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2: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32
读书的意义,在许多读书人,是一直都想弄明白的事。或者说对于大部分渴求知识的人,这个命题的重要程度,不下于哲学的最高命题“世界的存在”问题。
读书,就是许多人留给自己的那一个世界。
或许因为时代的快餐化,我们已经很少有可以专门用来读书的时间。但不可否认,我们获取知识的脚步从未停下,比如正在逛头条,然后看见这篇文章的你。
自遥远的殷商时期,先民将甲骨文刻在龟甲上,而后经历竹简、绢帛、纸张,直到现在文字的数字化。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多样化,早已不局限于书本。但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播。
随着越来越多知识应用的出现,比如较为垂直的:豆瓣、知乎、分答.......寻求多元化的:头条、微博、公众号......读书,或者说寻求知识,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一大问题就是,读了许多书和文章,也看了不知凡几的电影、电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遗忘往往成为了它们最后的归属。
那么我们如此渴望的寻求知识又有什么意义,还是说真的是“读书无用”吗。
当然不会,比如摆在眼前的一个作用,那就是和那些每天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傻子划清界限。
一个小故事
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天真地歪着头问爷爷:爷爷,我看你每天都读那本厚厚的圣经,您记得住多少呢?如果反正都要忘记书中的内容,你为什么还看?爷爷慈爱地笑着说:乖孩子,去把装煤的竹篮拿来。孙子很疑惑,但还是拿来了脏兮兮满是煤渣的竹篮。爷爷又发话了:去拿这个篮子在河里打点水上来。孙子更加疑惑了,但还是照做了。很明显,竹篮是没办法装水的。孙子气恼地跑回来:爷爷,您到底要我干什么?爷爷说:你再去试试。就这样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爷爷这才笑着对恼怒的孙子说:孩子你再看看竹篮,还是之前的竹篮吗?孙子愣住了。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现在已经焕然一新。
爷爷这才说到:读书的过程就像是用这个竹篮打水一样。虽然清水都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看我们什么都没得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至少篮子干净了。
除去那些“厚积薄发”、“潜移默化”、“似曾相识”,将飘忽的修辞都剥除之后。
读书,更多地是给你一个角度。现实中,我们可以看见2017年的故事,不停的往前推,从史书的只鳞片甲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一些公元前2017年的故事。但2017万年前的故事我们就只能从书中去看见,或许不一定真实,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视角。
比如读过许多书的人,看见这种批发式的谣言,大部分第一反应是“mdzz”,而不是“真的啊,好危险,先转发下朋友圈,”
知识,哪怕是知识的幻影,也会成为你的铠甲,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
最后
“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