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0: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6:24
一、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特点
1.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前提
科技人才施展的舞台是科技领域,在科技研究这个计划性强、保密性严、注重应用的特殊领域,最强烈、最持久的精神动力是爱国主义。在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所形成的全身心投入国家科研事业的意识,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前提。科技人员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坚持爱国主义精神,把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生的最高价值,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为党和人民做出光辉的业绩。
2.立志成才的意识与锲而不舍的主观努力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决定因素
通过对科技人员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大都具有强烈的成才意识,强烈的成才自觉性和竞争意识,使科技人员的主观努力能够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他们能够迅速成长。第一,他们具有为实现理想或达到预定目标而艰苦奋斗的决心与勇气,从而使他们处处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刻苦学习、钻研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勇于实践,敢挑重担,能做主角,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做别人、前人未做或不敢和不愿做的事情,这使他们在众多的科技人员中脱颖而出。第二,许多优秀科技人才都是经过长期自学而成长起来的,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必须以“闻鸡起舞”的精神坚持岗位自学。第三,他们能够抓住机遇,勇于竞争,敢于冒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时代前进呼唤竞争意识,现代化建设需要竞争机制,许多优秀科技人才都是通过激烈竞争凸现出来的。第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科技领域是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因而也必然是创造多于模仿,创新最为迅速的领域。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第五,他们有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有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信心和决心,这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3.研究实践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是科技人才成才的基本规律。针对现在年轻科技干部缺少实际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比较薄弱的特点,有关业务部门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积极为科技人员顺利成长创造条件,把实践锻炼与人才培养融合为一体,做到确立一个科研项目就形成一个育才小组,培育一个特色学科方向,造就出一批人才的机制。
4.现实需求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努力方向
科技人员成长是以现实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的,科技人才培养也必须以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这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培养人才必须坚持以现实需求为引导,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否则,培养的人才越多,不仅会造成大的浪费,还会误导人才建设。*总*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需求是方向,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科技实践发展的规律表明,现实需求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所在,它推动并指导着科技的实践发展。科技人员在不断满足现实需求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不断产生新成果,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新科技成果支撑。
5.和谐融洽的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保证
第一,需要宽松的科研环境。宽松的科研环境是指在科技人员引进培养、科技系统资源享用及具体的科研活动开展上形成民主开放的环境,它对科技人员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人才的科研活动是向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进军,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这个“复杂劳动”的特点决定了科技人才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品格和素质,如科学研究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各方面的复杂问题,选题的多样性、发散性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地注意自由选题,给从事前沿探索的人以更宽松的环境,并且在竞争的基础上,不仅对项目,也对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给予持续的支持。第二,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协作性是科技人才劳动的重要特点。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除受*机制、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重要因素影响外,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不合作、不协调会使科技人员耗费额外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从而使他们感到压抑、困惑和迷茫,以致无法工作。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形成主要是靠人性化管理、团队精神的培养及个人修养的加强三个方面。
二、地质工作的特殊性与地质科技人才的特性
地质科技人才的特性,是与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的;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对地质科技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地质工作的特殊性,表现为“七性”,包括研究时间的跨越性、研究内容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地质工作的实践性、工作条件的艰苦性、研究对象的神秘性。地质工作“七性”,形成了地质科技人才的七个方面的特性要素。
1)研究时间的跨越性。地质学的研究时间跨越久远,以百万年为时间单位,这就要求地质科技人才具有想象力丰富、分析力强的特性。
2)研究内容的复杂性。由于地球体的复杂性,以及与生命、天体、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要求地质科技人才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识广博。
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地质学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遥感、钻探、测试、信息等的综合,要求地质科技人才方法多样、技术先进、操作力强。
4)研究领域的广泛性。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宏观(宇宙)问题,也包括微观(粒子)问题。要求地质科技人才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5)地质工作的实践性。地质工作的成果产生要求在野外实践、观测,并在实验室实验中完成。这就要求地质科技人才具有较强的野外观测能力、实验动手能力。
6)工作条件的艰苦性。地质科技人才长期在野外、高原、雪山、无人区,环境恶劣。这就要求从事地质科技的人才能吃苦耐劳、乐观,热爱执著于地质事业,具有奉献的精神。
7)研究对象的神秘性。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为地球体内的物质。这就要求地质科技人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地探索精神和坚实的创新能力。
三、地质科技人才成长的生命周期
