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14: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1:26
龙泉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2%,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所有县(市、区)中排名第8位,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地立体气候条件和天然的“绿色宝库”,成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发展的“金不换土地”。 近年来,龙泉*、市*坚持“产业上山、农民下山、生态创业”的农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强市、绿色精品农业大市为目标,提出了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构架起了一张现代农业的发展网络,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规模化布局,生态农业占半壁江山 深秋十月,穿行在龙泉高速沿线,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随风摇曳,挂满枝头的各种瓜果喜气迎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农业加工厂里车来车往……而成千上万亩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绿色农业基地更是秋日里令人心醉的风景。这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诠释着龙泉市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2011年,龙泉*、市*把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总抓手和新平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的要求,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上,龙泉以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丽龙高速、龙庆公路、龙浦公路“Y”型公路两侧农田为重点,以现有标准农田为基础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到 2014年建成 6万亩,2018年建成9万亩。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龙泉市围绕笋竹、食用菌、特色茶叶、蔬菜、畜牧等绿色农业产业的提升发展,建设兰巨、八都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龙南、屏南2个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区;龙南夏菇、安仁黑木耳、塔石金观音茶叶、岩樟四季豆、宝溪茭白、竹垟畲乡生态养殖、小梅肉兔养殖和道太灵芝等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截至目前,龙泉市“两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到2011年10月,“两区”在建各类重点项目13个,已累计完成投资7560余万元。据初步测算,建成后的综合区农业总产值将提高71%,达到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85%,达到1万元。 龙泉市立足市情、依托优势,合理规模化布局,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发展食用菌、特色发展茶果蔬”和“畜牧进山、养殖上山”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大胆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的生态示范区已占农业的半壁江山。 产业化经营,特色产业越做越大 以规模化布局带动农业产业化,深秋的龙泉大地,生机勃勃。田野里,一座座钢架大棚鳞次栉比;公路上,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车辆驶向四方;园区内,一家家龙头企业产销两旺。跳出农业抓农业,如今,龙泉市正以产业化理念经营着农业,一场田野上的“产业*”悄然兴起。田野成为车间,农民当上工人,广袤农村到处高歌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产业化富民进行曲! 龙泉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中华灵芝第一乡和中国黑木耳之乡。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龙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全国十大食用菌主产基地县”。伴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的扩大,食用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兴起,专业交易市场、销售流通队伍应运而生。如今,该市有1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80多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多家经销企业、1500多人的购销团队,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年交易额达15亿元。龙泉的食用菌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国内30个省市。在龙泉,食用菌产业已连续三年产值超过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从业人口7万-8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栽培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3。目前,龙泉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袋料黑木耳生产基地。 好山,好水,孕育好茶。龙泉茶叶依托于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生长,形成了其独特的高海拔山地生态茶优异品质,香高、味醇,以色味双绝著称。“龙泉金观音”是龙泉市携手浙江大学新研制开发的特色茶新品种。它独具“活、甘、清、香”的特色,馥郁鲜爽,浓醇清活,生津回甘,被誉为是继青瓷、宝剑后的龙泉第三宝,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新产品鉴定,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第一只乌龙茶新产品。*和省领导先后多次到龙泉金观音基地考察调研,并对龙泉金观音茶的香甜口感给予高度评价。“龙泉金观音”也以其独特的品质先后摘取杭州第七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八届“中茶杯”评比一等奖、上海豫园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和西安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伴随着杭州、上海、西安、沈阳等大中城市开展的“农博会”、“茶博会”、“迎新茶会”、“金观音品茗会”等活动的不断举行,“龙泉金观音”这一品牌开始走出龙泉、走向全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名特优茶基地4万亩,其中“金观音”茶园1.5万亩。绿茶不甘示后,全市拥有“凤阳春”、“白天鹅”两只浙江名茶,其中“凤阳春”和“必福”2个品牌获浙江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3家茶厂获“省示范茶厂”,龙泉先后获得省茶厂改造和良种化先进县荣誉。 近年来,龙泉*、市*准确把握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台蔬菜产业的各种优惠扶持*,大力主攻高山蔬菜发展。到目前,全市建立了万亩高山商品蔬菜产业带,为高山地区农民增收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10年底,龙泉市已建成高山商品蔬菜面积3万亩,高山蔬菜也从单一的高山“红花青荚”四季豆为主发展成为“百利”番茄、高山甜玉米、高山茭白等多品种并举的新格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09年,龙泉高山蔬菜公用品牌“龙泉绿”正式推广使用,贴着“身份证”的高山蔬菜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几年,龙泉以“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生态畜牧业培育计划,以加快发展农牧结合模式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实施生态畜牧业培育工程,去年新建万头生态畜牧小区1个,千头生态养猪场15个,培育特色养殖大户30户,创建省级畜牧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特色生态养殖精品园2个。 标准化生产,唱响绿色农业之“歌” 今年,龙泉市岩樟乡何坑村精品园里种植的260多亩四季豆大获丰收,采摘时节每天都有8000多公斤四季豆销往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各地收购商们争相抢购,十分畅销。这源于高山蔬菜的品质。近年来,该市高山蔬菜以四季豆、茭白、甜玉米、番茄等为主栽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拓展高山蔬菜的规模与档次。去年,实施山地蔬菜扩面提质工程,以实施“山地蔬菜提升项目”为载体,建设“万亩山地蔬菜龙南核心区”和“浙大农业科技合作蔬菜精品园”,新建商品蔬菜示范村5个,商品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山地商品蔬菜3万亩,创建高山蔬菜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和设施蔬菜精品园4个,全力打造全省海拔最高的山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龙泉提出了打造全省面积最大的食用菌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的口号。近年来,龙泉大力调整食用菌产业结构,建成食用菌标准化基地40个,标准化生产率达35%,产值5.01亿元。标准化生产实现了食用菌的转型升级,天和泉牌香菇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龙泉香菇”、“纳富特牌灵芝”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龙泉灵芝和灵芝孢子粉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泉黑木耳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被列为“浙江省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之一。 茶叶产业也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全力向全省面积最大的金观音标准化生产基地冲刺。当前,由龙泉市制订的《浙江省地方标准“金观音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发布实施,大大提高了相关生产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如今,大力开发金观音系列红茶、龙泉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茶文化之乡”的申报成功都为龙泉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了切实加快生态畜牧业的转型升级,龙泉市充分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建设“一心两轴”生态养殖产业带,积极探索以“废菌棒”为纽带的生态食用菌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和以低山园地为纽带的畜禽立体生态养殖等生态循环产业链模式,有效降低了生态畜牧业的养殖成本,吸引了一批工商资本投入到生态畜牧养殖行业,涌现出畲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溢牧业等一批管理规范、设施健全、效益好的特色规模养殖企业。2011年6月,龙泉市被列为全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县”,正全力打造全省环境最优的生态畜牧养殖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