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4: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6:06
*制度于清朝末年传入中国后,*等级的汉语名称几经变更,我们现在使用的将、校、尉、上、中、少的称谓,是1912年8月才固定下来的,这已经是军官*在中国的*称谓了。
第一代,清*于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另定新军官制事宜》中提出,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八日《陆军军官军佐任职等缓及补官*摘要章程》正式命名。上等军官称都统,中等军官称参领,下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正、副、协*,如正都统、副参领、协军校等。
第二代,辛亥*胜利后不久,南京临时*在《军士*令》中颁行。上等官称将校,中等官称领,次等官称尉,每等分大、中、少*,如中将校、少领、大尉等。
第三代,南京临时*在1912年1月16日颁布的《陆军军官佐士兵等级表》中公布。上等官佐改称将军,中等官佐改称都尉,初等官佐改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如大将军、左都尉、右军校等。
*,北洋*1912年8月19日颁发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中公布。上等官称将官,中等官称校官,初等官称尉官,每等分上、中、少*。这种称谓一直被沿用下来,只是后来在每一等里面的级数上有所增益。如1935年国民*将上将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和*上将。我军实行*制期间,增设了大将、大校和大尉。
此外,20世纪30年代国民*公布《边疆武职人员叙授官衔暂行条例》,为蒙古、康藏、新疆等地的武职人员制定了另外一种衔称。一等官称统,二等官称领,三等官称卫,每等分都、副、协*,如协统、副领、都卫等。
准尉,清*和南京临时*期间称额外军官,北洋*改称准尉后一直未变。
军士,自清*宣统元年九月二十九日《陆军人员补官暂行章程》中设上士、中士、下士衔后,除南京临时*在《军士*令》中一度改军士为“兵目”外,一直被历届*所沿用。
兵,清*于宣统三年二月九日,正式设立正兵、一等兵、二等兵衔。辛亥*后改正兵为上等兵,其余相因不改。我军实行*制早期,设上等兵、列兵两级兵衔。
中国历届*数次命名的上述*汉语称谓,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认为将、校、尉、士等名号,是外来的“国际通用的*名称”,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这些*的汉语称谓,都是以我国古时的职官名称命名的。如前三次命名的都统、将校、参领、都尉、领、军校等名号,均为我国清代以前的官名。现在使用的元帅、将、校、尉、士等名称,则是我国更为古老的职官称谓。
元帅,渊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代有兵马大元帅,元代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以前,军队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天子有六军,每军2500人)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校,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有校尉。
尉,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号地位逐渐下降。明清时的卫士和*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宫中有正尉、副尉。
士,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在军中而以上、中、下士为官秩者。
新中国成立后,*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实行*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中国人民*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制。
1955~1965年,中国人民**制:
元帅:大元帅(未授予),元帅(10人)。
将军: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增设,一般授予副排级干部)。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1988年开始实行的新的*制:
将军:上将,中将(集团军的军长,和各个大军区的司令、政委),少将(一般为集团军的副军长)。
校官:大校(一般是师级干部比如:师长,师政委),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增设,一般授予副排级干部)。
士官:一级士官,二级士官,*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
士兵:上等兵,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