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新华社调查,一些农村娶媳妇要百万,“天价彩礼”背后折射出了哪些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2:13

我来回答

8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04 08:02

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活于乡土社会的土壤之上,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在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婚姻与彩礼密不可分,农村民众基本认可女方收受男方适当数额的彩礼。本文是懂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农村彩礼之风盛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彩礼的数额不断加大。彩礼在农村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许多农民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钱被儿子的一场婚礼花去大半。这一社会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媒体也不断出现与彩礼相关的新闻。例如《中国妇女报》曾发表了令人为之一震的观点:黑龙江省一农村调查显示:改革开放 30 年,农民收入增加 25 倍,结婚彩礼增长 100 倍,农民苦不堪言。而河南省和黑龙江省的情况大同小异,《河南科技报》也指出了河南省的广大农村婚事花钱的格局——男方花大钱,女方花小钱、不花钱甚至赚钱。村民们形象的用“一年结婚,十年还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农村彩礼已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植根于乡土社会,其所引发的社会后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本文将以农业大省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村庄G村为窗口来透视农村彩礼的发展与变迁。

调查方法:1.文献法: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查阅,并参考相关文章,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彩礼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及现状,从而整体上对彩礼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观察,更为准确的判断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接受访谈的这些村民代表了不同年龄段对不同时期彩礼的认识。

访谈人群的结构:

3.随机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表: 填表说明:

1、基本填答方式为在每题选定的选项序号上划对号或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数字或 文字。

2.除了专门说明以外,一般每题只选择一个选项。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

①男 ②女

2、你的年龄( )

3、您的职业是( )

①务农②公司职员③学生④个体工商户

⑤商业,服务业⑥工人⑦无业

4、您的文化程度是( )

①文盲 ②小学 ③中学(中专) ④大专及以上

5、您的婚姻状况是( )

①未婚 ②己婚 ③离婚 ④丧偶 ⑤其他

6、您对女方索要彩礼的态度是

①非常赞成 ②赞成 ③无所谓 ④反对 ⑤非常反对

7、您认为彩礼存在的原因是

①家乡的风俗 ②报答父母养育、给予经济补偿

③爱面子、搞排场、攀比心理 ④男多女少⑤其他

已婚者回答

8、您是哪一年结婚的( )

9、您的结婚年龄是( )

①非常重要②一般 ③不重要 ④无所谓

12、您收到的彩礼对您婚后生活的影响( )

①非常大 ②一般 ③比较小 ④没感觉

13、您认为您在家庭地位中处于( )

①支配地位 ②被支配地位 ③不清楚 ④平等地位

14、您对目前的家庭地位是( )

①非常满意 ②满意 ③不满意④非常不满 ⑤无所谓

本次问卷总体为G村的18岁以上70岁以下的部分居民,本研究发放了问卷200份,有效收回183份。通过这些问卷的回收,大致了解了G村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彩礼存在原因分析、彩礼的现状以及彩礼对婚后生活的影响等。

调查对象(彩礼)介绍:

彩礼,俗称“聘金”、“聘礼”,是指男女双方在订婚和结婚时,由男方或男方亲属支付给女方或女方亲属的财物。古时候物质生活不发达,养儿育女要花费父母大量的精力,对于女儿长大要出嫁的事实,女方家庭往往是“吃亏”的,因为这意味着女方父母辛苦把女儿养大却到别人家里劳动和生活。所以,在婚姻结合的时候男方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给女方就是正当的,当今社会中,彩礼从男方流向女方,更多的是婚约的文化象征意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基本实现,但父母仍需要为儿子结婚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对父母而言,只有为儿子操办完婚姻大事,才算尽到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儿子的婚姻支付是对大部分农村父母的一项刚性要求。

本次调查的G村的彩礼主要分以下几类:礼钱,见面礼,二程三类。

“礼钱”,是婚姻缔结过程中新郎家送给新娘家的财物,新娘父母是收受者,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彩礼”,也有人称为“新娘费”。

“见面礼”,婚姻缔结过程中新郎或新郎家送给新娘的财物,新娘本人是收受者和支配者。包括新郎及其家人在婚前见面时送给新娘的衣服、小纪念品、现金等。

“二程”,最初是新娘父母为新娘要的衣服,是由新郎家买好送给新娘。现在二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娘要求新郎家置办的家具的费用。另一部分是为新娘的衣物的费用,是由新郎家给新娘现金而由新娘自己购买。

彩礼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仍然受传统婚俗观念的影响,婚俗花费甚少,嫁妆、彩礼的多少都是根据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家庭条件好的就弄的排场点儿,家庭条件不好的就是随便用个马车拉到婆家就算是结婚了。据这一时期结婚的

Lijianqiang,Liuhanli,Lizhengqi等几位老人回忆:“当时订婚不让见面,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婚姻,男女双方彼此不让见面,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丈夫。如果两个人私下里见面,被认为不老实,会被人冷眼相待的。当时除了订婚不让见面外,结婚时的嫁妆就是背个小包袱,小包袱里面有几件衣服。嫁妆和彩礼实用简朴,除了烟、酒、茶、糖外就是生活或生产必需品,如衣料、被褥、糖食、农具之类,新郎的彩礼有时也包括一些钱,只有富裕人家才有可能给首饰。”

据Ligang,Guoyan,Liyanwei等人介绍,他们生活的70年代,彩礼当时有“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当时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Ligang说:“当时能凑齐四大件的人家还是很少见的,一般只要拿出一两件就可以了。我结婚的时候就一辆自行车加一台缝纫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彩礼又进一步发展,据Guojiajiang,Guofang 等人说。当时仍然有四大件的说法,只不过“四大件”已演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这类全电器的物件。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2000年到现在,这十几年中,彩礼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调查如今的彩礼有房子,票子,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的说法,而且附加条件是男方得有一份能养家的工作。Qiping介绍说:“我儿子结婚时女方首先提出要有一栋新房,又加10000元的现金。三金都是在结婚前就买好的。全部折合成现金得十多万!”

如今彩礼聘金被认为女青年的身价费, 这种身价费不断飞涨, 女方一般要求先盖好漂亮的新房后才能谈结婚的事情, 结婚前三金先到位, 结婚时的婚车也要豪华, 陪送的东西包括一系列高档的家用电器等。这些事情办下来要花费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婚姻历来被当作整个家庭而非当事人的事, 因此结婚费用是家庭承担, 结婚费用的飞涨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 与当地生活水平以及承受能力严重脱节, 造成家庭及家族的经济紧张或贫困。

就彩礼的发展趋势来讲,由图2可见,2000年以前彩礼总体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但2000年之后,出现急剧上升。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个例,男方结婚时并不需要花多少彩礼钱。这主要是因为适婚者条件分化而导致的彩礼数额的差异,在G村,高额礼金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并不是家家户户都需要付出数额夸张的礼金,甚至有些男性结婚,家里不用出彩礼。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就是由于婚龄男性条件的分化。一些条件较好,外出读书或打工的男性,他们基本都是从外地寻找对象。这样寻找到的对象一般条件较好,而且彩礼要求不高,甚至有些不用彩礼。他们的婚姻大多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并没有受到农村的地方性习俗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家庭也往往不需要付出高额的礼金,日子过得比较宽裕。例如调查中发现Lizhengqi的儿子Liziyuan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之一,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市工作,通过自由恋爱结识了现在的妻子Tianwanjun,由于女孩儿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也不错,家里反对她远嫁到河南,就让Liziyuan入赘到Tianwanjun家,Lizhengqi虽不情愿,但没有条件给予儿子更多的帮助,儿子上大学已几乎花了家里大半的积蓄,而要在城市里给儿子买房是不可能的事。无奈只有接受女方家里提出的条件。

还有一种是留在村子的或是经济等一些条件不是特别优秀的男性,他们的交际面比较窄,只能通过媒人介绍认识本村或者是邻村的姑娘,那些姑娘的条件往往也不太好,但是往往开出的礼金比较高,他们也不满意,但是也别无选择。由于他们的条件并不好,家里条件也不宽裕,付出高额彩礼后,家里境况就每况愈下了。而且这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成的包办婚姻中,虽然当事人往往会委曲求全,但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婚姻往往不会幸福。今年43岁的Ligang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我们家庭条件差,我自己长得也不是很好看(个子矮,胖),当时很难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后来经亲戚和媒人介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答应嫁过来的,彩礼钱又要得非常高。但为了能让我有个家庭,爸妈还是东拼西凑的把彩礼钱凑齐了。我不忍心再让父母帮我还债,婚后就承担起了还债的责任,生活拮据了五六年,卖力的在工地上干活,才终于还清了债务。”

由此可见,彩礼的多少也和婚恋的方式有关。

1.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经济也有了飞速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人进城务工,有了新的工作,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照顾,农村居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2.传统社会中男女婚姻结合讲求“门当户对”,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门当户对”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当今社会中男多女少,这决定着女性在婚姻选择上权利加大。另一方面,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的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加。现代的女性更有可能通过婚姻结合的途径升高到不同的社会阶层。这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女性一般都会找比自身能力强的男性为伴。而女方家庭往往是把彩礼看成一个男性能力的指标。

3.舆论压力造成了彩礼的不断上升,村庄舆论有着非同寻常的规模,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在大路边上围成圈子,议论别人家里发生的事情。结婚送彩礼自然是村里的大事,每家嫁娶所花费的金额村民们都会通过闲聊来了解。这样一来,大家都会了解到现在彩礼的“行情”,男女双方在谈论彩礼问题前也都对这一“约定俗成”的彩礼数额心知肚明。主要舆论的走向是人们对支付高额彩礼和举办风光婚礼的羡慕,以及对“一毛不拔”的彩礼支付数额较低者的嘲笑。这种中国人典型的“要面子”想法是村民的普遍心态。而这种心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会形成攀比心理。在村子内部强大的舆论下,老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儿子的婚礼办得体面上档次,而年轻一代也有这种攀比心理,希望自己的彩礼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于是为了攀比,农民之间互相竞争,为了彩礼可以节衣缩食,缩减生产开支,甚至不惜借债。

