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6: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21
说句实话套路人永远都是人,而不是保险条款,保险本身永远都不会存在套路。
我作为一个曾经在保险行业从业过八年的内勤,首先看到这则热议的新闻,是很理解保险公司的行为,但同时也觉得客户无法赔钱挺可惜的,其实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的时候也是为了避免售卖的保险出现一些纠纷,只有有了合同和条款才能更好的约束合同双方的利益,所以这个事情只能说是两面性的,保险公司没有讲清楚条款,那客户也没有看清楚合同条款。
这肯定不是是顾客的问题,同样保险公司的合同订立也有它的规矩,但往往每一个员工在给顾客讲解保险条款的时候,是不会讲的特别细致的,在合同上所有的条款里面每一条每一款不可能全部念给客户听,有时候是需要客户自己去看的,但往往客户并没有什么时间去慢慢的把一条一款看清楚,就埋下了隐患,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顾客理解的就是我买了保险就要出了事能赔钱,所以后期就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生活中我也见过的类似问题大多不是因为保险公司的保险有什么问题,问题主要出在保险销售人员的一些不诚实行为导致的问题,作为保险销售人员,不需要高学历,只要有一定的口才就可以销售,所以导致保险销售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销售员自己都没有把保险条款了解清楚就给客户推荐,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的,只不过一般顾客不会去找某一个销售人员而是去找保险公司理论导致保险公司的口碑并不好。
比如银行保险问题最多的可能是出在销售人员身上,很多人去到银行柜面想要存款的时候,就会围上来一些工作人员给你推荐各种理财,他们确实会跟你说是银行理财还是保险,但是声音并不大,一般年轻人听了介绍之后也能分辨出来是银行理财还是银行保险理财,但是因为老年人耳朵并不是很好使,经常会误认为是在银行办理了定期产品或者买了银行理财,但是当他们把合同带回去给子女看了之后,发现是一份保险时,大多数老人会在子女的陪同下选择去把它退掉,这也是银行保险的一些套路,主要也是针对了一些有钱的老年人,让他们去办一些理财型的银行保险,这些保险大多都是时间比较久,利率也不高,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稳定,所以在我国老百姓的理财思维里是不太接受的。
保障类型的保险出现的一些套路也是存在于销售人员的一些误导,不管是意外保险还是疾病保险,保险合同里面都写的很清楚,比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赔付或者患上了什么样的疾病才能赔付,但往往保险销售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会跟客户夸大其词的说保障内容,甚至避重就轻的说一些亮点,从来不讲一些对于客户不利的条款,导致很多客户在收到保险合同之后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后续理赔或者时间久了再翻看合同的时候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我工作的时候公司的销售人员就有过类似的行为,比如说一款重大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的条款往往是合同规定的一些疾病才可以赔付,比如说像恶性肿瘤,慢性病毒性肝炎、尿毒症等等一些疾病,这些疾病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销售人员在售卖的时候跟客户说到这些条款,多数客户往往兴趣并不太大,并非每个人身边都有类似的病人,无法感同身受,他们一般会反问一些较轻的疾病,如胃病、颈椎病赔不赔,一些大胆的销售员会说这些病都是赔付的,这就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就产生了欺骗和套路,后期出现的问题特别难搞。
话说回来,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套路,人们要自己去辨别这些套路的同时,要预防套路的发生,在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对对方负责,再有条款的情况下,一定要看清楚条款才是最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22
套路一:营造“贵自然对的”错觉
一般来说,大保险公司产品价格比较高,而且销售员会告诉你,贵自然有贵的好处。
这句话,好像各行各业的销售人员,都喜欢讲。
专心君并不反对说一个公司经营有道,客户体验更好,有一定的品牌溢价。
但是,有些产品比同样保障的产品,价格高一半以上,就过分了。
我们买辆奔驰,虽然贵,毕竟里子和面子,都实打实地摆在那。
而保险,本质是一份合同,同样的条款情况下,不同的价格,并不能带来实质的差异。
当然,有些保险销售说,大公司的服务更好。
但是,保险是一种非常低频的消费,并不需要那么多服务。
保险销售天天找我们服务,到底能做什么呢?谈谈人生理想,还是家长里短?
