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亡后十万读书人赴海殉国的出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1:2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投海殉国
说1278年,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在元军势如破竹的大举进犯下,南宋景炎帝(即宋帝昰)在众军臣护卫下,*沿海路退守至湛江市南面的硇洲岛上,时年11岁的景炎帝终因受不住逃亡途中的艰辛和惊吓,于农历四月十五日病逝。两天后,群臣在帝灵前拥立年仅7岁的卫王赵昺继位,并移师到新会崖门出海水道东岸的崖山,建立行朝草市。景炎帝的遗体也随师运到崖山,在崖山择地修筑简陋的永福陵。九月初一,宋景炎帝总算入土为安。
但是景炎帝的皇位继任者宋帝昺可没有那么幸运了。次年二月初六,宋元共20多万大军在崖门展开最后一场惨烈的海战。大战以宋军大败,全军覆没,南宋皇朝灭亡而结束。大战中宋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誓不作元军俘虏而受辱,遂在崖门海中奇石附近,把南宋的金玺印信挂在少帝昺身上,再背负着少帝昺投海殉国。
宋帝昺投海殉国后,据《继世大典序录·政典·征伐》和《续资治通鉴·元记》记载:战后,元军清理现场,有一兵卒从海上战死宋军浮尸上搜刮财物时,从一具身穿黄衣的小尸身上取得一“诏书之宝”的印鉴。元军将领张弘范怀疑小尸身即为宋帝昺,急忙派人再找时已失去踪影。据故老相传,宋帝昺虽然投海而亡,但他毕竟是一位受命于天的皇帝,岂能暴尸海面。其时正当北风劲吹,少帝昺的遗骸随海流向东南方向的深圳漂移,突然一群海鸥飞至,将宋帝昺的遗体严密覆盖,在茫茫大海中没了影迹。自始700多年来,宋朝这个最后的皇帝究竟下落何方?身葬何处?成了历史之谜。
宋帝昺的遗骸被发现
704年后的1983年,奇迹出现了,宋帝昺的陵墓居然被人发现在深圳市南山区的赤湾附近。深圳市*高度重视,派员认真勘查后,把陵墓修葺扩建为占地共1500多平方米的宋帝昺陵园,并在陵园内塑立陆秀夫背负少帝昺蹈海殉国的石雕和史碑,还在墓前矗立2米多高的“大宋祥庆少帝之墓”的墓碑。据深圳市*重修扩建碑记记载:“一九八三年春,我国开发南海油田,赤湾为后勤基地,是时披荆斩棘,宋祥兴帝(即宋帝昺)陵墓赖以发现公布,扩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宋帝昺的遗骸是如何在深圳被发现的,当地民间有如下奇异的传说:南宋末年,深圳蛇口赤湾海边有一座破旧的天后庙,庙中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宋元崖海大战后数天,正在颂经的老僧人突感心血来潮,坐卧不宁,压抑不住便信步走向海滩,举目遥望海面,发现了一群嘎嘎而鸣的海鸥贴水低飞而来,群鸥下面有一物体随波逐渐漂至岸边。老僧趋前仔细一看,那物体竟是一具小童浮尸。浮尸身穿滚花龙袍,眉清目秀,面如冠玉。老僧想起日前听到宋帝昺投海殉国的传闻,于是认定这浮尸必是南宋皇帝赵昺无疑。他连忙把浮尸移上岸,脱下袈裟盖在少帝尸身上。群鸥见少帝遗体已有僧人照料,遂低飞三匝,飘然离去。老少两僧人合力将少帝遗骸移往庙内,并择日郑重其事地将少帝昺葬于天后庙侧的小南山向阳之处。自此,老少两僧日夜轮班守护墓旁,诵经超度。
现在,人们前来祭陵时,见到墓旁的一大一小两棵榕树,认为这是一老一少两位僧人的化身,所以也都在树前上香致祭,以多谢两僧墓葬少帝和守陵之功。
关于宋帝昺陵墓的发现,民间还有以下传奇性的传说:当时在赤湾开发南油后期基地时,13部推土机一起开动,要铲平陵墓所在地的一处荒山野坡。殊料推土机以排山倒海之势铲到陵墓之处时,竟然同时死火,几经检修,只能后退,无法再前行,令人诧异万分。有一司机下车察看,在凸起的一个小山包的乱石中寻获一墓碑,请考古人员检视之,才知道这里正是宋少帝昺皇陵故址。
至于宋帝是否浮尸至深圳,并在深圳赤湾安葬、树碑、建陵等还是一宗历史疑案,有待考证,但遗落于新会和散居于国内及海外的宋皇赵氏后裔,每年均有人前往拜祭,纪念先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2
《宋史》第四十七卷末记述过这个说法,原文是:
“(德佑十六年)二月戊寅朔,世杰部将陈宝降。己卯,都统张达以夜袭大军营,亡失甚众。癸未,有黑气出山西。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世杰以淮兵殊死战。至午潮上,张弘范攻其南,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战。俄有一舟樯旗仆,诸舟之樯旗遂皆仆。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溃,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大军至中军,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其中“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即是。
但也别完全相信这种说法,《宋史》虽然是元人修的,但依据的主要资料毕竟是宋人的记述,有夸大的可能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3
在《宋史》或《宋史纪事本末》有记载。
不是十万读书人赴海殉国。
而是宋朝在崖山附近大海上于蒙古人决战的时候失败了。皇帝和丞相等跳海殉国。十万跟随皇帝的百姓也都跳海殉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3
宋代的知识份子是有骨气的,十万人赴海也许数字是虚的。但历史却是存在。
满清灭亡的时候,可曾听闻那个贝勒王公慷慨殉国?
这就是差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4:54
文天祥是在零丁洋死的,其他人也可能死于此处,零丁洋位于今天的珠江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