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宫的地板是用什么铺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5:3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7:43
是金砖。
又称御窑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扩展资料
苏州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而且苏州靠近大运河,运输方便,可以从水路直达北京通州。
古代工匠制作金砖时,先要选土,所用的土质须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选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然后浸水将粘土泡开,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练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练成稠密的泥团。
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两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然后阴干砖坯,要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7:43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老先生,生前被人们视为“故宫活宝”,因为自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故宫之后,单老先生就开始“入宫”,有这样资历的老专家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是寥若辰星。他当年曾说“历史就是这样的,当你拥有时,你并不在乎,可是一旦失去,你就很难再找回来了!”“金砖”烧制工艺的失传也是如此。
目前,故宫用于维修“太和”、“中和”和“保和”三大殿的1800块金砖全部来自苏州,属于“仿金砖”或“精制澄泥砖”,换句话说,就是新产品。而老金砖已不可复制,北京故宫维修时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是在1990年。
不管是故宫用的新、老“金砖”,它的产地都是江苏的苏州,这已经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常识。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按旧制,老“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在明代著名的《天工开物》中有简略的描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 ‘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现在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大方砖上,尚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
生产“金砖”的陆墓御窑位于古城苏州东北的御窑村。御窑村原名余窑村,千百年来当地村民烧制砖瓦的传统世代相袭。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北京紫禁城,特派*至陆墓监制金砖。因御窑村土质优良,做工考究,所产金砖细腻坚硬,敲之有金玉之声,断之无孔,被永乐皇帝封为御窑。明嘉靖中期,工部郎中张问之在苏州3年,亲自督造5万块金砖,多产自御窑村,御窑金砖进入全盛期,金砖造价也开始升高。据说,金砖的取泥炼制,首先用谷糠煅烧6个月,之后还要花上三年时间才能制作成。金砖的规格尺寸不同,民间即使有钱,也是不敢使用大金砖。
那么,皇宫里的专用建筑材料“金砖”怎么会流入民间、成为民间的收藏品呢?
学者们的解释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一是在明清时期,故宫隔些年就会更换大殿中破损的或已经不漂亮的“金砖”,而这些换下来的“金砖”往往会用于赏赐给在朝的王爷或大臣,于是“金砖”就有可能流落民间;二是当年“金砖”要从苏州取道京杭大运河运到北京,途中可能会发生有些“金砖”被磕碰受伤,*下船,而这些金砖在下船以后,就不再往宫里运,从而流落民间;三是清皇朝被*之后,“金砖”外流。北京的一位“金砖”收藏者,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藏品来源:“家中收藏的金砖是父辈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遗址处捡来的。因金砖质地坚硬,且细而涩,主要用来磨剃头刀用,屈指算来收藏至今有七十多年了”。
参考资料:北京旅游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7:43
青石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7:44
需要练一两年的青黑色的方砖。我也忘了叫什么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