我们只需要一个性价比合适的产品,在该赔付的时候赔钱就是了。
相对于保险服务,私以为专业性更重要。
套路二:答谢会、产说会、理财会
打着“答谢”“感恩”“理财”的幌子吸引人过来听产品介绍,在现场水军(其实都是自家人)鼓舞和营造氛围下,短时间促成客户冲动消费。
这些答谢会流程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请你吃顿饭。
更过分的是,你得先买我家的保险,菜才会上桌。
不买?行,两小时之后上菜。
饭没蹭到,倒是被气饱了。
记住专心君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包括早晚餐。
套路三:道德绑架
这个套路,私以为是最过分的。
讲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
我妈的朋友(姑且算是朋友)做保险的,于是向我妈推销产品。
当场没签没给钱,不过把合同带回家,被我爸看到了,发现免责和赔偿写得模糊不清、界定不严,让我妈先别买。
但毕竟她们几十年的交情在,虽然我妈没捧她的业务,但还是觉得应该可以请吃个饭。
于是就撮合了一顿饭,大家叙叙旧。
结果,临行前她对我妈说:我现在才明白你老公对你的爱都是假的。十几万的保险,他都算得那么精。
在她们眼里,感情深就应该一笔签。
朋友,路走窄了啊。
套路四:有病治病,无病返钱
多么响亮的口号,可事实是,雷声大雨点超级小。
两全险实际上就是一个“定期寿险 + 返还保费”的二选一的一个形态。
主险两全受附加险重疾险的牵制。
返还型保险保费高、收益低,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本就不是最好选择。
如果我告诉你,单独配置定寿+终身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和以上保费差不多,你会是什么感悟?
且保额和保障时间,赔付次数都有增加!
心如刀割。
这个套路,不如改成:有钱就去治脑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22
套路一:健康告知随便填
购买健康类的保险之前要进行健康告知,面对密密麻麻的字,很多人压根没有耐心去看,如果非医疗专业的人,更不会仔细查看这些健康告知。加上保险推销员急于出单,并不会告诉你健康告知环节的重要性,让随便填填就行。
很多人出于对保险推销人员的完全信任,就在这一环节草草了事。但是一旦出险,保险公司查出投保人的既往病史,有足够的证据认定投保人是带病投保,于是拒赔。投保人傻眼了。
其实这就是陷入保险推销员的套路之中,健康告知非常重要,最好要如实告知,因为在理赔环节,和理赔有关的环节,保险公司都有可能查出来。
不同的保险产品,健康告知范围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健康告知越宽松,产品越好。
套路二:大公司保险产品更靠谱
很多人买保险和买其他产品一样,优先选择知名度高的公司,认为大平台更有保障,也不容易倒闭。
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小”保险公司,首先在中国,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保险公司的,甚至有钱都不行,必须要先获得经营牌照,而且需要长期接受偿付能力监管。要成为保险公司控股人,对资本要求更高了,总资产不得低于1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得低于总资产的30%。
所以,任何一家“小”保险公司,其实都不小,其背后的资本雄厚程度都大的惊人。
套路三:产品马上要停售
保险产品有停售的可能,但更多的是平台进行饥饿营销的手段之一。这个就需要仔细甄别。比如前段时间看到的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朋友圈转载某款保险产品即将停售的推送,结果时隔半年,该产品依然在售。这时候就要警惕这些误导性的宣传。
从监管角度来看,随意发布停售的消息是违规的,银*明确规定,不得以停售、下架等信息来进行宣传,但是纵观市场,很少有公司对这类信息进行管制,这就需要我们识别套路,警惕此类宣传。
套路四:网络互助保险
由于准入门槛低、成本低、用户量大等优势,一时间,网络互助平台犹如雨后春笋,有“相互宝”“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数量多达上百家。但是监管部门曾经也做过风险提示,网络互助不等于保险,而是社会公益,且不受《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保护,也不受*监管,网络互助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就目前而言,网络互助平台的经营主体不是具备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没有被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其发行的互助计划也不是正规的保险产品。看到此类的营销,尽管价格低,保障力度看似诱人,仍需谨慎购买。
套路五:把保险当理财
有朋友买了一款理财险后开心的不行,说有病可以保障,没病能退钱,还能分红。我们经常会看到此类宣传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套路,保险销售人员喜欢夸大收益,甚至是极限值来给大家讲产品,实际上分红险或者理财险并不能保证收益的。它更像是一种长期、稳健、低息的投资,而不是可以随时取出本金的储蓄,分红和收益都是不固定的。同样保障力度的保险,保费要比理财险低4-5倍。如果把买分红险的钱分开,该买消费险的买消费险,该去做理财的去理财,这样既能买到合适的保险,收益也极有可能高于分红险的收益。
