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05: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16
“文”与“化”
在甲骨文中,“文”字就像一个人,正面站着,这个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这个图案很简单,可能是文身,也可能是衣服上的花纹,这是“文”的第一层意思。在身上或者衣服上描绘一些花纹,可增加美感。还有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赋予描绘的图案某种意义。这是“文”的深层意思。这就如同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服装上,必须印上中国国旗图案,而不是日本国旗的图案。或者你是一个男人,在正常情况下,你就应该穿戴得像一个男人,不能像一个女人。《论语》中有这么一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本意不是说这个人很斯文,温文尔雅,而是说一个人的美好的言行举止、外表体态,要和他的内在精神相协调,相呼应,表里如一,这样才称得上君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文是外在的美好的东西,但是它的美好是代表这某种内在的东西,并且是和内在的东西一致的。《易传》上说:“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不仅是衣服上的美好的彩饰,也是内在精神的一种反映,正因为如此,才能称得上吉祥。在后来的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字的字形,中间的图案变成了一颗心的形状。正是这个原因。
文是美好的精神的表现,也就是道德的象征。后来干脆就专门指美德。郑玄注《礼记》:“文,犹美,善也。”古人把“道德”、“文章”并称,文章的编写如同多彩锦绣的织造,不仅要优美,还要有美好的思想境界。
后世的“文”字,之所以是这么写,可以从哲学上解释。“文”字的上面是一个“玄”字头,玄是天的颜色,也指天,代表着高深莫测的意思。下面的一撇一捺是“爻”字的一半。爻是构成八卦的基础。八卦是古之圣人观天地之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取义而创造出的符号。这个符号代表着万事万物虽然可以不断变化,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但是我们的祖先却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认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最重要的经典,号为“万经之首”的《易经》名为“易”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看“化”字。
甲骨文的“化”字,为一正一反两人正倒相对,其意义是转化、变化。中国人把自然界称为造化,表明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是谁造化了天地万物呢?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死后,气息化成风和云,声音变成轰轰的雷声,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手足与四肢变成大地的四极与五方的名山,血液化成江河,筋脉铺成道路,肌肉形成大地,须发成为星星,牙齿和骨骼化为金属、珍珠、玉石,汗水成为滋润万物生长的甘霖和雨露。盘古之后,出现了女娲。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抟黄土造人”,用黄泥造出了人类。但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使人类灭绝,女娲就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命男女们互相找配偶,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但是“化”这一个字,为什么是两个人正倒相对呢?这样的造字,细究起来非常有意思。《周易》中有这么一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句话出现在“贲” 卦中。“贲”,意思和“文”是一样的,都是“美好的装饰”之类。
先要明白“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一句。自然界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可以叫做“天文”,而人类中间的各种言行举止、外表体态要很“阳光”,要有分寸,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是“人文”。这样下一句就好理解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才能知道季节变化,便于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细察人类的各种美好的风尚和精神,用以教化天下人民,也就是用人的美德去影响人,感化人,让人的境界得到提升。
这就是“化”字在“文化中”的本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一词,正是反映了从个人道德的提高,发展到整体人类道德提高的过程。在这里,道德的含义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准确地说,应该是“做人的高境界”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说的文化,实际上和西方的文化一词也有一些不同。西方的“文化”一词源于农作物的种植,具有物质功利色彩;而中国的“文化”一词,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更倾向于人以及人的精神的发展。这也可说是东西文化差别的一个缩影。
盘古的身体各部分化为万物,女娲创造了人。但是中国古人的思想中,由神灵造天地、化万物的传说影响不是很大。中国古人更倾向于相信造化是“气”的自造自化,没有神灵在起作用。而人在造化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赞天地之化育”,帮助天地化育,弥补天地化育的不足。
人化和化人
文化是人参与创造的产物,凡是文化,都与人的参与有关。什么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还有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甚至有厨房文化、厕所文化乃至床上文化,都离不开人。
自然界中有人的活动,才会有文化的诞生。反过来,文化也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文化与人关系的两个方面。因此,文化可以概括为“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这也是“化”字由两个正倒相对“人”字组成,正可以解释文化与人的参与变化这个事实。
人化是文化的第一步。一块山上的石头,掉落到河流中,经过千万年以后,变得圆滑。这不是文化,这仅仅是自然界的作为。有一天,一个原始人捡起这一块石头,把它打造成一个用于捶打的工具,或者把它直接摆在自己的洞穴中,作为装饰品。文化诞生了。人参与改造自然的活动和成果,就是人化。
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
但是当人出现在自然世界中后,一切都改变了。茫茫大沙漠,渺无人烟,这里可谓没有文化诞生,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多年前遗弃的水井,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类活动过,那些遗迹就承载着文化。因此,文化是首先是人类介入自然的结果。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被人为改变了的东西。如同上述的作为工具或装饰品的石头。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促进了农业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促进了畜牧业文化的发展;自然万物本无名字或善恶价值,人赋予其各种称谓和价值观念,是文化的,促进了语言文字文化的发展;人不能解释的宇宙天地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是文化的,促进了自然科学文化、博物学文化的诞生。
人是惟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才是文化的。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对自然进行改造、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
这是文化的第一层次。
一个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以后,用它砸死另一个人,很可能没有多少犹豫、恐惧或负疚。人也是一种动物,具有野蛮的原始天然性。野蛮的天性一旦失控,在某些行为上就会如同野兽一样,甚至比野兽更为野蛮,比如自相残杀。但是同认识和改造非人类的自然一样,人可以认识自我的价值,并以这些价值理念来改造和控制自己野蛮的天性。这就形成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观念,形成比野兽更为复杂和严密的生存发展的行为规则,促使了道德、宗教、*、法律的产生,并以此来约束、改造和提升人本身。这是“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
人化是包装自然,化人是改造人类自己。汉语“*”的“政”字,就是“正文”,因此,在古代中国,所谓*,就是“以‘正文’化民”,以好的文来化民。所谓“化外之民”,正是“化内之民”所认为的尚未得到文治教化的人。孟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6�1离娄》)。文化后的人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如果一个人被称为“禽兽”、“畜生”,甚或“禽兽不如”,是非常严重的侮辱。
所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文化的事物、行为,必定同人的动物性相区别,它必须有高出于动物性的成分,有助于人超越自己的动物性、兽性,使人得到升华。例如人类的性行为通过升华,以爱情的方式实现。如果一种生活、一种行为只是唤起人的原始本能、满足人的动物式需要,除了满足最粗俗的物欲外没有别的价值,那么这种生活和行为就是没有文化。
“人化”是从物质领域认知与改造自然(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化人”是从精神领域认知和提升人的境界。由此可见,文化是比科学更高层次的概念,科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无法取代文化。
不管是人化还是化人,在其中起作用的最终是人类的品质、智慧和精神,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以文来化自然和人自己,最终不断提高人类生存发展的境界。文化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使人向善的。追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3:17
古代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江阴指长江的南面
华阴指华山的北面
河阳指黄河的北面
汉阳指汉水的北面
长江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