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12: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09
其起汉末三国时,中国每乱世之形,往往相持。而一江者,往往南北一天分界焉。何以过江,更呼历代诸军家“烧脑”。
如晋之十六国,旧统北方,欲乘胜追并苻坚,则曾无江险之虞,自信八十七万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于是众所闻知,江水不绝,八十七万之众,及前秦霸业,尽赔精光于淝水。又同盘算天下“金海陵王”亮,兵六十万,啸聚江畔采石矶,遇血流,命尽而亡。
故事,亦谓之“长江天险”,为中国一公之难。多“今世业余兵好者”,言此亦惑不解,“足险”不假,竟以长者为能处险乎?过江真有此难?
言及此事,首不用历代乱世,各南边部署。但见地名即知三矶之首,今安徽当涂县之采石矶。
至今采石矶犹中流之重也。但于全江论之,则当之无愧喉:汹涌之水西南自上流经采石矶,原宽者陡*急流,今犹成江心洲矣。即以今人测数,采石矶江流远,涨期皆得每秒二米。古无江心洲,其远弥速。一风微吹万舟阻者,古人论之采石矶也。
是何也?先采石矶殊处,即古江防之中心也。尤于定都南京,但于采石矶屯水陆兵马,不问何处登陆以攻之,其必于取矶之“击”也。故吴之所以败者,皆弃采石矶而自战也。陈武帝亦先取采石矶,定南陈基业,学者陈游益总之曰:“古来江南有事,自取石渡者十之九。”欲南征?先得采矶。
其要事正在于此:取采石何其易也?如前文言采石矶水急地险。名易守难攻。岂患彼千军万马,自当无过,防固金汤。故何患六十万人,而落花流水,虞允文退敌之奇也。太祖元璋争天下早,亦以“取金陵必自采石始”为重。采石矶者,足以负千军之众,江之险也。
若复六朝古都南京,更知江险所在。庇南京者,非特一江也:南都之北,西临大江,北倚覆舟山鸡笼山,东犹有钟山也,南则秦淮河。又有玄武湖、莫愁湖。是山水纵横,包以南京城牢也。即计彼既破江,前阻一道,后为采石矶军所抄,即陷其前后夹击之,则百战虎师赔入矣。
南京非止周险,身后有秦淮,可连通太湖平原及钱塘江川,以保钱粮士马。彼欲持久,困死无益。竟亦乖彻。
且下流阻隔,非孤立也,古之战场,更与荆襄为应。自吴兴,晋衣冠南渡,齐陈南宋,莫不以荆襄平为下流之扞。以学者顾祖禹之容“夫襄阳者,中国有之可以并东南,有焉可为西北也”。故元灭宋之役,惨然者,襄阳之所争也,非但拉锯积年,犹以精侠起世。
若此一来,全条江上,每一战略,皆有重直,而不同防区,尚可呼应。置古科,曰“长江天险”,亦非谓破就破也。即可破也,或有陷腹背受敌之地。故亦不难晓,何中国昔数乱世,或有画江而治南方,岂惮兵财并在绝劣,而可以顽坚数百年。故其荒唐透顶者陈后主,闻隋南征,方得宁静。幸臣孔范更为雷语曰:“江都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隋军中,岂能飞渡?”
实在乱世,此非长翅乃能飞过去。江之险险,亦当道之心也。
但恐如此,史亦一验,便是长江之险,不能当大势之统也。而所关之细,或更可味。譬夫文恬、武嬉之陈后主,谓隋室不能飞,顾眄成擒。而数百年后,大开宋朝脑洞,直造浮梁于采石矶上,奇迹越矶,废政南唐李后主,竟以为儿戏耳。而后亦无一例外沦虏虏,书“问君能愁”者数千古咏。
莫谓南明弘光亡国前夜,当大举南下清军。南明兵乃张清君侧旗号,开江险门户,令清军不血刃过江。朝烂若此,长江天险,将安用之?
何为“垒常内破”,视天险无敌,顾多少王朝“金陵王气黯然”之悲也。其滋味也,可以反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10
当然没有别的办法了。首先古代会游泳的人很少,再加上长江的流动性很大,所以除了渡江,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能够过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10
没有。因为都想尽快占据有利地位,再说古代的交通也不发达,道路也不够便捷,所以渡江比较快的一种方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5:11
是的。除了渡江就只能绕行了,绕行的话需要绕非常远。古代没有现代这些出行工具,所以绕行可能一绕就要绕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