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10:3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15
鲁迅和阿来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作家,但都擅长刻画人物,《孔乙己》和《尘埃落定》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产品,但这两个人物却同样出彩。孔乙己的迂腐形象和麦其土司小儿子的“傻子”形象其实都反映了人物具有的某种病态。这两个人物有相似和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的特点。孔乙己迂腐善良,而“傻子”则在某种程度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伪装。他们面对复杂残酷的现实世界同样茫然无助,同样孤独无奈。孔乙己作为原来只会八股文,一心向往仕途的书呆子,在辛亥*之后,被*大潮断了科举之路,加之本身没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所以生活颓废潦倒,面对激烈动荡的社会和黑暗的社会现实只能随波逐流,鲁迅通过少年伙计的视角看孔乙己,用他的形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封建知识分子的窘境,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同样,阿来则是借“傻子”的眼光来反映土司家族内外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作为一个从小就不受人待见,从小就被家族长辈忽略和歧视的“傻子”,他其实活的很心酸。为了在尔虞我诈的家族斗争中生存下去,为了在冷漠残酷的关系中保护自己,他不得不装傻,但也因此把家族斗争看的很透。从写作特点上看,两人有相同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旁人的视角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还有就是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重大影响。两人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果戈理,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的一些痕迹。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15
《尘埃落定》借麦其土司家“傻瓜”儿子的独特视角,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轻巧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以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受他统治的人民以及土司与*军阀间错综的矛盾和争斗。并从对各类人物命运的关注中,呈现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肯定了人的尊严。小说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合的力度 。语言颇多通感成分,充满灵动的诗意 ,显示了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这是藏族作者首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追答在小说虚构的空间里,只有虚构的人物在活动,只有虚构的人物才可以充当小说的“叙述者”。成为“叙述者”的首要条件,是它必须是小说中的人物。第一人称小说如此,第三人称小说亦然。第一人称小说的“叙述者”是“我”,而第三人称小说的“叙述者”,则是小说作者创造出的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全能”人物。
这个“全能”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洞悉小说中所有其他人物的内心、历史和前途。它把自己知道的一切(事实上,它什么都知道,只要它愿意)娓娓道来,告诉给读者。而全能人物本身,却不参与到小说的任何事件、任何进程中去,它是一个旁观者,一个隐身人,一个告密者。它了解小说中所有别的人物,而小说中所有别的人物却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于是读者通过这个隐身的全能人物(也就是“叙述者”),了解到小说的虚构空间里所发生的那些形形色色、或喜或悲的故事。
他们虽然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但都是为了把书中的人物写活,让他们有生命力,读者才能更融入其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16
额~都说这么多,但是我觉得就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