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物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16: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34
在中学物理基础知识体系中,物理概念是其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反映了物理事实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然而,有些同学却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把主要精力都用在盲目做题上,其结果是在做题中遇到了很多障碍,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他们总是有一种题目很多,头绪很乱,忙得不可开交的感觉,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怎样来学好物理概念呢?我认为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搞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引入物理概念的物理事实或实验是什么?概念是怎样运用什么思维方法形成的?弄清这些问题,就明确了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和目的性,也即掌握了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课本中的物理概念虽然都经过前人研究,有了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要真正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仍然需要我们经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不能只是记忆一些空洞的词句,不很好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因此,在学习物理概念上,要注意理解形成概念的那些直观材料,要多动脑筋,积极思维,对直观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抓住事物的本质特性。例如,在引入加速度这个概念时,为了便于理解,教材中以直线运动为例,给出直观材料,“汽车开动时,它的速度在几秒内从零增加到几十米每秒。发炮时,炮弹的速度在千分之几秒内就从零增加到几百米每秒”。通过这个直观材料我们看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当速度发生变化时,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不同,其中炮弹速度变化得快,汽车速度变化得慢。因此,为了区分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我们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概念。在这样直观材料基础上的分析和综合,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要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也就要理解物理概念的定义是什么?定义式是什么?决定它大小的条件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否为矢量?
在学习中,我们不但要能够了解定义,熟记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应以定义为基础,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认清概念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注意定义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如;磁通量的变化率不要说成磁通量的变化量,更不能看做是磁通量的大小;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不能说成电荷的周围是电场,因为电荷的周围还可能存在其他物质等等。这都表明理解概念的定义必须确切,要注重科学性。二、注意物理量的本质的理解,如一些以比值定义的物理量:E=F/q中,电场强度并不是由F与q来决定;加速度的定义a=△v/t,它只能反映或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不是由△v与△t而决定的等等。三、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物理上有很多形式相似而本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密切,但又容易被混淆。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电场力与电场强度,电势能与电势,重量与质量等。在学习中,要注意用比较的方法把相似、相近的而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一方面使我们对建立某概念的物理事实有透彻的了解;另一方面使我们能找出概念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第三,要能够运用概念去分析判断和解决物理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困难的,但如果把“概念”放在实例中去记忆,去理解,就要简单得多,也就更容易区分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不断地理解。如力这个概论,从初中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升入高中后,又开始学习,并给予初步的概括: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中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又进一步认识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到此,也只是停留在机械力的范筹之内。到学习了电场力和磁场力后,才从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力的作用情况,通过联想和类比,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认识一个物理概念有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观察,多扩大自己头脑中的信息量,经过加工比较,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第五,对所学过的物理概念进行分类,中学物理涉及的概念约四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
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形变、熔解、反射、折射、干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反射性、核反应、质量亏损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总之,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正确理解物理概念也就成了学好物理的关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35
给你一个网址来看一看别人的回答吧初中物理辅导网?一般相来没有针对初中物理辅导的网站的,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我就可以提供一些给你.
(1)要重视实验,尽可能多动手做实验。不会做实验就不能说学好了初中物理。因些,要积极做实验,不仅课堂上做,课前课后还要反复地做,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几遍实验,牢牢掌握每个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现象、结果,加深理解和记忆,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实验动手能力,主要指观察、操作和制作等动手能力。开始学习物理时,可注意观察老师是如何做各类演示实验的,如实验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实验的方法。做实验时,按老师要求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认真实验、练习。对老师和教材中给出的有关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探索性小实验、小制作都要积极想办法动手做。这对增强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还可以自己主动设计实验。如对教材中插图、习题里隐含的实验内容,就可以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这能培养你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意观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首先要注意观察教师和课本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如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图片、实验及教师的演示实验等。观察的主要方面有:物理现象?或事实
产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如运动、变形、温度变化
、结果等。其次,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习惯和兴趣。
(3)要注意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自己逐渐提高思维能力。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因此,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在学习教材解决问题步骤的同时,还要注意思考,看自己能否想出与教材中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样,就能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又能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35
初中物理简单,上课带着问题去思考就行,高中物理学好它简单但要学精就要有好的资料还要有好的老师帮忙,大学物理我还不清楚。你能问清楚一点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36
定义结合练习 例题要熟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4:37
一、物理的学习是模块化的,共分四个模块:
1.对概念的理解,不能单纯地去背诵。面对一个新的物理量,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实际解题中作用。
2.概念的应用:理解概念之后,对它的应用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解题是,要抓住,每道题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给你条件,只要将条件与物理量相对应,然后代到相应的公式中,就可以解出答案了。
3.衍生
4.综合:物理的各个章节中,除了光学相对独立之外,其它都是联系很紧密的,必须注意将他们之间前呼后应起来。
二、如何做习题:
做习题特别是理科习题时,必须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主要抓做题的质量。“我”在高中期间从未买过习题,主要是做完书上以及老师给出的题后,总结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的过程分为:
1.
分析物理进程:把过程抽象为物理量
2.
利用数学将题解出来
三、学习习惯:
1)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至于学习方法,应该是让学习方法适应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适应别人用起来好的方法。
2)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提问题。“我”做题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题后,都看看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之脑后。这样,“我”考试的时候就快了,不象别人,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去忙着推导。
3)要即错即问,多与老师、同学讨论问题,不要害羞。
4)复习要一遍一遍地反复复习。
5)对于参考书,成绩不是太好的同学,买的时候要找那些有解析、总结归纳比较好的书,而非是那种单纯给出答案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