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9:5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25 08:30
幼儿培训的特点包括: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开展特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儿童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它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青春期到来以前的未成年人被称为儿童或少年,他们在思想、性格、智力、体魄等方面的可塑儿童教育性很强。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在古代社会中,教育儿童的职能主要是由家庭承担的。近代的儿童教育有逐渐社会化的趋势,许多国家对学龄儿童都实行了义务教育的制度。但是,家庭教育仍然十分重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5 05:38
1、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
幼儿去幼儿园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幼儿园或托儿所。
如今我国仍然是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家长送幼儿去幼儿园不具有强制性,时间安排也相对灵活,所以学前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非义务性。
2、学前教育保教结合
学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而旺盛的阶段,也是身体各种器官、各个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完善的时期。
因此,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要特别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老师的保教结合,强调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寓教于养,在保育中对幼儿实施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掺杂着保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3、学前教育的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并且要促使其茁壮成长。
在学前教育阶段,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标。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具有启蒙性;学前儿童自由地游戏玩耍,甚至进餐、午睡、穿衣等都是结合他们的生活在学前教育机构的一日活动来安排的,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4、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欠缺,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进行感知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通过具体形象思维,学前儿童只有通过感官和动作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理解它们。
扩展资料:
一是各级**高度重视,党政领导亲自抓,切实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多措并举加强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保障。
三是落实*投入责任,研究制定了加大财政投入的多种措施,加大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力度。四是普遍建立了学前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
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85%;毕业生规模约在0.5万人次至1万人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5 06:56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在活动之前要经过缜密的筹划,而不能偶发和随机的。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依据教育的目标、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订本次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制订好完整的教学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或更改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讲,是教师事先制订好的。
数学活动实例
活动名称
双条件家族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周围环境中事物的形状和数量。
2.学会概括图形的某两个特征并按物体的这两个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室中的物品。
2.交通工具图片。
3.幼儿练习卡。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问幼儿这些图片可以怎样分?每一种分法分出来的交通工具都可以成为一个家族,如2个轮子的家族、4个轮子的家族、动物交通工具家族等。
2.举例说明两个条件的意思,如轮子和颜色、车门和轮子等都算是两个条件,让幼儿理解按两个特征分类的意思。
3.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既是红色又是圆形的东西(如插片、苹果、图形卡片等)。
4.请幼儿看幼儿练习卡,想一想这些卡可以怎样分(如分成动物家族、4只脚家族、2只脚家族等)。
5.请幼儿找一找哪些既是2只脚又是动物的卡片,并将符合条件的卡片圈起来。
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数学教学活动计划,是让幼儿感知逻辑关系,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一个教育活动。分类就是把相同属性的东西归并在一起。分类可以是单一标准,也可以是多重标准。在师生的互动中,在摆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使幼儿充分感知、体验、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幼儿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物体,关注物体的形状和数量;在活动中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游戏性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做的只是与他们兴趣相投的事情。虽然数学教学活动的计划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事先制订的,但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不够。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将制订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发现积累幼儿的需要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把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一些游戏活动,依据数学教育的目标、要求,改变其规则;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游戏化的情节等,调动幼儿的情感力量,激发和强化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索,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让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小鸡找家”的游戏活动。在活动现场,教师用积木搭了3只小鸡的家,上面分别贴有不同几何图形作为家的标记,教师扮演鸡妈妈,其中一名幼儿扮演狐狸,其余的幼儿带有图形卡片扮演小鸡。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边玩边唱儿歌:
小小鸡,叽叽叽,
尖嘴巴,圆身体。
身上穿着绒毛衣,
爱吃小虫爱吃米。
儿歌唱完后,扮演狐狸的幼儿大声喊:“狐狸来了”。随即,狐狸就开始追捉小鸡。鸡妈妈要求小鸡按自己带的图形卡片分别找家,身上带着什么图形卡片,就找什么图形标志的家,并赶快钻进家里去。如果小鸡躲进家里,狐狸就不能捉了。
游戏结束时,检查一下有没有找错家的小鸡。数一数有几只小鸡找错了家,然后把他们送回家,再数一数狐狸捉到了几只小鸡。
幼儿交换卡片,重复游戏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更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幼儿不仅感知着图形之间的不同,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愿望。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操作性的特点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操作活动中进行的,幼儿只有亲自通过操作、摆弄材料进行探索和体验才能将其掌握。操作活动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应该说,无论是集体活动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幼儿的操作活动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部分。因为,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材料,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材料,并注意以下问题:
(1)尽量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多变化的材料,供幼儿经常、自由地选择和运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2)所提供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便于幼儿操作。
(3)提供数量、形状、时间、空间方位等多项内容的材料,材料要体现数概念的属性特征。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进行个别指导;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在摆弄、拆拼材料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探索。
4.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
幼儿在与物的接触和人的交往中,获得了一些关于数学的感性经验,同时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经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片段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数学经验,并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有关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要使幼儿建构一些初步的数概念,并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给予指导,启发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帮助幼儿归纳、整理零散和无系统的感性经验,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使幼儿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正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无论是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还是小组活动的形式,都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活动进行直接指导,帮助他们获得一些粗浅的、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的形式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对话,可以从同伴中获取相关的经验。
另外,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也比较适应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存在的班级人数较多,各方面条件还不理想的现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25 08:31
幼儿教育活动分为五大领域: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五大领域。
这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管设计哪个领域的活动,设计的活动必须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自己愿意参与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