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9: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7:42
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岂止千百,为何曾国藩能得到众多领域和层次的关注?似乎只要是中国人,谁都可以从他身上说点什么!这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经历的传奇性,而是此人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曾国藩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兴趣,正好给我们以启示: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企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曾国藩,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比如说,他以病弱之躯在短短的六十年里,做了如许多的事情,留下如许多的思考,他的超常精力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头领,他白手起家创建一支*外的团队(湘军),在千难万险中将这支团队带到成功的彼岸,此中的本事究竟有哪些?作为一个父兄,一生给子弟写信数以千计,即便在军情险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之际,仍对子弟不忘殷殷关注、谆谆教诲。他的这种非同寻常的爱心源于何处?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级*,在举世昏昏不明津渡的时候,他能提出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的构想,并在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加以实施。他的这种识见从何产生?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今人仔细琢磨的课题。
曾国藩和普通官僚的不同之处是志不在封侯,而在做“圣人”,做光明磊落的大丈夫。青年时代立下的“圣人之志”,决定了曾国藩后来的经济生活底色。这一志向,驱动他忍受物质上清贫和痛苦,“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曾国藩居官在清廉之外,还表现出极富弹性的、和光同尘的复杂一面。一方面,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清官。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及至身后,他只剩下两万两存银,在晚清时期确实算得上相当清廉。但另一方面,曾国藩的逸事中缺少“囊橐萧然”“贫不能殓”这样容易让人觉得悲情的极端化情节。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清官,必须“清可见底”,一尘不染,清到成为海瑞式的“自虐狂”或者“受虐狂”。曾国藩远没有清到这个程度。
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不立崖岸,不露圭角。曾国藩说:“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这是解读曾国藩为官风格最关键的两句话。这是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清官”,而是“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