地质科技人才成长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五期:大学前基础教育期、大学低年级学习期、大学高年级学习和研究生学习期、大学或研究生毕业5年期、大学或研究生毕业6年以后。
1)大学前基础教育期。该时期为地球科学知识普及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球和培养从事地质科技工作的兴趣及爱好。
2)大学低年级学习期。该时期为专业基础知识、地质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阶段。此阶段地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训练思维。学校应加强学生地质思维培养,强化学生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和地质专业基础课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与素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地学思维,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这是地质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地学思维是自然科学思维与社会科学思维的完美结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今论古、演绎法、反向思维法、求同法、求异法、系统论思维法等。地学教育中传统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人们常用的“将今论古”的方法本身就潜藏着风险和不足,地质工作者要想在纷繁的地质学说和理论中做出成绩,就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
3)大学高年级学习和研究生学习期。该时期为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阶段。此阶段地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地质教育要注重学生地质科学研究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工程实践的锻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注重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探究现象和本质的矛盾,转换思维的视角,建立善于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办法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工程创新实践的火花,较快地得出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通过学生到地质企业进行专业设计,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质环境、学习工作技能和技巧,尽快缩短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实践应用的磨合期。
4)大学或研究生毕业5年期。该时期为适应环境、进行地质实践、理论检验阶段。此阶段地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实践与思考。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之后,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新的岗位,应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在工作岗位中经过各种磨炼和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传帮带,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环境、新任务。
5)大学或研究生毕业6年以后。该时期为干中学、继续学习、创新成果产生阶段。此阶段地质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取得成果。大学或研究生毕业6年以后,经过了适应环境、地质实践与理论检验阶段,在工作中能够通过从各种信息渠道广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挖掘创新思路,设计创新方案,从此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创造性角色,并能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
四、地质行业工作阶段的人才培养研究
1.地质教育与地勘产业的互动关系分析
(1)地质基础教育与地勘产业的关系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切活动都与地球有着相互作用。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都是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面对一个有限度的地球和有限度的资源,人口的继续增长和自然资源消费的加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未来社会前景的好坏取决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程度。地球科学已经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科学,而是一门关系到未来的科学。目前正处于地球历史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开展地学基础教育,才能使公民对地球和资源有深刻认识,才能引导有关人员制定出各种层次的*并做出明智的决策,杜绝对矿产资源的滥采滥挖与肆意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因此,地学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普及和加强地质基础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地质高等教育与地勘产业的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凸显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地质工作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今的地质工作程度和工作领域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总体仍然偏低,矿产资源接替跟不上,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短缺,地质科技人才断层问题比较严重,人才与技术准备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院校地学教育为地勘产业发展承担着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
目前,地质类高等院校与地勘企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尚未建立起共同合作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着远离工程应用实践的倾向。从专业结构来看,工程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及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距离,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且缺乏快速调整机制。学科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太窄,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的培养及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科技方面的了解,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活动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而基层地勘单位,较长时期以技术引进为主,对消化、吸收、创新重视不够,对继续工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迫切需要建立地质类高等院校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用人单位和科研单位之间的新型协作关系。高校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用人单位和科研机构建立起协作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造就更多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质工程科技人才。地质类用人单位也要充分认识到建立与大学之间协作关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增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满足地质行业对高级应用型地学科学技术人才的需要,地质行业的高等教育任重道远。
(3)地质继续教育与地勘产业的关系
