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6: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54
乳化液膜按分离机理可以分为非流动载体(Ⅰ型促进迁移)、流动载体(Ⅱ型 促进迁移)和选择性渗透。 Ⅰ型促进迁移的传质实际上是分子扩散,因而膜分离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溶质在液膜中的溶解度。溶解度相差越大产生的选择性就越好,即混合物中的一种溶质的渗透速率要比其他溶质要高。渗透速度是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的乘积,由于在一定的膜溶剂中不同溶质的扩散系数很接近,所以分配系数的差别就成为设计无载体液膜选择性的关键。使用无载体液膜进行分离时,当膜两侧被迁移的溶质浓度相等时,运输过程就会停止,因此不能产生浓缩效应。
为了促进分离,提分离率,可采用在内相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促进迁移。它是通过在乳状液膜的内相封闭相中发生一个或多个选择性不可逆的反应,使特定的迁移溶质或离子与封闭相中物质反应生成一种不能逆扩散穿过膜的新的产物。从而维持迁移组分在膜相两侧具有最大的浓度差,以促进迁移。 含流动载体液膜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加入的流动载体。如果载体能够单一地同混合物的一种溶质或离子发生反应,就可以单一地提取某一种离子或化合物。流动载体除了能提高选择性的同时还能增大溶质通过量,它实际上是流动载体在膜内外两个界面间来回穿梭,以达到运输被迁移的组分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渗透溶质在液膜中的有效溶解度,增大了膜内浓度梯度,提高了输送能力。液膜能够进行化学仿生的原因,就在于含有流动载体的液膜在选择性、渗透性、定向性等方面都具有类似生物细胞膜的功能。因而液膜分离能够将浓缩和分离两步合一同时进行,这是分离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定向性就是在能量泵的作用下,渗透溶质从低浓度区香高浓度区持续迁移,也就是说可以沿着反浓度方向迁移,直到溶质完全输送为止。这种机理也叫载体中介输送。
对于含有流动载体的传递过程,由于载体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载体两类,因此有载体的液膜分离机理也可以分为两种:
A.同向迁移,它是指液膜中的载体是非离子型载体时,由于与该载体能够发生络合的是中性盐,即它与阳离子络合的同时,又与阴离子络合形成离子对,从而一起迁移,而不需要内相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到外相溶液中。这就是所谓的离子对迁移,这种迁移称为同向迁移,它与生物膜的同向迁移相类似。
B.逆向迁移,它是指液膜中含有离子型载体时溶质的迁移过程。载体在膜内的外侧与待分离的溶质离子相结合,生成的络合物在膜中扩散,当扩散到膜的另一侧时与同性离子进行交换。由于膜两侧需要呈电中性,在某一方向一种阳离子穿过膜,必须由相反方向的另一种阳离子穿过来使电荷达到平衡,所以待分离溶质与作为交换的离子的迁移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