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3: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1:13
在湖北省的西南部,有一个被人美 称为“金建始”的地方——建始县。它自古为“楚蜀咽喉”,是荆楚通往巴蜀旱路的必经之地。自晋建县以来,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清同治五年县志载,这里“万山稠叠,突兀恢奇”,是“包谷根从石罅寻,石田载土土如金”的穷地方。
然而,由于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劳动人民乐达豁观的生活态度、勤劳淳朴的人生秉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宽厚胸怀,加之建始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汇集和天衣无缝的融合。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璀璨绚丽、千姿百态的汉族族民间文化艺术。如浩如烟海的民歌、妙趣横生的汉族民间故事、热情奔放的花鼓灯、喜花鼓、古老浓烈、风格各异的跳丧舞等等,犹如朵朵山花,争奇斗妍,绽放在建始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建始丝弦锣鼓”便是其中犹为夺目的一朵。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丝弦锣鼓”的调查收集整理保护简况
新中国建立以后,*非常重视对“建始丝弦锣鼓”的保护。1957年湖北省人民艺术剧院及湖北省歌舞剧院派出一批专家到建始采访丝弦锣鼓。上世纪60年代初到文化大*前,县歌舞团专门聘请著名艺人尹明河住团传授“丝弦锣鼓”近二年之久。恩施地区歌舞团在此期间,也经常聘请尹明河到该团传授锣鼓。湖北省歌舞团甚至派专班到建始学习“建始丝弦锣鼓”。
*期间,视锣鼓师傅为“牛鬼蛇神”,禁止打锣鼓长达十几年,但在偏远的乡村也时有打锣鼓的。
1981年,“十大集成”启动,“建始丝弦锣鼓”得以受到较为系统地全面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县文化馆派出音乐专干,深入农村,拜师学艺。在普查的基础上,重点对民间艺人肖茂荣所掌握的所有曲牌进行了录音、对口传的曲牌对照录音逐一记谱整理。此项工作从1981年启动到1984年结束。1985年由县民委斥资5000元,由武汉音乐学院印成《建始民族民间吹打乐·丝弦锣鼓》资料册子。
1997年*民族大学毛继增教授曾亲自到建始采访丝弦锣鼓。2000年初,恩施州民委制定了州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十年(2000——2010年)大纲,编辑出版《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是实施“大纲”的一项长期计划。因为此,在原《建始民族民间吹打乐·丝弦锣鼓》的基础上,对部分曲牌进行了诠正和修改,在2001年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建始丝弦锣鼓》一书。 “丝弦锣鼓”这个名称乍一看起来有些不太符合情理,然在我们了解了它的成因之后不太难理解这个约定俗成的名称了。
不难看出,所谓“丝弦锣鼓”实际上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有“缓急抑扬、而无律吕”(王圻《三才图会》)。被俗称为“干牌子”或“小牌子”的纯锣鼓乐。所谓“干”是与“湿”相对应的,“干”是指纯噪音的打击乐。“湿”则是指有旋律的乐音曲牌;“小”是与“大”相对比的。凡“干牌子”大都短小,很少超过两个乐句。所谓“大”则是“丝弦锣鼓”中那些较长的而又相对完整的鼓吹乐。
二是早一些年流入到建始的曲牌体鼓吹乐,它包括连吹带打的鼓乐和大量的唢呐独奏曲牌(在民间俗称为“堂牌子”或“坐堂牌子”,“堂”取“堂屋”之意)。
三是所谓的“丝弦”。“戏曲音乐发展的后一阶段,即在由明末至清末一段时期中,新兴声腔和新兴剧种,接踵而起,其影响最大的是《弋阳腔》、《梆子》和《皮黄》(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述三种声腔中《皮黄》和《梆子》在建始被民间艺人采纳。他们把“西皮”称为“下路”。这是因为“西皮”是建始以东流入,建始人把长江中下游的人称为“下江人”,这里的“下路”的“下”即取其意。“上路”又俗称“川梆子”,是经建始以北流入的,所以又称为“北路”。“南路”则是从建始以南流入的,大约与湖南荆河戏有关。所以,“丝弦”在民间又有“三条路”之称。“丝弦”实际上是“唢呐吹戏”。因其演奏中加入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丝竹乐器,大都把这部分板腔体的曲牌称为“丝弦”。
以上四类曲牌中,前三类可以在曲牌的联奏中浑为一体,而“丝弦”是另外演奏的。经常听到艺人们在实际的演奏中说这样一句话:“我们来一板锣鼓”或“来一板丝弦”。这句话足以说明“丝弦”与“锣鼓”是两回事。那为什么约定俗成了“丝弦锣鼓”这个名称的呢?那是因为艺人们在授业之时,经常是既教“锣鼓”又教“丝弦”。大多数艺人兼具两种本事,社会上认为他们是“丝弦锣鼓”艺人,把他们称为“打丝弦锣鼓的”。所以把他们所演奏的不同类别的曲牌通称为“丝弦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