还有朋友只是想存钱或者理财,结果被推销人员忽悠的买了份保险。这时候也要擦亮眼睛,识别套路。
套路六:忽视电话回访
在买保险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理解保险条款非常吃力。有的人为了快速投保,或者经过保险推销人员的诱导,很多细节就被忽略了。
于是为了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规避销售误导,监管部门规定保险公司必须进行电话回访。
但是有些*大咧咧的,不重视电话回访,觉得大概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有些人买保险只找熟人,保险合同、电话回访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认为熟人不会坑自己。
其实电话回访全程都会有录音,万一哪天出了什么纠纷,这份录音可以作为双方的证据,以免到时候扯皮。而且在保险销售过程中,电话回访是重要一环,稍不留意,很可能会在理赔的时候出现纠纷。
写在最后的话,保险公司是企业,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围绕着业务开展,最终盈利。任何行业都有自己业务开展的规则和套路,这就需要我们在购买保险时识别套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突破套路,买到合适的保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23
这些保险套路别上当!
套路1:免费保险
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在电话里让你接受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就能免费获得3个月的交通意外保险,保险金额动辄数十万元。其实这可能是保险公司获取你信息的一个方式,如果你不想以后经常被*扰或者将自己的信息外泄,最好抵住*,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套路2:带病投保
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对于带病的投保人将不予承保。而有的保险销售为了业绩,会诱导你隐瞒自己的真实健康情况,告诉你“健康告知随便填没有关系”。这个也是套路之一。因为如果理赔遭遇拒绝,受到损失的不是保险销售,而是投保人自己。
如果想避免理赔纠纷,就一定要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和过往的病史,千万不要被套路隐瞒病情带病投保,等到将来出险需要索赔的时候,可能会遭遇拒赔。
套路3:马上停售
有的保险销售会告诉你,这款保险有病赔钱,无病范本,而且马上就要停售了,如果再不出手,那么就再也买不到了。其实,这也是保险公司常见的套路之一。保险产品被停售只是一个噱头,而就算保险产品被停售,保险产品更替的这么快,我们还怕买不到合适的保险吗?
套路4:买保险送体检卡
很多保险公司会有一些买保险产品送体检卡之类的促销活动,比如买某款保险公司的产品,就送你价值多少的体检卡。很多人都会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为了促销的礼品而买上一份保险。要知道,保险是需要结合自己实际需求、身体情况和经济情况来购买的,不然很难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花了冤枉钱。
结语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我们在购买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踩坑和被套路。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小建议:买保险应该把钱花在保障上,而不是理财上。如果要保,首先应该给家里承担核心经济风险的人投保。保险并不一定“多多益善”,但是人身四大保单(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和意外险)还是需要配置起来的。如果只是想踏踏实实获得保障,那么就买保障型的保险,远离各种披着“画皮”的理财保险。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保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2:23
“有病理赔、没病返保费”套路
多数人应该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交了保费买保险,如果平平安安没啥事,那这笔保费不就白交了吗?想着就划不来。于是返还型保险被推出,有着“有病理赔、没病返保费”的美称。具体就是发生意外或者疾病,可以得到理赔;没有发生意外或者疾病,到期就“返还”一定比例的保费。听着似乎非常不错,但如果真买了,就被套路了!
返还型保险有这几个坑:
1)保费较高返还型保险为了吸引投保人会以“返还”为卖点,但会从侧面提高保费降低保障成本。通常来说,返还型保险比纯保障型保险的保费要高很多。
2)保障少返还型保险的保障项目较少,可能只有几种、十几种而已。
3)返还收益低没出险的话,到期就返还一定比例的保费,但返还的保费收益率实际算起来很低,经过几十年的“利滚利”,甚至出现了贬值。由此可见,返还型保险的性价比非常低,没有全面的保障,也没有可观的收益,最好是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