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13: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1:20
中国的文学,向来就与风土人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诗经》中的《国风》、屈原的《离*》、陶渊明的田园诗,到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现代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等搜索等,都以广泛而深刻地描写风土人情而著称。当代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之所以能频频获奖,也在于他在风土人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退一步讲,有些作品,虽然不是以描写风土人情而著称,但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风土人情的范畴。这是因为,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而生活又是生动具体的,生动而具体的生活则少不了有风土人情的融入。反过来讲,要想从文学的角度,去刻画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1]?,就应在风土人情方面多下功夫。如果说“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风土人情”则是文学创作上的常用题材。?当然,中小学生的作文,或许还算不上什么正式的“文学”,但确与文学创作有着相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原则,而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可能还无意正视风土人情这一领域。正如一处未开发的风景名胜,本地人长期身处其境,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异的、可欣赏的地方,甚至感觉到平淡、枯燥,而对别的地方倒很向往,一旦有些外来人看后大为惊叹,才引起注意。等到更多的外地人纷纷慕名而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身居之境,确是一块风景宝地,大有开发与保护之必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中小学生,其生活环境,大多局限在校园及家庭所在地,虽然现在正兴“旅游热”,但由于学习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不可能有太多的外出旅游、观光、考察的机会。有的学生甚至十几年没有走出过自己的家园,对所谓的“风景”、“名胜”,没有直接而深刻的体验,更没有经历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学生在写作时,总觉得无“风景”可写,无“大事”可记,缺乏写作的*和兴趣。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门路”,依然借教材、凭经验,硬*着学生年年写,天天写,学生会写出什么呢?会写出什么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无东西可写,然后是凭空编造,编不来干脆照抄照搬。长此以往,形成作文难,怕写作的心理。那么,怎样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呢?最好是把目光放在本地,在学生身边就地取“材”;怎样给学生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门路”呢?最好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一些适当地“开发”。?所谓“风土”,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所谓“人情”,特指礼节应酬等习俗。“风土”与“人情”一般连用,称之为:“风土人情”??[2]?。风土人情带有典型的地方文化色彩,诸如乡村特有的景致、生活习俗、婚丧嫁娶、节日庆贺、迎来送往、邻里相处、穿戴服饰等等,甚至一棵大树,一座山包都可能蕴含着神秘而美丽的故事,表现出当地人们的文化心理。而这些风土人情,就在师生身边,学生对此也比较熟知,耳闻目睹,具体可感,深得个中之味,写起来轻车熟路,比较容易。风土人情往往是历史的流传,又有不断的演变,通过写风土人情的演变,既能表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又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既能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能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话题也可以通过风土人情来阐释。因此,如果把风土人情与整个时代生活联系起来,将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如果让学生掌握了这些素材和技能,对他们的写作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推进。〖JP0?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学生写风土人情的话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1?教师要积极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敦授佛朗两斯,斯库梅克说:“教师的作用在于灵活地利用课程,因为教师也是课程的勘发者之一,所以也必须通过在诸如教学这样的正规过程中引入一些自己收集的包括非正规性的材料来尝试发挥教师的更深层次的作用??[3]?。新课程理念也提倡“大语文教学观”。而把风土人情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再好不过的了。因此,教师可以有选择的适时的给学生介绍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了解一些本地的风土人情知识,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亲自参加一些有代表性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体验和感受。比如老师可以拿出一两个课时,让学生参加一次婚礼活动,事先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事后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婚礼习俗话题的文章。这样做,可能要比教师在教室里上一堂作文指导课效果要好的多。“事事通达皆学问”,对于写作来讲,更是如此。所以,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应报之以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去观察、体验、思考,培养学生“重在参与”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关风土人情方面的收集、整理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学会做人的新课程教学法,对学生的作文更是大有裨益。另外,老师在命题作文、提供话题情境作文时,要多考虑一些有关风土人情方面的因素,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一有收获,及时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自信。?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风土人情中的“风景”美与“人情”美“风土”景观虽然是本地区特有的,但由于学生长期生活于此地,也会因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现身边的“风景”美与“人情”美。记得有位大学教授在给学生上写作课时,谈到怎样发现乡村的“风景”,他说,乡村有没有“风景”,这要看观察者的心境和美感,你若怀着一片乐观的心境,在那春光明媚的季节里,走到坑边或者是河沿,看那大柳树底下,几个年轻的村姑,有说有笑地洗衣服;你再着意观察一下水中的倒影,这时,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幅非常美丽的“乡村风景”吗?在这方面,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的脍炙人口的《风景谈》,平淡之处起“风景”,平常之事见“人情”,是我们中小学生写风土人情题材值得借鉴的典范,也是应当学会,应该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写作技能。?3?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对有关的风土人情进行鉴别评价风土人情,既是一种地方文化,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与对待其他文化一样,我们应当批判地继承发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需要说明的是,风土人情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鉴别评价的标准也具有多样性,不能一概而论。大致原则应是:多于“情”而少于“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同样的风土人情,“古”、“今”所蕴含的意义可能已有所不同。在今天,对有些风土人情,当事者只不过看重一些形式,并不在意其本质意义问题,即没有谁去着意推究其是否符合马列主义、唯物主义、科学常识等。如清明节扫墓,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传统习俗,有些地方扫墓者可能会给逝者烧一些“纸钱”。烧“纸钱”,从“理”的方面讲是讲不通的,它不符合唯物主义,而从“情”的方面看,它却带有很强的人文性,表现着多方面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的、绝对的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标准去简单评价风土人情问题,应该更多的从历史与现实、风土人情与现实生活、风土人情与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与改革开放的关系角度去考察、探究风土人情问题,尽可能挖掘风土人情中的“闪光点”、“亮点”,为我们的写作所用,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当然,文章的主题不完全局限于“歌颂”。对于风土人情中的“糟粕”,我们也应象鲁迅先生那样,拿起笔杆,进行揭露与批判,这也是作者的责任,同样是为现实生活服务。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考察风土人情,而且要教给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评价、鉴赏风土人情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不仅有东西可写,而且能写出新意,写出水平,不至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机械模仿。?总之,风土人情是时代生活中的一大亮丽的“风景”,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失的“旋律”。我们的师生在风土人情的沐浴中,其乐融融,中小学生对其可见、可闻、可感、可写。如果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中小学生走进风土人情,让风土人情融入中小学生的写作,那么,中小学生的作文将又会多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