4.人口的流动和青年外出打工导致女子外嫁到城市的情况日益明显。而男性由于自身条件不好很难有女子愿意嫁到农村,而在城市买房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就导致原本就多的男性更加难找对象,由此引发的女性供不应求现象也是导致彩礼不断上涨的原因。 下表了显示改革开放后G村女子远嫁的地域及人数。 资料来源: G村村委会计划生育统计资料,其中不包括通过考取大学等方式迁

5.传统文化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从历史来看,我国自古以来的婚姻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礼、聘金的习俗。彩礼从西周开始以国家法的形式而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末。它伴随着婚姻的发展而同时出现,是婚礼的程序之一。现今社会彩礼依然是婚姻必不可少的程序。 6.农村的地方性共识。在中国广大农村,以传宗接代为核心已经成为农民本体性价值,也就是农民只有为儿子完成了婚事,抱上孙子,对上才对得起祖宗,对下才对得起子孙后代,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获得人生意义。如河南农村的规矩,做父母的一定要将媳妇娶到家并看到孙子出世,才算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务。以传宗接代为核心的这种农民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农村的地方性共识。因此一旦家中有儿子,父母从他出生时就要为他将来娶媳妇准备高额彩礼和建房费用而操心。在农村如果父母不能建一栋体面的房子,无法支付女性索要的高额彩礼,那么自己的儿子就很有可能会被排斥于婚姻市场之外,最后沦为光棍。为了降低儿子在婚姻市场成为光棍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男方家在订婚过程中都愿意答应女方家提出高额彩礼的要求。 彩礼的性质和功能:

性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彩礼最初的功能是崇尚礼仪,以礼的形式来维持和规范婚姻秩序,并非是以索取高额财物为目的。但由于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因而把嫁女儿视为劳动力转移或妇女权利让渡。而男方家娶媳妇,本身就意味着家庭成员增多,劳动力增加。因此,男方家必须以一定的财物来弥补女方家的损失。这样的彩礼性质是男方、女方家庭之间的财富转移。在当下中国农村婚姻中,彩礼的内涵、性质、功能都发生了异化,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彩礼礼节性的范畴。随着高额彩礼婚姻的出现,彩礼原始的偿付功能和资助功能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工具性和剥削性。彩礼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变,它不再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财富资助、财富转移,而变成了农村子代剥削父代、兄弟剥削姐妹、城镇剥削农村的一种新迹象。

功能:1.彩礼是男方家对女方家劳动力丧失的一种经济补偿。既是感谢女方家的养育之恩,又标志女性的权力在家庭之间的转换。女方家长把女儿的权力让渡给男方家庭,男方家则以物质或货币的形式向女方家偿付养育之恩并通过财物的补偿以显示获得权力让渡的合法性。据调查的人群统计,68.7%的人认为索要彩礼是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补偿。在问及“礼钱应该干什么”时,仅有24.8%的人认为应该给女儿陪嫁,有75.2%的人认为应该给女方父母补贴家里生活,供兄弟姐妹上学,给兄弟娶媳妇,给女方父母养老等。

2.彩礼具有婚姻文化意义。它是作为一种婚姻行为规范从而成为该地婚姻文化模式的组成部分被农民接受的。

3. 婚姻的稳定器:为了使这种婚姻的契约关系得到维持和固化,人们便创造了一些保障措施,典型的就是通过订亲仪式,向人们通报这门亲事,将婚姻契约关系扩大到两个家庭、家族,甚至邻里和乡里,使人们对这门亲事进行无形的监督。社会舆论虽然强大,但如果当事人对此毫不介意,则舆论是不起作用的。但彩礼施行之后,情况变得不同了,虚晃的形式背后涉入了更多实际的物质内容。彩礼的涉入在物质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约关系,在无形中成了婚姻的稳定器。 4.凝聚功能

彩礼确定仪式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在日常生活中,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大多是个人性的,然而,集体的活动对于增强家族凝聚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农村中,家族集体活动一般是本家族的一些大事件活动,比如:婚丧嫁娶、一年一度的家族年饭等等。彩礼确定仪式也是其中之一,在商讨完彩礼之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决定家族的一些事情。因此,彩礼确定仪式为家族成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大家在交流思想感情中,家族成员的认同感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借助彩礼确定仪式也可以化解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使家族内部各成员和睦相处。 例如Zhaoyang的父亲和叔叔因锁事发生矛盾,家族、邻里的调节都无济于事。在Zhaoyang研究彩礼时,家族其他成员拒绝参加研礼,原因是Zhaoyang的叔叔未被邀请。Zhaoyang的父亲只好先向其叔叔认错,家族成员也从中调节,从而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彩礼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

1.高额彩礼带来的沉重负担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彩礼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据调查,当地普通家庭平均一年的收入在七八千左右,除去基本开销后几乎所剩无几。所以,儿子结一次婚就很有可能要折腾完父母的所有存款,如果该户人家还有两个以上的儿子,彩礼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基本上都要靠借债来满足女方的彩礼要求,一般家庭就要还好几年的债,严重的则直接致贫。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当地人都默认一个现状,那就是:彩礼不涉及儿女,都是由父母承担,债也是由父母背。儿子是否帮助还钱只是“良心”上的问题。在对七户当地近十年结婚家庭的调查发现,只有一户人家付出了五千元,相对较少的彩礼,其他六户家庭的彩礼数额都超过了三万元,其中有五户家庭目前仍然欠债。在访问中还了解到有一户人家是因为直接付出了十三万彩礼而直接致贫。由于这户人家本身情况就不太好,付出的十三万彩礼导致该家庭负债累累,只好搬离此地,全家进城打工还债,所以无法获得其欠债数额。

2.彩礼造成了代际间的剥削和家庭内部的权利结构变化

在 G村,彩礼主要由男方父母的钱、男方自己打工挣的钱和亲朋好友的钱组成。其中,父母的钱和亲朋好友的钱占到一半以上,且亲朋好友的钱由父母和新婚夫妇共同偿还,甚至有的时候是父母全部偿还。这种情况导致了父辈在资助新婚夫妇的同时,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间接导致了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父母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婚姻而降低一个层次,而新婚夫妇却可以积累起自己的一笔小财富。

例如:Lijianqiang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且和他分家单过了,他暂时住在大儿子家。这是个不太大但很整洁的院子,种着些蔬菜和花草。Lijianqiang单独住在一个农村俗称的“配房”里,屋子里摆设简单的有些简陋,桌子上摆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Lijianqiang说这是儿子不要了给的;一张大铁床,床上的铺盖已经很旧了;还有老大妈结婚时陪嫁的一个大箱子。他说这就是老俩口所有的财产。儿媳妇就住在那五间宽敞明亮正房里,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壁画,房子大客厅放着沙发、洗衣机、冰箱、摩托车、电动车、高档的组合柜。进入卧室,则有梳妆台,茶几,空调;宽大的木质床上放着崭新的被褥,除此之外,屋里还有一台 25 村的电视和一台电脑。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Lijianqiang用自己的积蓄来帮助他们建立的,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享有这一切的权利。他们打工赚的钱也全部用来还债了。

这也是造成父辈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乡村,父辈只有帮助孩子成家才算完成了人生中的任务,在村里才能抬起头来。在乡村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父辈被围困于这样的结构中,子辈则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种剥削,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另一方面,子辈脱离原来的家庭成立新的家庭,父母则跟着孩子过,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处所,从一家之主变为旁观者。无论是居住条件、生活质量都不如子辈,父辈从原来的家庭上层地位滑落到底层,成为弱势的一方,伴随这一事实的还有父辈家庭事务决策权的衰落,这些都表明婚后家庭内部代际之间权利结构的变化。

3.女儿往往成为彩礼习俗下的受害者

高额彩礼让家长不能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不得不以女儿作为牺牲品。家长为了凑足儿子成家时所需要的高额彩礼,为了保证儿子这一代香火延续,家长往往就过早的给女儿找亲家,女儿早婚现象很普遍。在G村,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人一般都有兄弟姐妹五六个,很多家长把出嫁女儿所获取的高额彩礼留给儿子娶媳妇时作“二次彩礼”使用。44岁的Guoyan说:“当时她们家一共四个兄弟,三个姐妹,为了支付哥哥们的彩礼,17岁那年他就被父母介绍出嫁了。” 4彩礼可能造成农村女性权力的缺失

在中国乡土社会里,由于女方家庭嫁女儿意味着一个劳动力丧失或女儿权利让渡给男方家,女方家向男方家索要一点彩礼来偿付女方家长转移女儿劳动力的养育之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情合理的。但一直以来彩礼被扭曲为是“卖女儿钱”或女儿“身价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女儿在婆家的地位是极低的。如果女儿伺候不好婆家老小,婆婆就抬出彩礼作为“武器”对女儿进行人格侮辱。例如婆婆会说:“你是我花钱买来的,你就应该好好伺候我家老小”,极端者甚至会对媳妇实施身体暴力。