20世纪80~90年代地质行业萧条,野外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使人才外流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目前地质工作面临挑战的最主要方面是人才断层问题,主要表现在野外一线的工程科技人才严重不足,能够解决重大地质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人才严重不足。各级*和企业都应进一步树立紧紧依靠地质教育培养人才和发展事业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加强地质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全方位的培训,充分发挥现有地质队伍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的作用。地质类高校要协同地勘企业大力推进对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积极配合地质企业组建开放型的研究开发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更新知识,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或新问题提供支持。
2.地质行业的人才培养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地勘企业必须承担起地质人才培养,尤其是人才继续教育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人才的吸纳和使用单位,更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之一,一些地勘企业积极推动“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策略,利用内外部各种可用资源,为企业员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和探索平台,提升员工素质。企业的人力资本工作就是不断挖掘、培育员工创造力的过程。
(1)企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研究
地质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地质学专业知识、学科交叉知识、工程实践、创造性与团队精神。地质工程领域的企业人才培养应结合岗位培训,明确定位,注重知识更新,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多元化、国际化、规模化战略需求为适应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坚持“人才领先、人才强企”的理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2)企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
根据地勘企业人员配置现状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制订人力资源计划。通过本单位人才需求分析,确立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先学习、后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循环促进模式。聘请外部专家或内部优秀员工进行局部或整体的定期学习、交流研讨。
(3)企业教育人才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
众多具有战略眼光的地勘企业领导层都已经看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对企业和学校带来的“双赢”效果。一方面通过提供平台可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进而在人才引进上占得先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科研,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可以通过合作过程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地质领域最新理论发展和应用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因此,希望众多地勘企业要非常重视校企联合、积极探索科研引路、科技兴企的新路子,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企业讲学,选送优秀拔尖骨干继续深造,加强产学研教学基地建设,开创学校、学生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交互与耦合的良好局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4)企业教育人才的职业教育
地勘企业应注重职工的继续教育,通过新员工的培训、全员培训、系统培训、管理人员的培训、自费教育奖励等措施,促进企业科技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提高单位科技人才的工作效率和创新成果的产出。
五、人才培养的环境综合因素研究
地质科技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企业两方面的责任,更取决于地质、资源产业的兴衰,逃脱不了产业、*等大环境的影响,也避免不了社会乃至家庭态度的影响。
1.*机构
*制定的相关法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划等对地质科技人才培养具有导向作用。
*《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中对地质科技人才战略工作提出了全面、精炼的概括,要求根据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不同的开发重点。《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地质教育,调整优化地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地质类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共建;加大对地质类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强地质类院校办学条件建设,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地质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前进的方向和改革的着力点。
国土资源部作为行业领域最高行政机关,在《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4]129号)中明确提出相关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实施“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以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为重点,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培养和引进30名左右的科技领军人才及战略型科学家,100名左右学术带头人,选择重点领域支持510个学术团队建设。加强科学研究长期积累,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群体。继续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开展“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土资源部青年科技骨干”评选工作。
2.社会环境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关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等。只有全社会关注和切实推进社会文化的创新、社会生活的创新、社会公共关系的创新、公众创新思想等诸多方面,才能摆脱原有的框架束缚,实实在在地宽容、鼓励具有创新性的想法和做法,才能催发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性。特别对于地质行业的创新人才,由于其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地域相对偏远,这一职业在过去有意无意地被边缘化,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只强调奉献精神,制约了青年人投身此行业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人才的系统培养,因此,更需要社会观念与时俱进,为从业者创设积极良好的氛围。
3.组织环境
我国的科技人才很看重“组织”,经常视“组织为家”。*提出“党管人才”及“事业留人、*留人、感情留人”要求,这是对科技人才的极大关怀。组织如果能够鼓励员工树立创新意识,人人创新,事事创新,可以充分挖掘地质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提高他们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在创新内容上可以不设限,只要是对企业组织发展有益的新观点、新方法都应予以采用并进行鼓励。企业组织要增加投入,以鼓励有创新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调动全员的创新积极性。
4.家庭环境
父母应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从小认识到地球资源的匮乏,培养关爱地球的观念,了解资源有限的事实,从小养成珍爱地球、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同时,带领孩子融入大自然中,增强与大自然的亲切感,使孩子学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鼓励子女在地球环境领域开展一些初级探索,培养兴趣,支持子女投身于地质工程等相关行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