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13: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20:50
纵观整份试卷,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在考查基础知识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第一部分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情况,在27道小题中创设了多种问题情景,提供了大量的历史小材料,而且每道题的题干中涉及到的重要信息与要求均用黑体字表述,以便于学生能较快较准确地捕捉到有效信息来解题。又比如第二部分简释题,主要发扬其小巧灵活的特点,题型仍然分为:文物信息题、多元理解题、诗歌注释题、图片判断题、数据表格处理题和故事情节分析题六种形式,着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理解材料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解读材料的四大要素: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以迅速排除无效信息的干扰。 其二、考试题型稳中有变,出现了新探索,以达到平稳过渡。 主要体现在历史小论文的写作上,此题引述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里珍藏的我国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要求考生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出发,对于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和交融问题加以评述。此题改变了过去两年以提供多幅图片作为写作题材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考生只要围绕这一主题,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论述,但必须联系中外史实,突出“以史为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特征。其三、以社会热点作为出题背景,与现实密切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试卷中涉及到相关内容的有:切尼副总统的访华、台湾问题、端午节问题、仁政与苛政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文化多元化问题,以及*、宋美龄等名人,还有上海地区最新的考古发现、徐家汇的变迁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能关心时事、了解时事,要会学以致用。这一特点也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即让学生懂得一些过去的历史,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关注现实、关注未来,从而发挥历史学科“继往开来”的作用。 总之,今年的历史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倾向十分鲜明,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史已完全从过去一门重记忆性的学科,转为思维性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