5.高额彩礼引发的酒席盛行

由于彩礼的不断上涨,婚宴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礼金也不断增加。今年62岁的Guojiang说::“他结婚的时候礼金就是一些布料或者米面鸡蛋,他儿子结婚时参加婚宴的普通朋友礼金已涨到50元,亲属要100元。而现在结婚普通朋友要100元,亲属要200到500不等。”礼金的不断上涨也导致承办酒席的次数增多。一家承办酒席次数越多,就能得到更多的礼金。这样造成另一个问题,一些家庭因为儿子女儿还很小,远远达不到结婚的年龄,但由于村里的人际关系及亲友关系,朋友亲戚家有婚事都得去送礼金捧场。这样一来造成了这些家庭心里的不平衡,觉得自己儿子结婚还要十来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都是白白送礼。于是一些家庭就通过其他理由举办酒席,最典型的就是搬家,也就是所谓的乔迁之喜,通过举办酒席收回大部分送出去的礼金。这样循环就造成了只要家里有个能说的过去的大事儿,都要举办酒席宴请宾客收取礼金。这样不仅造成了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也没有为家庭带来多少收入。单纯的转变为礼金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流动。各时期G村婚宴所需物资、现金开支情况

6,影响婚后的家庭幸福

高额财力使婚姻增加了更多的物质成分,使人们在选择对象时对对方家境和经济条件的重视不断强化,而忽略了对对方人品,情感和婚后家庭的考虑。从而影响到家庭婚后的生活质量。据已经离婚的Guomeiyu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是经人介绍的,就见过几面而已,有了好感后看对方给的彩礼也很高就嫁了。可是结婚后慢慢的就发现他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不爱干活,还爱抽烟赌博喝酒。更可恨的是每次喝完酒就发酒疯,就砸东西,骂我,有时候还打我。后来出去打工,每年挣的钱都不够他赌博,他爸他哥都说他也死不悔改。唉,想想就可恨,后来实在是没法过了,就离了。”

7.彩礼片面的影响到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

在大部分农村人的眼中,女儿是早晚都要被嫁出去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比较浓厚,他们认为再上大学深造是浪费资源。所以一般女孩儿上到高中就辍学打工,给家里补贴几年就出嫁了。男孩儿由于要承担过重的彩礼,所以如果不是成绩特别优秀,家里也是不支持上大学的,男孩儿就上中专,技校的比较多。这就造成了农村教育水平持续低下。根据正在上大学的Lishuqi,Guotian 说:“他们俩都是从小学习特别好的,考的大学也都是211,985,家里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是有希望的的,就继续供他们上学。可是当初和他们一起上小学初中的同龄人大部分都辍学了,有的已结婚生孩子了,有的在外打工家里也不停的给物色对象。”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上大学时,Guotian 说:“其实这是家庭和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家里本来就没太指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因此从小对教育方面没有严格的教育和过多的投资,而且孩子也不是那么热爱学习,看着村里人出去打工每年也都能挣几万块钱回来,心里也有迫切挣钱的想法。再加上成绩不怎么样,自己也就放弃了深造的念头。”

8.有可能造成彩礼纠纷

由于彩礼普遍存在,且彩礼一般是在没结婚前给的,若最后婚姻解除,则双方需要处理彩礼钱的返还问题。G村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一方提出退婚,对方在经济方面就可以提出要求。因此围绕彩礼是否返还,返还多少,什么时间还清等问题,双方经常会产生矛盾。由于法律在彩礼返还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彩礼纠纷往往由双方家庭协商解决或由村里有威望的人调节,如果达不成共识,可能会造成吵架,甚至报复行为。说:“当初Zhanghong的儿子和村里的Lizhengqi的女儿经媒人介绍本来要结成一对儿的,可是就在Zhanghong家彩礼钱付都付了了,基本订下来后,快要举办婚宴的时候Lizhengqi的女儿又不同意了,说在外打工时认识的有人了。当时可是闹起了不少风波,Lizhengqi当时也很生气,说给他丢人,还非要逼着女儿嫁了,当时她女儿是寻死觅活的,Lizhengqi也没办法了,之后提出退婚。本来Lizhengqi打算彩礼钱都给人家退回去的,可他媳妇儿是村里有名的不讲理,看着到手的几万块钱要拱手给人,不依不饶,Zhanghong家怎肯罢休,就大吵了一架,后来还是经村长调解才算过去了,不过现在这两家呀是结成对头了,谁见面了都当不认识。”

用经济学眼光看婚姻彩礼问题:

1.人门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要想获得一份满意的婚姻,找到一个心仪的对象,就不得不付出一定的彩礼钱。期间就面临是否支付高额彩礼与是否放弃这门亲事的权衡取舍。最终选择付出彩礼是因为彩礼的成本可以使付出者得到一份婚姻,组建一个家庭。

2.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人, 在现有条件下会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一行为。虽然结婚男方要支付高额的彩礼,但给男方带来的边际利益是大于男方的边际成本的。男方结婚后的收益主要有:①组建了一个新家庭②可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③为家庭增加了一个新的劳动力 ④ 家庭势力的扩大, 扩大了亲族势力。明显结婚后的边际收益大于付出的彩礼成本,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男方往往愿意支付高额彩礼。

3.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场交易,那么彩礼就是由女方定价,男方购买,通过贸易使女方家庭得到经济上的补偿,男方家庭获得2中提到的收益,男女双方还共同获益了一份爱情。因此男女双方通过婚姻状况都变好了。

4.供求关系:

农村一般是男性多于女性,因此男性需求大于女性的供给。需求大于供给时,物价上涨。如图:

S0代表打工潮未兴起时的农村女性供给曲线,D0代表同时期男性需求曲线,假定此时的均衡价格P0即为当时彩礼的价格。随着打工潮的兴起,G村一些女性在外面谈婚论嫁,这给原本女性就少的G村带来了影响,女性供给减少,假定为S1曲线,与此同时也客观上促使男性的需求增大,假定D1为变动后的需求曲线,此时均衡价格P1即为现在彩礼的价格。很明显可以看到,彩礼的价格是上升的。

5.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的作用是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和失误,从而提高他的预期收益。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由于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农村中大多数对 象都是经亲戚或者媒人介绍,然后看有好感就结婚了。男女双方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恋爱阶段,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在农村女性的经济不独立,使其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媒婆和亲戚为了尽量撮合成这门亲事,往往只说男方好的方面,女方只能片面了解男性的状况。对男性的人品,性格都不能很深入的了解,因此婚后男性的品行以及对女性的关怀程度都是女性在婚前必须要考虑到的。而这些又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弥补这可能造成的损失.女性在婚前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是非常明智的。而且彩礼本身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促使了交易的达成. 即婚姻关系的确立。

6.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指博弈双方能够谈判并且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策略行为的契约的博弈,很显然,在彩礼问题上,假设男方家庭和女方家庭就是博弈双方的话,他们之间的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则博弈双方都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

所出彩礼额高于正常水平、和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正常水平是指当前社会 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彩礼的正常数额。

如果男方家庭所出彩礼金额高于或等于女方家庭, 双方则可以达成一致意见, 婚姻缔结不会因彩礼问题失败; 如果彩礼金额低于女方家庭, 则相反。如果男方家庭所出彩礼金额高于女方家庭, 则依男方家庭所出金额支付。因为在现实中, 男方家庭所支付彩礼金额如果低于女方家庭心理数值, 女方家庭会拒绝; 但如果高于这一数值, 女方家庭一般不会提出相反意见。现在假设男女双方提出的彩礼额都高于正常水平,则婚姻成功的机会男方为6,女方为8;男高(高于正常水平)女低(低于正常水平),男10,女10;男低女高,男0,女0;男低女低,男

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感悟生活。

总结: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但不可置疑的是,在当代中国它是作为一种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不相协调的,轻者来讲它将影响到婚后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满,重者来讲它可能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机制和措施,对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之风盛行的现象进行有效的介入和干涉,以期扭转这种不良习气,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些具体的介入机制中,首先也是根本的是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增强其自助能力,因为只有广大妇女在经济利益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使她们摆脱对男性的依赖,不再依靠男性的经济收入去生活,才能使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彩礼丧失存在的理由;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妇联组织,要充分利用农村公开活动如农贸集市的机会,大力宣传新的婚姻法和婚恋观念,大搞移风易俗运动,提倡恋爱婚,取缔包办婚,对于各种媒人介绍的婚姻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各种不良婚姻习俗无所遁形;再次,农村社区要经常性的组织一些联谊和娱乐活动,为农村异性青年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使她们在互相接触中,自由交往、自由恋爱。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社会价值体系、文体传统受到现代性的强烈冲击。中国农村在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行列中,是否也经历着传统与现在的断裂?农民的自身生活又有怎样的行动逻辑?本文以社会资本视角为切入点,以农村婚嫁为载体,试图分析差序格局的模式中,农村社会如何连接传统与现代。婚姻是社会得以延续的纽带,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婚嫁在农村社会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因此在婚嫁中所进行的仪式也最能体现传统至现代的演变。

社会资本是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从新经济社会学中演化出来的最具影响力和潜质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资本在农村婚嫁中的体现。以豫东南李村婚嫁习俗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在婚姻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形成、转移以及整合农村社会关系的作用。豫东南李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李村独特的风俗习惯。李村融合了三省人民的秉性:有河南人的忠诚厚道,有安徽人的勇敢勤劳,还有湖北人的精打细算。李村是深山区,地少山多,地里刨食永远实现不了致富的梦想。生活中稍稍大点的事情就会让清贫的家庭蒙上贫困的阴影,因此独特的环境培育了他们学会了互相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抵抗生活给予的无奈。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社会保障缺失的情况下,家庭保障是普遍形式。“养儿防老,女儿终是外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经济文化落后、思想观念保守的地区更甚。男婚女嫁仍然是普遍接受的社会习俗。李村也不例外,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男女比方需要进行一些仪式,如“见面”、送彩礼、收贺礼等。这些仪式中体现着人力资本的转移、补偿和社会资本的获得过程。

