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3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0:47
电影看完,全场*的人已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一个有关爱的故事,一些魔幻主义的手法,一些对于人类*的质问,一些带点色的小段子,几个名角儿的加盟……姜文此次端上台的大餐仿佛一盘毛血旺,有点杂,但嚼劲和口味却还算十足,起码,太阳还不算那么刺眼,一切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姜文还是有野心的。这么多年没有再导电影的姜文,此次出手,不是没有野心的,《太阳照常升起》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一如既往地,他选择了他一直钟爱的*题材,只是里面加入了更多中国的元素,对老外的吸引又是增加了几成筹码,如鱼头的绣花鞋、木头珠子的算盘、乡间的拖拉机……
影片的摄影指导是与伍迪·艾伦合作过的赵非,画面拍得相当精致,好看,色彩绚烂浓烈。比如,影片的一开场便是一双女人光着的脚,光洁玉润,行走在云山雾罩的村子里,极富感官刺激。到了末尾,在戈壁滩上,一列火车驶过,铁轨布满了鲜花,而太阳夺目地升起。
电影里暗含的*讽刺和对现实规则的嘲弄与小人物的悲凉。而我,则认为所以的意义都包含在影片的名字当中--太阳照常升起。无论现实如何理想怎样,人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活着,经历着什么样的命运,是头脑领导肢体还是双脚支配大脑,太阳还是会升起,岁岁朝朝,依旧火红。是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们在分合之间,有凑合过的,有乘世之为的,也有提炼这其中的悲喜拿来做文章的。姜大叔这篇文章还算不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0:48
《太阳照常升起》非常晦涩,非常复杂,根本不属于大众电影。要想掏出几十元人民币,就能获得看大片的享受,那你趁早不要做这个梦了。在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里,姜文讲了四个故事,而且没有用到大家熟悉的叙事手法,更像是一种梦游和幻想的混合体。当过程序员的人就能明白这种痛苦,没有当过程序员但是曾经认真负责抄过作业的人也能明白这种痛苦,程序员的痛苦在于要看别人写的程序,强制自己理解别人的思路。抄作业的人痛苦也在于这里,一旦你试图从解题步骤中看出别人的想法,巨大的痛苦就从天而降。姜文用他的私人手法讲了一个私人故事,把所有的路标和指示都抹掉,然后放在院线里让大家猜谜,作为观众当然痛苦。 如果不是那些超级优质胶片,云南美丽到心碎的风景,以及优美流畅又始终*动不安的音乐,没有多少人能耐着性子从头看到尾,尤其是在两小时里让大脑保持高度紧张,进行高强度的比较和计算,试图找出姜文密码的密匙。我怀疑姜文是为了尽量让电影获得剪刀总局的批准,所以故意选择了这种叙述方式。侃晕了剪刀狂的同时,也侃晕了电影节的评委和现在的观众。说这部片子好懂,那是绝对的谎言。但是,许多人可能对姜文心存宠爱或者惮忌,因此所有的评论到目前看都小心翼翼,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优美而极有内涵的影片。人们说懂或者不懂,真心或者假意。问题是,姜文既然拍得那么晦涩那么寓言,那么大家都可以随意解读啊!如果真的按照姜文所说,内容极为丰富,那么随便找个方向指一下都没有任何问题。影片中既然出现了“路之尽头”,那么可能性就应该是无限的。
在我看来,影片的时间点选择是一种暗示。1958年至1976年,从大跃进开始到十年折腾结束。为什么是1976年,而非1978年,我觉得可以从这里开始解读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1976年有很多人出生,也有很多人去世。在死去的人中,1976年有三个人必然会被载入史册,他们一个姓周,一个姓朱,一个姓毛。如果片中第一段里的疯妈是在1965年不让儿子念书出门,那么我们完全能够理解。而在1976年不让儿子念书出门做工,而且烧掉了父亲的遗物,说明她对现存的世界已经完全失望了,最后的寄望已经打破了。那会是什么?导演如此描写他本人又是持有什么态度?
死掉的是个人,但是结束的是大时代,这就是为什么母亲会在1976年发疯的原因。在1958年,母亲也有一次发作,两次所呼喊的台词是完全一致的:阿廖沙,不要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天一亮他就笑了。1958年的时候,母亲失去了父亲,又在火车上丢失了婴儿,陷于绝对的崩溃状态。因此,从台词上可以看出来,母亲第二次变疯也是因为极度绝望后的崩溃。可以大胆地讲,因为她觉得父亲所在的那个时代终结了,一切已经分崩离析。尽管《太阳照常升起》里面没有出现任何*符号,甚至没有一条标语,没有一台高音喇叭,但是,姜文要说什么是非常清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0:48
《太阳照常升起》的影像和色调异常清晰地衬托出主人公们对于爱欲情仇的纠葛,它的色彩虽然浓烈却不像别的大片中那样空洞,像是有生命一般,让我们看到人在童年时才能看到的景象:鲜艳的花,湛蓝的天,奔腾的流水,层层的田。这像是一种唤起,一种复苏,不仅仅是为了怀念,更是对于纯真的回归。电影中的情感就在这人性的初始时滋长开来,虽然残酷却生气昂昂。这部电影清晰地标明了1976年与1958年。1958年的一段是电影的结尾,理想主义的光辉还未泯灭,两骑骆驼便能承载所有的希望越过千山万水,去寻找失落与梦想。这段山雨欲来的故事被姜文放到结尾,寓意绝不止*一个故事和满足观众情绪这么简单,虽然它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
《太阳照常升起》也是一部地道的姜文电影,他不做武断的结论,却愿意展示自己的想法,让观众自己做判断,这个态度十分难得(对比第五代的*电影)。它不预设苦难与忏悔的前提,而是透过一种个性化的视角,平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里的人和事。它不是借助那个时代里的典型事件(比如遭受*)来表现控诉和苦难,而是通过平凡的人和事,来挖掘属于人性和民族性中的异化与抗争。这便让本片有了书写民族心灵史的气质和高度。而这种气质将会在绚烂过后的影史中显现,我们不妨在热闹之后安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