当于一种资格的获得,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时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23]
乡试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24]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24]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金榜名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25][26],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27]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4人能够三元及第,在唐朝有二人张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年间的八十九位状元中,只有黄观[28]和商辂两人,清代则有钱綮、陈继昌两人(另有三元及第的武状元王玉鐾).
明清的惯例,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进士要经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进修.其余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间中亦有派为知县、知府等职.进士榜下即用为知县,被称为“老虎班”;指其行事往往雷厉风行.
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天杏榜取录的五十二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大怒,亲自查问后,把三名主考处死,在夏天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这种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如甘肃、贵州、云南等)每界科举会试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会士、进士,进入政界的中高层,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与*安定.[29]
科举制的废除
鸦片战争后,科举的内容一下子就完全显现了与现代世界脱节的窘况,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发生在京考会试的举人集体*的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但在戊戌政变后再次被恢复.1901年,清*先废除考试用八股文.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清*虽然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但并未停止透过考试来从民间选拔人材;而科考千年来深入民心,民间对以考试入士为官之途,仍然有相当的需求.在废科举的同时,清*同时制订了“留学生考试章程”,吸引归国的海外留学生透过考试进入*.1905年至1911年辛亥*爆发为止,被称为“洋科举”的留学生考试举办过六次,总共取录了1388人.根据规定,在海外高等学校入学三年者可以应考.考试分为两场,首场在学部举行,称“部试”;次场在保和殿举行,称为“廷试”.考试内容包括外文,以及留学生留学时所习科目.考取者按成绩及其学习专业,分别授予各科“进士”、“举人”等传统科举的身份,成绩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编修.当时的各式名衔包括有“格致科进士”、“工科进士”、“商科举人”以至“牙科进士”等等.
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亦有重提科举制讨论.对此,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予以激烈的反驳,其中以《孔乙己》一文为代表,讲的是一名名叫孔乙己的读书人在封建科举制的*下受难直至灭亡的悲惨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这篇文章被选入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24
隋朝创立,清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