这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维系靠婚姻这个纽带,虽然李村中婚姻仍被看作是传宗接代、维系家庭传递的工具,但婚姻所联接的社会关系是李村生活中最主要的关系网络,是李村社会主要的交往圈,这种关系持续时间长,至少是两代人。李村婚嫁活动就体现出这个网络的建立,婚嫁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换”过程: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交换、社会资本的交换。双方都有失有得,最后达成一个双赢过程,建立持久可靠的关系网络。

在李村婚嫁中,男方的彩礼是必可少的。彩礼分为“见面钱”和结婚前送的彩礼。“见面钱”指男女双方第一次正式见面时,男方若是看中女方会送出一笔“见面钱”,女方若是看中男方就会接受这笔“见面钱”。这是婚嫁仪式的开始。表示男女双方有意缔结婚姻。然后会经过一个阶段,大约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男方会提出结婚,仍要送往女方一笔彩礼钱,这笔彩礼主要用于结婚时置办嫁妆。嫁妆由女方置办,结婚时送往男方。彩礼的多少表现的是男方在当地社会地位高低以及对女方的重视程度。彩礼多一方面展现的是男方在当地社会很有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不吝啬,通情达礼,能为对方考虑。另一方面彩礼多会让男方在当地有面子,得到更多的赞誉,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提高会让他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扩大,有转化为经济资本或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对男方来说,送彩礼其实就是以经济资本换取社会资本的一个过程。女方要彩礼,一方面是部分弥补养育女儿耗费的成本,另一方面彩礼的多少是对女方拥有多少社会资本的一个衡量,彩礼高证明女方社会地位高,在当地有声望,有面子,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反之则是对她在当地在位的不认可。李村婚姻缔结一般都遵循门当户对,彩礼的多少和男方家庭经济实力成正比,一般不会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在家庭承受范围内,彩礼多少就反映出双方社会资本的多寡,因为彩礼的多少应和家庭在当地的影响力相吻合。不过有些农村地区结婚女方蛮天要价,出现因结婚致贫、返贫现象是个例外。当双方缔结婚姻时,意味着人力资本转移和更高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两个家庭由弱关系变为强关系,成为亲属,交往会变得频繁,双方都会互相信任,对对方的期望会变高,双方社会资本都会增加。

李村结婚时的贺礼收入也是对家庭社会资本的检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处于“水纹”中心的人送贺礼多,然后往外依次递减,直至为零。拥有社会资本多的家庭,水纹向外的辐射能力就强,对外影响力大,社会资源丰富,来送贺礼的人自然会多,婚礼规模就大;反之,则送贺礼的人较少,婚礼规模较小。李村是社会保障比较缺乏,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村社区。贺礼实质反映的是农村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具有无息借贷的性质,是农村集体解决大问题的共同努力,共同抵御风险的合作方式,它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动员过程。有多少人来分担这个风险、来共同参与解决大问题反映出这个家庭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婚嫁是李村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单个家庭解决问题能力有限,需要动员社会资源。社会资本高,社会资源丰富,婚礼时可利用资金就充足。送多少贺礼一是根据个人家庭富裕程度,二是根据与办事家庭的关系强度。李村这种资金动员方式即是普特南所谓的人们之间的“互惠”行动。当送贺礼的一方有婚丧嫁娶或其他大事时,收贺礼方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或者其它方式的帮助。

贺礼在结婚当天送入,主人会置办酒宴作为感谢。酒宴规模的大小也是对社会资本的一种反应,和贺礼的多少成正比。酒宴也是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送贺礼的人都会被款待一次,这使得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接触的机会,扩大交往的社会网络。李村是半熟人社会,除了亲属关系,其它关系的交往呈现很强的工具性,即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而婚宴交往使得彼此有互相加深了解的机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即获得新的社会资本,新社会资本可以拓展未来社会交往中的资源来源。这种礼尚往来在乡村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下成为李村人们相互默守的准则。

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家庭是农业社会保障的基本单位。李村地处山区,是较为落后的农业村落,单个家庭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借助于集体或团体的力量来应对灾害。随着现代性的倾入,乡土社会家庭呈现原子化,行政区划形成的集体影响力不大,靠行政集体抵御灾害往往是杯水车薪。在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下,李村社会关系主要以亲属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石子激起水纹的中心,是强关系,是农业家庭抵御灾害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姻亲关系彼此是以互相信任为基础的,有婚姻作为纽带因此比较稳定,这种信任靠的是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是彼此很高的社会资本,调动彼此资源的能力较强。当一方有困难,另一方会毫无顾虑地进行援助,不用考虑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因为他有一个可靠的预期:当自己有困难时,对方也会义无反顾地进行援助。这种预期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靠彼此情感力量的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对外联系扩大,李村婚嫁习俗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婚嫁选择对象方面,男女双方逐渐由关注先赋型社会资本到注重自致型社会资本转变。男女在挑选对象过程中,不把对方的家庭富有程度、个人相貌等先赋性条件作为第一标准,而是将对方的学历、技术水平、性格等自致性因素作为第一参照标准。把对方在未来具有多大的发展潜力视为第一考虑要素,看重其拓展社会资本的能力。择偶观念上把对既有社会资本的拥有转变为对未来社会资本的预期,这是乡村社会婚俗的一大进步。择偶方式上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向自由恋爱转变

从宏观上讲,乡村婚嫁习俗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变迁,而是一个乡土社会的社会资本变化过程。在社会保障缺失状况下,单个家庭解决重大问题只能靠自己去动员社会资源。婚嫁活动是乡土社会资本获得与转移载体之一。一次婚嫁活动之所以要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告诉熟人和半熟人社会圈这个家庭面临着单个家庭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动员社会资源力量。彼此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中又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新的社会资本,用来下次共同解决单个家庭无法解决的问题。乡土社会虽然以亲属关系为主要社会关系,但其它社会关系在共同解决大问题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小区域社会联系得到加强,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扩大,有利于家庭社会保障和乡村社会稳定。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三:

关于“__镇婚嫁彩礼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这是对咱们镇当前彩礼情况的一份调查问卷,麻烦您花费几分钟时间如实填写一下,感激不尽!

请您在所选答案选项前的“□”内打“√”:

1. 您的年龄是_______岁;

2.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3. 您的家庭住址是:

□康村 □毛庙村 □马店村 □姜店村 □大李庄村

4. 您的学历是: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不方便透露

5.您的婚姻状态是:

□暂不打算结婚 □相亲(恋爱)中 □已婚 □不方便透露

6.您的家庭年收入是:

□不足1万 □1万-3万 □3万-5万 □5万-10万 □不方便透露

7.您是否赞成结婚收取彩礼?

□赞成 □不赞成 □不知道

8.您对咱们镇当前的彩礼情况有何看法?

□偏高 □可以接受 □有点低 □多少无所谓 □不了解

9.您认为造成咱们镇彩礼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传统习俗 □攀比心理 □法律问题 □思想问题 □不知道

10.如果您遇到彩礼纠纷问题该如何解决?

□以感情为主 □不同意这门亲事 □双方沟通 □不知道 感谢您的配合,祝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懂视网 时间:2023-01-27 00:58

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存活于乡土社会的土壤之上,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在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婚姻与彩礼密不可分,农村民众基本认可女方收受男方适当数额的彩礼。本文是懂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农村彩礼之风盛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彩礼的数额不断加大。彩礼在农村人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许多农民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钱被儿子的一场婚礼花去大半。这一社会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媒体也不断出现与彩礼相关的新闻。例如《中国妇女报》曾发表了令人为之一震的观点:黑龙江省一农村调查显示:改革开放 30 年,农民收入增加 25 倍,结婚彩礼增长 100 倍,农民苦不堪言。而河南省和黑龙江省的情况大同小异,《河南科技报》也指出了河南省的广大农村婚事花钱的格局——男方花大钱,女方花小钱、不花钱甚至赚钱。村民们形象的用“一年结婚,十年还账!”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农村彩礼已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植根于乡土社会,其所引发的社会后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本文将以农业大省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村庄G村为窗口来透视农村彩礼的发展与变迁。

调查方法:1.文献法: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查阅,并参考相关文章,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了解彩礼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及现状,从而整体上对彩礼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及观察,更为准确的判断研究对象的真实想法。接受访谈的这些村民代表了不同年龄段对不同时期彩礼的认识。

访谈人群的结构:

3.随机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表: 填表说明:

1、基本填答方式为在每题选定的选项序号上划对号或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数字或 文字。

2.除了专门说明以外,一般每题只选择一个选项。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

①男 ②女

2、你的年龄( )

3、您的职业是( )

①务农②公司职员③学生④个体工商户

⑤商业,服务业⑥工人⑦无业

4、您的文化程度是( )

①文盲 ②小学 ③中学(中专) ④大专及以上

5、您的婚姻状况是( )

①未婚 ②己婚 ③离婚 ④丧偶 ⑤其他

6、您对女方索要彩礼的态度是

①非常赞成 ②赞成 ③无所谓 ④反对 ⑤非常反对

7、您认为彩礼存在的原因是

①家乡的风俗 ②报答父母养育、给予经济补偿

③爱面子、搞排场、攀比心理 ④男多女少⑤其他

已婚者回答

8、您是哪一年结婚的( )

9、您的结婚年龄是( )

①非常重要②一般 ③不重要 ④无所谓

12、您收到的彩礼对您婚后生活的影响( )

①非常大 ②一般 ③比较小 ④没感觉

13、您认为您在家庭地位中处于( )

①支配地位 ②被支配地位 ③不清楚 ④平等地位

14、您对目前的家庭地位是( )

①非常满意 ②满意 ③不满意④非常不满 ⑤无所谓

本次问卷总体为G村的18岁以上70岁以下的部分居民,本研究发放了问卷200份,有效收回183份。通过这些问卷的回收,大致了解了G村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彩礼存在原因分析、彩礼的现状以及彩礼对婚后生活的影响等。

