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不应该是均一透明的吗 可豆浆不透明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07:5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00:05
不是的,详细给你介绍一下
胶体 - 一、定义: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胶体 - 二、分类:
1、按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气溶胶,固溶胶,液溶胶;
2、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胶体 - 三、实例:
1、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人体的血液是液溶胶;
2、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胶体 - 四、胶体的性质: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聚沉,产生电泳,可以渗析,等性质
胶体
胶体 - 五、胶体的应用 :
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
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
胶体 - 什么是胶体?
为了回答什么是胶体?这一问题,我们做如下实验:
将一把泥土放到水中,大粒的泥沙很快下沉,浑浊的细小土粒因受重力的影响最后也沉降于容器底部,而土中的盐类则溶解成真溶液.但是,混杂在真溶液中还有一些极为微小的土壤粒子,它们既不下沉,也不溶解,人们把这些即使在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称为胶体颗粒,含有胶体颗粒的体系称为胶体体系.胶体化学,狭义的说,就是研究这些微小颗粒分散体系的科学.
通常规定胶体颗粒的大小为1~100nm(按胶体颗粒的直径计).小于1nm的几颗粒为分子或离子分散体系,大于100nm的为粗分散体系.既然胶体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为依据的,显然,只要不同聚集态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在1~100nm之间,则在不同状态的分散介质中均可形成胶体体系.习惯上,把分散介质为液体的胶体体系称为液溶胶或溶胶(sol),如介质为水的称为水溶胶;介质为固态时,称为固溶胶.
由此可见,胶体体系是多种多样的.溶胶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物质,不是物质的本性.任何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晶体的形态存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可以胶体的形态存在.例如,氯化钠是典型的晶体,它在水中溶解成为真溶液,若用适当的方法使其分散于苯或醚中,则形成胶体溶液.同样,硫磺分散在乙醇中为真溶液,若分散在水中则为硫磺水溶胶.
由于胶体体系首先是以分散相颗粒有一定的大小为其特征的,故胶粒本身与分散介质之间必有一明显的物理分界面.这意味着胶体体系必然是两相或多相的不均匀分散体系.
另外,有一大类物质(纤维素、蛋白质、橡胶以及许多合成高聚物)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虽可形成真溶液,但它们的分子量很大(常在1万或几十万以上,故称为高分子物质),因此表现出的许多性质(如溶液的依数性、黏度、电导等)与低分子真溶液有所不同,而在某些方面(如分子大小)却有类似于溶胶的性质,所以在历史上高分子溶液一直被纳入胶体化学进行讨论。30多年来,由于科学迅速地发展,它实际上已成为一个新的科学分支——高分子物理化学,所以近年来在胶体表面专著(特别是有关刊物)中,一般不再过多地讨论这方面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00:05
溶液是均一透明,且稳定的,悬浊液是浑浊,不稳定的,而胶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溶液,溶液中由于物质粒子较小,人眼无法分辨对外表现为透明的状态,而浊液中溶质粒子较大,人眼即可分辨,所以可以清楚看见沉淀,同样的道理,胶体粒子介于两个之间,人眼不能完全分辨,所以看起来有一“模糊”感就像在雾天(雾也是胶体哦)一样,胶体一般都是半透明的状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00:06
你好
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墨水、面包还算胶体呢!豆浆本身概念就很模糊,把它当成混合物也行啊.它的分散系是液体,有色,本身是透明的,豆浆是磨出来的,本身就有些杂质。并且,透明不一定无色啊?比如说各种玻璃,算透明但不能叫无色。
我认为,只是均一,存在丁达尔现象就可以说是胶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