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0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7:13
1、精准建立教育扶贫台账。将“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台账管理。将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底数台账。每年春季、秋季学期进行建档立卡贫困教育人口信息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精准投放教育扶贫资金提供依据。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和资助状况年度报告制度,有关结果作为监测各地教育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2、是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发展学前教育夯实基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拓宽通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质量,完善资助政策体系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3、是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多种形式加强少数民族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解决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
4、是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三区三州”教育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精准对接教育扶贫多元化融资需求。集聚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联盟,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帮扶力量,形成对口帮扶“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的合力。
拓展资料: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016年1月22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4所高校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议教育助力扶贫攻坚。
54所高校宣读《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动员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倡议各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当地教学水平;开展贫困地区民众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助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开展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助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7:12
【英盛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全球来看,一直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脱贫的根本性措施。从90年代开始,我国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也涵盖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总体来看,投入力度还是不够。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了教育扶贫的力度,教育扶贫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更体现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第二,出台许多教育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加大教育服务的力度,促进脱贫功能;第三,从幼儿园教育到大学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进行全程特惠性扶持;第四,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今后,教育扶贫要加大教育的公平性,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服务水平尽快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这个目标,有关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学前教育阶段,在一般性政策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实行特殊性补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基本上予以免费政策,有些地方还给补助;高中高职阶段,在普惠性基础上,还有特惠性政策支持,如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除了正常优惠政策外,扶贫部门给每个孩子再补助3000元生活费;大学教育阶段也是这样,教育部在政策上对贫困地区有一定倾斜,部分高校对贫困地区学生开通了招生直通车。这些政策和举措都是为了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贫穷的现状。总之,还是要从人的素质上作出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