调查对象(彩礼)介绍:

彩礼,俗称“聘金”、“聘礼”,是指男女双方在订婚和结婚时,由男方或男方亲属支付给女方或女方亲属的财物。古时候物质生活不发达,养儿育女要花费父母大量的精力,对于女儿长大要出嫁的事实,女方家庭往往是“吃亏”的,因为这意味着女方父母辛苦把女儿养大却到别人家里劳动和生活。所以,在婚姻结合的时候男方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给女方就是正当的,当今社会中,彩礼从男方流向女方,更多的是婚约的文化象征意义。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基本实现,但父母仍需要为儿子结婚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对父母而言,只有为儿子操办完婚姻大事,才算尽到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儿子的婚姻支付是对大部分农村父母的一项刚性要求。

本次调查的G村的彩礼主要分以下几类:礼钱,见面礼,二程三类。

“礼钱”,是婚姻缔结过程中新郎家送给新娘家的财物,新娘父母是收受者,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彩礼”,也有人称为“新娘费”。

“见面礼”,婚姻缔结过程中新郎或新郎家送给新娘的财物,新娘本人是收受者和支配者。包括新郎及其家人在婚前见面时送给新娘的衣服、小纪念品、现金等。

“二程”,最初是新娘父母为新娘要的衣服,是由新郎家买好送给新娘。现在二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娘要求新郎家置办的家具的费用。另一部分是为新娘的衣物的费用,是由新郎家给新娘现金而由新娘自己购买。

彩礼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仍然受传统婚俗观念的影响,婚俗花费甚少,嫁妆、彩礼的多少都是根据男女双方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家庭条件好的就弄的排场点儿,家庭条件不好的就是随便用个马车拉到婆家就算是结婚了。据这一时期结婚的

Lijianqiang,Liuhanli,Lizhengqi等几位老人回忆:“当时订婚不让见面,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婚姻,男女双方彼此不让见面,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丈夫。如果两个人私下里见面,被认为不老实,会被人冷眼相待的。当时除了订婚不让见面外,结婚时的嫁妆就是背个小包袱,小包袱里面有几件衣服。嫁妆和彩礼实用简朴,除了烟、酒、茶、糖外就是生活或生产必需品,如衣料、被褥、糖食、农具之类,新郎的彩礼有时也包括一些钱,只有富裕人家才有可能给首饰。”

据Ligang,Guoyan,Liyanwei等人介绍,他们生活的70年代,彩礼当时有“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当时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Ligang说:“当时能凑齐四大件的人家还是很少见的,一般只要拿出一两件就可以了。我结婚的时候就一辆自行车加一台缝纫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彩礼又进一步发展,据Guojiajiang,Guofang 等人说。当时仍然有四大件的说法,只不过“四大件”已演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这类全电器的物件。

20世纪90年代“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2000年到现在,这十几年中,彩礼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调查如今的彩礼有房子,票子,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的说法,而且附加条件是男方得有一份能养家的工作。Qiping介绍说:“我儿子结婚时女方首先提出要有一栋新房,又加10000元的现金。三金都是在结婚前就买好的。全部折合成现金得十多万!”

如今彩礼聘金被认为女青年的身价费, 这种身价费不断飞涨, 女方一般要求先盖好漂亮的新房后才能谈结婚的事情, 结婚前三金先到位, 结婚时的婚车也要豪华, 陪送的东西包括一系列高档的家用电器等。这些事情办下来要花费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婚姻历来被当作整个家庭而非当事人的事, 因此结婚费用是家庭承担, 结婚费用的飞涨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 与当地生活水平以及承受能力严重脱节, 造成家庭及家族的经济紧张或贫困。

就彩礼的发展趋势来讲,由图2可见,2000年以前彩礼总体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但2000年之后,出现急剧上升。

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有一些个例,男方结婚时并不需要花多少彩礼钱。这主要是因为适婚者条件分化而导致的彩礼数额的差异,在G村,高额礼金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并不是家家户户都需要付出数额夸张的礼金,甚至有些男性结婚,家里不用出彩礼。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就是由于婚龄男性条件的分化。一些条件较好,外出读书或打工的男性,他们基本都是从外地寻找对象。这样寻找到的对象一般条件较好,而且彩礼要求不高,甚至有些不用彩礼。他们的婚姻大多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并没有受到农村的地方性习俗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家庭也往往不需要付出高额的礼金,日子过得比较宽裕。例如调查中发现Lizhengqi的儿子Liziyuan是当时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人之一,大学毕业后留在杭州市工作,通过自由恋爱结识了现在的妻子Tianwanjun,由于女孩儿是独生女,家里条件也不错,家里反对她远嫁到河南,就让Liziyuan入赘到Tianwanjun家,Lizhengqi虽不情愿,但没有条件给予儿子更多的帮助,儿子上大学已几乎花了家里大半的积蓄,而要在城市里给儿子买房是不可能的事。无奈只有接受女方家里提出的条件。

还有一种是留在村子的或是经济等一些条件不是特别优秀的男性,他们的交际面比较窄,只能通过媒人介绍认识本村或者是邻村的姑娘,那些姑娘的条件往往也不太好,但是往往开出的礼金比较高,他们也不满意,但是也别无选择。由于他们的条件并不好,家里条件也不宽裕,付出高额彩礼后,家里境况就每况愈下了。而且这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促成的包办婚姻中,虽然当事人往往会委曲求全,但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婚姻往往不会幸福。今年43岁的Ligang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我们家庭条件差,我自己长得也不是很好看(个子矮,胖),当时很难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后来经亲戚和媒人介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答应嫁过来的,彩礼钱又要得非常高。但为了能让我有个家庭,爸妈还是东拼西凑的把彩礼钱凑齐了。我不忍心再让父母帮我还债,婚后就承担起了还债的责任,生活拮据了五六年,卖力的在工地上干活,才终于还清了债务。”

由此可见,彩礼的多少也和婚恋的方式有关。

1.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经济也有了飞速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人进城务工,有了新的工作,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照顾,农村居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2.传统社会中男女婚姻结合讲求“门当户对”,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门当户对”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当今社会中男多女少,这决定着女性在婚姻选择上权利加大。另一方面,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的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女性在婚姻选择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加。现代的女性更有可能通过婚姻结合的途径升高到不同的社会阶层。这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女性一般都会找比自身能力强的男性为伴。而女方家庭往往是把彩礼看成一个男性能力的指标。

3.舆论压力造成了彩礼的不断上升,村庄舆论有着非同寻常的规模,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在大路边上围成圈子,议论别人家里发生的事情。结婚送彩礼自然是村里的大事,每家嫁娶所花费的金额村民们都会通过闲聊来了解。这样一来,大家都会了解到现在彩礼的“行情”,男女双方在谈论彩礼问题前也都对这一“约定俗成”的彩礼数额心知肚明。主要舆论的走向是人们对支付高额彩礼和举办风光婚礼的羡慕,以及对“一毛不拔”的彩礼支付数额较低者的嘲笑。这种中国人典型的“要面子”想法是村民的普遍心态。而这种心态反映在消费行为上,就会形成攀比心理。在村子内部强大的舆论下,老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儿子的婚礼办得体面上档次,而年轻一代也有这种攀比心理,希望自己的彩礼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于是为了攀比,农民之间互相竞争,为了彩礼可以节衣缩食,缩减生产开支,甚至不惜借债。

4.人口的流动和青年外出打工导致女子外嫁到城市的情况日益明显。而男性由于自身条件不好很难有女子愿意嫁到农村,而在城市买房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就导致原本就多的男性更加难找对象,由此引发的女性供不应求现象也是导致彩礼不断上涨的原因。 下表了显示改革开放后G村女子远嫁的地域及人数。 资料来源: G村村委会计划生育统计资料,其中不包括通过考取大学等方式迁

5.传统文化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从历史来看,我国自古以来的婚姻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礼、聘金的习俗。彩礼从西周开始以国家法的形式而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末。它伴随着婚姻的发展而同时出现,是婚礼的程序之一。现今社会彩礼依然是婚姻必不可少的程序。 6.农村的地方性共识。在中国广大农村,以传宗接代为核心已经成为农民本体性价值,也就是农民只有为儿子完成了婚事,抱上孙子,对上才对得起祖宗,对下才对得起子孙后代,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获得人生意义。如河南农村的规矩,做父母的一定要将媳妇娶到家并看到孙子出世,才算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务。以传宗接代为核心的这种农民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农村的地方性共识。因此一旦家中有儿子,父母从他出生时就要为他将来娶媳妇准备高额彩礼和建房费用而操心。在农村如果父母不能建一栋体面的房子,无法支付女性索要的高额彩礼,那么自己的儿子就很有可能会被排斥于婚姻市场之外,最后沦为光棍。为了降低儿子在婚姻市场成为光棍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男方家在订婚过程中都愿意答应女方家提出高额彩礼的要求。 彩礼的性质和功能:

性质: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彩礼最初的功能是崇尚礼仪,以礼的形式来维持和规范婚姻秩序,并非是以索取高额财物为目的。但由于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因而把嫁女儿视为劳动力转移或妇女权利让渡。而男方家娶媳妇,本身就意味着家庭成员增多,劳动力增加。因此,男方家必须以一定的财物来弥补女方家的损失。这样的彩礼性质是男方、女方家庭之间的财富转移。在当下中国农村婚姻中,彩礼的内涵、性质、功能都发生了异化,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彩礼礼节性的范畴。随着高额彩礼婚姻的出现,彩礼原始的偿付功能和资助功能也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是工具性和剥削性。彩礼的性质也发生了巨变,它不再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财富资助、财富转移,而变成了农村子代剥削父代、兄弟剥削姐妹、城镇剥削农村的一种新迹象。

