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3: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1:19
宋潜溪(宋濂)临财廉,尝大书于门曰:‘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君子以为名言。权要非其人,虽置金满橐,一字不肯,纵与之,亦不受馈。日本使奉敕请文,以百金为献,先生却不受。上以问先生,先生对曰:‘天朝侍从之臣而受小夷金,非所以崇国体也。
宋潜溪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有修养的人把这句话当成名言。掌权的官吏如果潜溪不喜欢那个人,即使拿一满袋子黄金,只要谈论中有一点矛盾,即使把钱送给潜溪,他也不接受。小日本的使臣奉旨向潜溪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潜溪推辞而不接受。皇帝问他这件事,潜溪回答说:“大国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家形象的做法。”
1、宋濂(1310年11月4日[1]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2、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3、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