功能:1.彩礼是男方家对女方家劳动力丧失的一种经济补偿。既是感谢女方家的养育之恩,又标志女性的权力在家庭之间的转换。女方家长把女儿的权力让渡给男方家庭,男方家则以物质或货币的形式向女方家偿付养育之恩并通过财物的补偿以显示获得权力让渡的合法性。据调查的人群统计,68.7%的人认为索要彩礼是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补偿。在问及“礼钱应该干什么”时,仅有24.8%的人认为应该给女儿陪嫁,有75.2%的人认为应该给女方父母补贴家里生活,供兄弟姐妹上学,给兄弟娶媳妇,给女方父母养老等。

2.彩礼具有婚姻文化意义。它是作为一种婚姻行为规范从而成为该地婚姻文化模式的组成部分被农民接受的。

3. 婚姻的稳定器:为了使这种婚姻的契约关系得到维持和固化,人们便创造了一些保障措施,典型的就是通过订亲仪式,向人们通报这门亲事,将婚姻契约关系扩大到两个家庭、家族,甚至邻里和乡里,使人们对这门亲事进行无形的监督。社会舆论虽然强大,但如果当事人对此毫不介意,则舆论是不起作用的。但彩礼施行之后,情况变得不同了,虚晃的形式背后涉入了更多实际的物质内容。彩礼的涉入在物质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约关系,在无形中成了婚姻的稳定器。 4.凝聚功能

彩礼确定仪式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在日常生活中,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大多是个人性的,然而,集体的活动对于增强家族凝聚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农村中,家族集体活动一般是本家族的一些大事件活动,比如:婚丧嫁娶、一年一度的家族年饭等等。彩礼确定仪式也是其中之一,在商讨完彩礼之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决定家族的一些事情。因此,彩礼确定仪式为家族成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大家在交流思想感情中,家族成员的认同感不断得到培养和加强。借助彩礼确定仪式也可以化解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使家族内部各成员和睦相处。 例如Zhaoyang的父亲和叔叔因锁事发生矛盾,家族、邻里的调节都无济于事。在Zhaoyang研究彩礼时,家族其他成员拒绝参加研礼,原因是Zhaoyang的叔叔未被邀请。Zhaoyang的父亲只好先向其叔叔认错,家族成员也从中调节,从而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彩礼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

1.高额彩礼带来的沉重负担

从调查中可以得知,彩礼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据调查,当地普通家庭平均一年的收入在七八千左右,除去基本开销后几乎所剩无几。所以,儿子结一次婚就很有可能要折腾完父母的所有存款,如果该户人家还有两个以上的儿子,彩礼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基本上都要靠借债来满足女方的彩礼要求,一般家庭就要还好几年的债,严重的则直接致贫。

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当地人都默认一个现状,那就是:彩礼不涉及儿女,都是由父母承担,债也是由父母背。儿子是否帮助还钱只是“良心”上的问题。在对七户当地近十年结婚家庭的调查发现,只有一户人家付出了五千元,相对较少的彩礼,其他六户家庭的彩礼数额都超过了三万元,其中有五户家庭目前仍然欠债。在访问中还了解到有一户人家是因为直接付出了十三万彩礼而直接致贫。由于这户人家本身情况就不太好,付出的十三万彩礼导致该家庭负债累累,只好搬离此地,全家进城打工还债,所以无法获得其欠债数额。

2.彩礼造成了代际间的剥削和家庭内部的权利结构变化

在 G村,彩礼主要由男方父母的钱、男方自己打工挣的钱和亲朋好友的钱组成。其中,父母的钱和亲朋好友的钱占到一半以上,且亲朋好友的钱由父母和新婚夫妇共同偿还,甚至有的时候是父母全部偿还。这种情况导致了父辈在资助新婚夫妇的同时,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间接导致了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父母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婚姻而降低一个层次,而新婚夫妇却可以积累起自己的一笔小财富。

例如:Lijianqiang有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且和他分家单过了,他暂时住在大儿子家。这是个不太大但很整洁的院子,种着些蔬菜和花草。Lijianqiang单独住在一个农村俗称的“配房”里,屋子里摆设简单的有些简陋,桌子上摆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Lijianqiang说这是儿子不要了给的;一张大铁床,床上的铺盖已经很旧了;还有老大妈结婚时陪嫁的一个大箱子。他说这就是老俩口所有的财产。儿媳妇就住在那五间宽敞明亮正房里,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壁画,房子大客厅放着沙发、洗衣机、冰箱、摩托车、电动车、高档的组合柜。进入卧室,则有梳妆台,茶几,空调;宽大的木质床上放着崭新的被褥,除此之外,屋里还有一台 25 村的电视和一台电脑。 而所有的这些都是Lijianqiang用自己的积蓄来帮助他们建立的,但是他却几乎没有享有这一切的权利。他们打工赚的钱也全部用来还债了。

这也是造成父辈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乡村,父辈只有帮助孩子成家才算完成了人生中的任务,在村里才能抬起头来。在乡村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父辈被围困于这样的结构中,子辈则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这种剥削,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另一方面,子辈脱离原来的家庭成立新的家庭,父母则跟着孩子过,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处所,从一家之主变为旁观者。无论是居住条件、生活质量都不如子辈,父辈从原来的家庭上层地位滑落到底层,成为弱势的一方,伴随这一事实的还有父辈家庭事务决策权的衰落,这些都表明婚后家庭内部代际之间权利结构的变化。

3.女儿往往成为彩礼习俗下的受害者

高额彩礼让家长不能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不得不以女儿作为牺牲品。家长为了凑足儿子成家时所需要的高额彩礼,为了保证儿子这一代香火延续,家长往往就过早的给女儿找亲家,女儿早婚现象很普遍。在G村,年龄在30~45岁之间的人一般都有兄弟姐妹五六个,很多家长把出嫁女儿所获取的高额彩礼留给儿子娶媳妇时作“二次彩礼”使用。44岁的Guoyan说:“当时她们家一共四个兄弟,三个姐妹,为了支付哥哥们的彩礼,17岁那年他就被父母介绍出嫁了。” 4彩礼可能造成农村女性权力的缺失

在中国乡土社会里,由于女方家庭嫁女儿意味着一个劳动力丧失或女儿权利让渡给男方家,女方家向男方家索要一点彩礼来偿付女方家长转移女儿劳动力的养育之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情合理的。但一直以来彩礼被扭曲为是“卖女儿钱”或女儿“身价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女儿在婆家的地位是极低的。如果女儿伺候不好婆家老小,婆婆就抬出彩礼作为“武器”对女儿进行人格侮辱。例如婆婆会说:“你是我花钱买来的,你就应该好好伺候我家老小”,极端者甚至会对媳妇实施身体暴力。

5.高额彩礼引发的酒席盛行

由于彩礼的不断上涨,婚宴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礼金也不断增加。今年62岁的Guojiang说::“他结婚的时候礼金就是一些布料或者米面鸡蛋,他儿子结婚时参加婚宴的普通朋友礼金已涨到50元,亲属要100元。而现在结婚普通朋友要100元,亲属要200到500不等。”礼金的不断上涨也导致承办酒席的次数增多。一家承办酒席次数越多,就能得到更多的礼金。这样造成另一个问题,一些家庭因为儿子女儿还很小,远远达不到结婚的年龄,但由于村里的人际关系及亲友关系,朋友亲戚家有婚事都得去送礼金捧场。这样一来造成了这些家庭心里的不平衡,觉得自己儿子结婚还要十来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都是白白送礼。于是一些家庭就通过其他理由举办酒席,最典型的就是搬家,也就是所谓的乔迁之喜,通过举办酒席收回大部分送出去的礼金。这样循环就造成了只要家里有个能说的过去的大事儿,都要举办酒席宴请宾客收取礼金。这样不仅造成了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也没有为家庭带来多少收入。单纯的转变为礼金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流动。各时期G村婚宴所需物资、现金开支情况

6,影响婚后的家庭幸福

高额财力使婚姻增加了更多的物质成分,使人们在选择对象时对对方家境和经济条件的重视不断强化,而忽略了对对方人品,情感和婚后家庭的考虑。从而影响到家庭婚后的生活质量。据已经离婚的Guomeiyu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是经人介绍的,就见过几面而已,有了好感后看对方给的彩礼也很高就嫁了。可是结婚后慢慢的就发现他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不爱干活,还爱抽烟赌博喝酒。更可恨的是每次喝完酒就发酒疯,就砸东西,骂我,有时候还打我。后来出去打工,每年挣的钱都不够他赌博,他爸他哥都说他也死不悔改。唉,想想就可恨,后来实在是没法过了,就离了。”

7.彩礼片面的影响到农村孩子的教育水平

在大部分农村人的眼中,女儿是早晚都要被嫁出去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比较浓厚,他们认为再上大学深造是浪费资源。所以一般女孩儿上到高中就辍学打工,给家里补贴几年就出嫁了。男孩儿由于要承担过重的彩礼,所以如果不是成绩特别优秀,家里也是不支持上大学的,男孩儿就上中专,技校的比较多。这就造成了农村教育水平持续低下。根据正在上大学的Lishuqi,Guotian 说:“他们俩都是从小学习特别好的,考的大学也都是211,985,家里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是有希望的的,就继续供他们上学。可是当初和他们一起上小学初中的同龄人大部分都辍学了,有的已结婚生孩子了,有的在外打工家里也不停的给物色对象。”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上大学时,Guotian 说:“其实这是家庭和个人两方面的原因。家里本来就没太指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因此从小对教育方面没有严格的教育和过多的投资,而且孩子也不是那么热爱学习,看着村里人出去打工每年也都能挣几万块钱回来,心里也有迫切挣钱的想法。再加上成绩不怎么样,自己也就放弃了深造的念头。”

8.有可能造成彩礼纠纷

由于彩礼普遍存在,且彩礼一般是在没结婚前给的,若最后婚姻解除,则双方需要处理彩礼钱的返还问题。G村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一方提出退婚,对方在经济方面就可以提出要求。因此围绕彩礼是否返还,返还多少,什么时间还清等问题,双方经常会产生矛盾。由于法律在彩礼返还问题上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彩礼纠纷往往由双方家庭协商解决或由村里有威望的人调节,如果达不成共识,可能会造成吵架,甚至报复行为。说:“当初Zhanghong的儿子和村里的Lizhengqi的女儿经媒人介绍本来要结成一对儿的,可是就在Zhanghong家彩礼钱付都付了了,基本订下来后,快要举办婚宴的时候Lizhengqi的女儿又不同意了,说在外打工时认识的有人了。当时可是闹起了不少风波,Lizhengqi当时也很生气,说给他丢人,还非要逼着女儿嫁了,当时她女儿是寻死觅活的,Lizhengqi也没办法了,之后提出退婚。本来Lizhengqi打算彩礼钱都给人家退回去的,可他媳妇儿是村里有名的不讲理,看着到手的几万块钱要拱手给人,不依不饶,Zhanghong家怎肯罢休,就大吵了一架,后来还是经村长调解才算过去了,不过现在这两家呀是结成对头了,谁见面了都当不认识。”

用经济学眼光看婚姻彩礼问题:

1.人门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要想获得一份满意的婚姻,找到一个心仪的对象,就不得不付出一定的彩礼钱。期间就面临是否支付高额彩礼与是否放弃这门亲事的权衡取舍。最终选择付出彩礼是因为彩礼的成本可以使付出者得到一份婚姻,组建一个家庭。

2.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人, 在现有条件下会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一行为。虽然结婚男方要支付高额的彩礼,但给男方带来的边际利益是大于男方的边际成本的。男方结婚后的收益主要有:①组建了一个新家庭②可以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③为家庭增加了一个新的劳动力 ④ 家庭势力的扩大, 扩大了亲族势力。明显结婚后的边际收益大于付出的彩礼成本,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男方往往愿意支付高额彩礼。

3.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场交易,那么彩礼就是由女方定价,男方购买,通过贸易使女方家庭得到经济上的补偿,男方家庭获得2中提到的收益,男女双方还共同获益了一份爱情。因此男女双方通过婚姻状况都变好了。

4.供求关系:

农村一般是男性多于女性,因此男性需求大于女性的供给。需求大于供给时,物价上涨。如图:

S0代表打工潮未兴起时的农村女性供给曲线,D0代表同时期男性需求曲线,假定此时的均衡价格P0即为当时彩礼的价格。随着打工潮的兴起,G村一些女性在外面谈婚论嫁,这给原本女性就少的G村带来了影响,女性供给减少,假定为S1曲线,与此同时也客观上促使男性的需求增大,假定D1为变动后的需求曲线,此时均衡价格P1即为现在彩礼的价格。很明显可以看到,彩礼的价格是上升的。

5.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的作用是减少经济主体的决策风险和失误,从而提高他的预期收益。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由于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农村中大多数对 象都是经亲戚或者媒人介绍,然后看有好感就结婚了。男女双方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恋爱阶段,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在农村女性的经济不独立,使其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媒婆和亲戚为了尽量撮合成这门亲事,往往只说男方好的方面,女方只能片面了解男性的状况。对男性的人品,性格都不能很深入的了解,因此婚后男性的品行以及对女性的关怀程度都是女性在婚前必须要考虑到的。而这些又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弥补这可能造成的损失.女性在婚前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是非常明智的。而且彩礼本身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促使了交易的达成. 即婚姻关系的确立。

6.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指博弈双方能够谈判并且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策略行为的契约的博弈,很显然,在彩礼问题上,假设男方家庭和女方家庭就是博弈双方的话,他们之间的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则博弈双方都有两个策略可供选择:

所出彩礼额高于正常水平、和低于正常水平。其中正常水平是指当前社会 被大家广泛接受的彩礼的正常数额。

如果男方家庭所出彩礼金额高于或等于女方家庭, 双方则可以达成一致意见, 婚姻缔结不会因彩礼问题失败; 如果彩礼金额低于女方家庭, 则相反。如果男方家庭所出彩礼金额高于女方家庭, 则依男方家庭所出金额支付。因为在现实中, 男方家庭所支付彩礼金额如果低于女方家庭心理数值, 女方家庭会拒绝; 但如果高于这一数值, 女方家庭一般不会提出相反意见。现在假设男女双方提出的彩礼额都高于正常水平,则婚姻成功的机会男方为6,女方为8;男高(高于正常水平)女低(低于正常水平),男10,女10;男低女高,男0,女0;男低女低,男

由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感悟生活。

总结: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但不可置疑的是,在当代中国它是作为一种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不相协调的,轻者来讲它将影响到婚后的幸福和家庭的美满,重者来讲它可能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机制和措施,对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中彩礼之风盛行的现象进行有效的介入和干涉,以期扭转这种不良习气,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些具体的介入机制中,首先也是根本的是提高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增强其自助能力,因为只有广大妇女在经济利益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有了固定的收入,才能使她们摆脱对男性的依赖,不再依靠男性的经济收入去生活,才能使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彩礼丧失存在的理由;其次,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妇联组织,要充分利用农村公开活动如农贸集市的机会,大力宣传新的婚姻法和婚恋观念,大搞移风易俗运动,提倡恋爱婚,取缔包办婚,对于各种媒人介绍的婚姻给予有效的指导,使各种不良婚姻习俗无所遁形;再次,农村社区要经常性的组织一些联谊和娱乐活动,为农村异性青年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和了解的机会,使她们在互相接触中,自由交往、自由恋爱。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二: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社会价值体系、文体传统受到现代性的强烈冲击。中国农村在融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行列中,是否也经历着传统与现在的断裂?农民的自身生活又有怎样的行动逻辑?本文以社会资本视角为切入点,以农村婚嫁为载体,试图分析差序格局的模式中,农村社会如何连接传统与现代。婚姻是社会得以延续的纽带,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婚嫁在农村社会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因此在婚嫁中所进行的仪式也最能体现传统至现代的演变。

社会资本是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从新经济社会学中演化出来的最具影响力和潜质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资本在农村婚嫁中的体现。以豫东南李村婚嫁习俗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在婚姻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形成、转移以及整合农村社会关系的作用。豫东南李村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李村独特的风俗习惯。李村融合了三省人民的秉性:有河南人的忠诚厚道,有安徽人的勇敢勤劳,还有湖北人的精打细算。李村是深山区,地少山多,地里刨食永远实现不了致富的梦想。生活中稍稍大点的事情就会让清贫的家庭蒙上贫困的阴影,因此独特的环境培育了他们学会了互相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抵抗生活给予的无奈。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社会保障缺失的情况下,家庭保障是普遍形式。“养儿防老,女儿终是外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经济文化落后、思想观念保守的地区更甚。男婚女嫁仍然是普遍接受的社会习俗。李村也不例外,在婚姻缔结过程中男女比方需要进行一些仪式,如“见面”、送彩礼、收贺礼等。这些仪式中体现着人力资本的转移、补偿和社会资本的获得过程。

这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维系靠婚姻这个纽带,虽然李村中婚姻仍被看作是传宗接代、维系家庭传递的工具,但婚姻所联接的社会关系是李村生活中最主要的关系网络,是李村社会主要的交往圈,这种关系持续时间长,至少是两代人。李村婚嫁活动就体现出这个网络的建立,婚嫁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换”过程: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交换、社会资本的交换。双方都有失有得,最后达成一个双赢过程,建立持久可靠的关系网络。

在李村婚嫁中,男方的彩礼是必可少的。彩礼分为“见面钱”和结婚前送的彩礼。“见面钱”指男女双方第一次正式见面时,男方若是看中女方会送出一笔“见面钱”,女方若是看中男方就会接受这笔“见面钱”。这是婚嫁仪式的开始。表示男女双方有意缔结婚姻。然后会经过一个阶段,大约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男方会提出结婚,仍要送往女方一笔彩礼钱,这笔彩礼主要用于结婚时置办嫁妆。嫁妆由女方置办,结婚时送往男方。彩礼的多少表现的是男方在当地社会地位高低以及对女方的重视程度。彩礼多一方面展现的是男方在当地社会很有地位(尤其是经济地位),不吝啬,通情达礼,能为对方考虑。另一方面彩礼多会让男方在当地有面子,得到更多的赞誉,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即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提高会让他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扩大,有转化为经济资本或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对男方来说,送彩礼其实就是以经济资本换取社会资本的一个过程。女方要彩礼,一方面是部分弥补养育女儿耗费的成本,另一方面彩礼的多少是对女方拥有多少社会资本的一个衡量,彩礼高证明女方社会地位高,在当地有声望,有面子,拥有较高的社会资本,反之则是对她在当地在位的不认可。李村婚姻缔结一般都遵循门当户对,彩礼的多少和男方家庭经济实力成正比,一般不会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在家庭承受范围内,彩礼多少就反映出双方社会资本的多寡,因为彩礼的多少应和家庭在当地的影响力相吻合。不过有些农村地区结婚女方蛮天要价,出现因结婚致贫、返贫现象是个例外。当双方缔结婚姻时,意味着人力资本转移和更高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两个家庭由弱关系变为强关系,成为亲属,交往会变得频繁,双方都会互相信任,对对方的期望会变高,双方社会资本都会增加。

李村结婚时的贺礼收入也是对家庭社会资本的检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中,处于“水纹”中心的人送贺礼多,然后往外依次递减,直至为零。拥有社会资本多的家庭,水纹向外的辐射能力就强,对外影响力大,社会资源丰富,来送贺礼的人自然会多,婚礼规模就大;反之,则送贺礼的人较少,婚礼规模较小。李村是社会保障比较缺乏,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村社区。贺礼实质反映的是农村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具有无息借贷的性质,是农村集体解决大问题的共同努力,共同抵御风险的合作方式,它是一个社会资源的动员过程。有多少人来分担这个风险、来共同参与解决大问题反映出这个家庭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婚嫁是李村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单个家庭解决问题能力有限,需要动员社会资源。社会资本高,社会资源丰富,婚礼时可利用资金就充足。送多少贺礼一是根据个人家庭富裕程度,二是根据与办事家庭的关系强度。李村这种资金动员方式即是普特南所谓的人们之间的“互惠”行动。当送贺礼的一方有婚丧嫁娶或其他大事时,收贺礼方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或者其它方式的帮助。

贺礼在结婚当天送入,主人会置办酒宴作为感谢。酒宴规模的大小也是对社会资本的一种反应,和贺礼的多少成正比。酒宴也是加强联系的一种方式。送贺礼的人都会被款待一次,这使得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接触的机会,扩大交往的社会网络。李村是半熟人社会,除了亲属关系,其它关系的交往呈现很强的工具性,即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而婚宴交往使得彼此有互相加深了解的机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即获得新的社会资本,新社会资本可以拓展未来社会交往中的资源来源。这种礼尚往来在乡村道德约束和舆论监督下成为李村人们相互默守的准则。

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家庭是农业社会保障的基本单位。李村地处山区,是较为落后的农业村落,单个家庭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借助于集体或团体的力量来应对灾害。随着现代性的倾入,乡土社会家庭呈现原子化,行政区划形成的集体影响力不大,靠行政集体抵御灾害往往是杯水车薪。在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下,李村社会关系主要以亲属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石子激起水纹的中心,是强关系,是农业家庭抵御灾害可以依靠的主要力量。姻亲关系彼此是以互相信任为基础的,有婚姻作为纽带因此比较稳定,这种信任靠的是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是彼此很高的社会资本,调动彼此资源的能力较强。当一方有困难,另一方会毫无顾虑地进行援助,不用考虑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因为他有一个可靠的预期:当自己有困难时,对方也会义无反顾地进行援助。这种预期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靠彼此情感力量的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对外联系扩大,李村婚嫁习俗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婚嫁选择对象方面,男女双方逐渐由关注先赋型社会资本到注重自致型社会资本转变。男女在挑选对象过程中,不把对方的家庭富有程度、个人相貌等先赋性条件作为第一标准,而是将对方的学历、技术水平、性格等自致性因素作为第一参照标准。把对方在未来具有多大的发展潜力视为第一考虑要素,看重其拓展社会资本的能力。择偶观念上把对既有社会资本的拥有转变为对未来社会资本的预期,这是乡村社会婚俗的一大进步。择偶方式上由“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向自由恋爱转变

从宏观上讲,乡村婚嫁习俗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变迁,而是一个乡土社会的社会资本变化过程。在社会保障缺失状况下,单个家庭解决重大问题只能靠自己去动员社会资源。婚嫁活动是乡土社会资本获得与转移载体之一。一次婚嫁活动之所以要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告诉熟人和半熟人社会圈这个家庭面临着单个家庭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需要动员社会资源力量。彼此在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中又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新的社会资本,用来下次共同解决单个家庭无法解决的问题。乡土社会虽然以亲属关系为主要社会关系,但其它社会关系在共同解决大问题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小区域社会联系得到加强,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扩大,有利于家庭社会保障和乡村社会稳定。

关于农村彩礼情况的调查报告篇三:

关于“__镇婚嫁彩礼情况”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这是对咱们镇当前彩礼情况的一份调查问卷,麻烦您花费几分钟时间如实填写一下,感激不尽!

请您在所选答案选项前的“□”内打“√”:

1. 您的年龄是_______岁;

2.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3. 您的家庭住址是:

□康村 □毛庙村 □马店村 □姜店村 □大李庄村

4. 您的学历是: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学及以上 □不方便透露

5.您的婚姻状态是:

□暂不打算结婚 □相亲(恋爱)中 □已婚 □不方便透露

6.您的家庭年收入是:

□不足1万 □1万-3万 □3万-5万 □5万-10万 □不方便透露

7.您是否赞成结婚收取彩礼?

□赞成 □不赞成 □不知道

8.您对咱们镇当前的彩礼情况有何看法?

□偏高 □可以接受 □有点低 □多少无所谓 □不了解

9.您认为造成咱们镇彩礼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传统习俗 □攀比心理 □法律问题 □思想问题 □不知道

10.如果您遇到彩礼纠纷问题该如何解决?

□以感情为主 □不同意这门亲事 □双方沟通 □不知道 感谢您的配合,祝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6 22:06

谈婚嫁娶应当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你情我愿共组新的家庭,双方共同努力共创幸福未来,听上去是不是很幸福,很有希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一些地区,婚姻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婚姻已经变成了一桩桩“金钱交易”,在其中只能够看见物质的比拼,从未还有爱情的存在,据新华社调查,一些农村娶媳妇要百万,“天价彩礼”背后究竟折射出了哪些问题?在我看来,天价彩礼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蛮多的,首先便是其背后的本质,那便是男多女少。

对此,或许每个人的内心都知晓,也正是因为国内男女比例的微微失调,才为彩礼逐渐升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男多女少的背景下,女方有着更多的话语权,能够提更多的条件,如果男方给予的彩礼不够,女方便可以找寻另外一家,这便促进了高彩礼的到来。注重男方的条件固然没错,但高价彩礼让得家庭望而却步,甚至是负债累累,这样背景下的婚姻真的还有幸福吗?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后辈们的幸福,这样的做法真的可取吗?

折射出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乡村文明、乡村思想正在向一个不健康的方向走去,事实上,高彩礼在国内诸多地方都有过出现,但根据数据来看,高彩礼更多的地方还是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按理说,农村地区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为何高彩礼反而盛行呢?这确实有点让人想不明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农村地区的风气已经逐渐被带坏,农村老百姓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太过于注重物质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高彩礼的行为应当受到遏制,这不仅带坏了民风民气,而且还让得婚姻失去了太多了真诚与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6 23:24

有很多的问题,例如部分地区不良的风俗,攀比,虚荣心作祟,炒作等等。反映出了很多人的思想腐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00:59

天价彩礼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主要有很多农村地区彩礼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造成很多家庭相互攀比,造成农村结婚压力负担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02:50

折射出在中国农村的很多地方还是非常贫穷的,所以对于结婚的大事,自然是彩礼越多才显得双方有面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04:58

可以看出现在的人们已经把彩礼当成一个交易,而且并不考虑女生的幸福,只想着以此能够赚一笔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07:23

娶妻天价彩礼之不良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坚决铲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7 10:04

嫌贫爱富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网上订酒店哪个网好 经常听了歌就使劲摇头,长期会对大脑有什么影响吗 携程有什么优点 吉娃娃幼犬多少钱一只吉娃娃犬多少钱一只黑龙江省那有卖 吉娃娃现在多少钱一只? 预防中风的小动作有哪些呢? 京巴,吉娃娃,这类小型宠物狗大概多少钱? 摇头时颈椎有响声 旅行社怎么和携程合作推广旅游线路 不是纯种的吉娃娃狗狗能卖多少钱呢 农村彩礼问题引发的思考 - 信息提示 立德做人立志学技作文 关于“立德”的作文? 立德树人作文1000字怎么写 立志立德立业的800字的论文 关于以德树人为题材的800字作文 题目自拟 紧急用 感谢! 诚信立德,廉洁立身800字作文 以《回归传统文化,寻找立德之本》为题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怎样写 以立德和成才为话题作文 作文 立德与立业 800字 作文 养正立德 800字 已婚女人梦到和男同学约会? 非正常死亡人的灵魂变成孤魂野鬼,那谁来掌管这些在人间飘荡的孤魂野鬼呢? 如果我不结婚不生子,突然去世,我会不会成为孤魂野鬼? 好想知道人死了以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自杀就上不了天堂下不了地狱在中间做孤魂野鬼? 手机卡被锁了,而且输密码超过十次了,如何解锁? 什么叫孤魂野鬼 我平时看电影都是在网页上看的,很少用播放器,请问电脑还需不需要装视频播放器? 什么样的人死后会成为孤魂野鬼? 我的右胳膊肘不干活不疼,一干活就酸痛怎么回事,贴了一贴膏药也不热怎么回事? 写一份关于农村婚丧嫁娶消费及反思的实践报告 我干活累的胳膊肘疼,怎么办 对于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农民也有诉不完的苦水。其中的客观原因你知道多少? 彩礼问题的深层原因 胳膊肘疼是怎么回事! 对于农村彩礼持续升高的现象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农村彩礼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呢? 用力过度,胳膊肘一转一用力就疼,是怎么回事18岁男 - 信息提示 长沙市工会服务卡可以做什么用? 为什么我用QQ音乐听歌,QQ上却没有显示? 农村彩礼问题明显,在你看来,彩礼有没有必要给? 河北工会会员卡的提供河北总工会非工伤意外险的免费保障具体是什么意 委员建议遏制农村天价彩礼陋习,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彩礼风气? 农村结婚彩礼要的高,婚后会出现哪些问题? 对农村结婚要彩礼您怎么看呢? 对于农村“天价彩礼”的现象,你抱有怎样的看法? 面对如今农村的天价彩礼,你怎么看? 现在农村结婚的彩礼疯狂上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