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全资料、民俗、节日 尽量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09:3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5 01:42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习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婚俗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节庆
纳西族以农历记年。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2:50
纳西族
现有人口为308839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
农业是纳西族的主要经济部门,主要种植大米、玉米、土豆、麦类、豆类和棉、麻。金沙江“河套”地带,是著名的林区。玉龙山区植物种类繁多,以享有“植物仓库”之称闻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纳西族人民在中国*党的领导下,顺利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于1961年成立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人民绎讨40多年的开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自己的大学生和科技人员。以往纳西族地区缺医少药,经常流行多种疾病和瘟疫;现在医疗卫生人员遍及乡村,基本上消灭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风俗习惯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习俗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婚俗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当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 不论平坝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做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粑等。
节庆
纳西族以农历记年。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火把节、“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除年节外,纳西族还有许多祭祀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任祭司,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时用全牲大祭,在场者均要洗手执香肃立。祭毕,用猪血灌肠、猪头、内脏烧汤,熟后按户分食。大祭后三天,还要进行以各家各户为单位的小祭。还有“祭三朵(本族保护神)”,纳西族认为三朵是属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祭三朵还要带着火锅到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
纳西族的天文历法
根据已翻译的二十多卷《东巴经》的记载,古代关于天象的专有名词即有数十种之多。《创世纪》里还出现了专管气象、星辰和历法的忍劳、苏陀、尼罗、吉阿等人的名字;从《巴格图》和《十二生肖的来历》等经书上看,纳西族早就对四方四隅(类似汉族的八卦)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确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阴阳“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民间还从对天象及生物活动观察,摸出一套关于风、雨、花、雪,以及布谷鸟、野鸭、大雁、白鹤等的活动规律,来分别季节的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
节日:
海坡会 在云南永宁纳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神秘美丽的泸沽湖,在湖的两岸,俯卧着一个雄奇的山峰――狮子峰。
狮子峰是纳西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绝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圈,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娱乐,一是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机,互结“阿注”。
三朵节 三朵节是云南丽江一带纳西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八举行。
相传,远古时代,纳西先祖三朵曾在这里降服了妖魔,从那以后,每年农历十月初八日,人们汇集到三朵庙里祭拜保护神三朵。祭品有整猪、全羊、鸡、鱼等。
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棒棒会 纳西族的商贸节日也比较多。云南丽江县的纳西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以交流竹木农具为主要内容。据记载,这种集市活动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纳西族传统,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后开始春耕生产,棒棒会正好为准备农具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场所。这里犁耙、锄头、镰刀、竹筐、背篓、扁担等等一应俱全。纳西族农民每年要更换一些带把柄的农具的木把,所以把这种农具交易会称为“棒棒会”。棒棒会上也有出售花卉、果木树苗、盆景、家具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抢婚遗风 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义的女方父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0:08
纳西族,有人口2 7 8 0 0 9 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其余散布于维西、中甸、德钦、宁 蒗、永胜等县。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 地的古羌人,曾辗转南迁至川西南、 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 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由于同音异写, 汉文史籍曾以“摩沙”、“磨些”、 “么些”、“摩梭”称之。“纳” 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定名为纳西族。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 缅语族彝语支。由于与汉族来往密切,自元、明以后, 纳西族主要使用汉语文。至于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由 巫师“东巴”用来书写经典,故又称“东巴文”。另有 一种音节文字叫“哥巴文”,使用范围很小,写成的经 书也不多。
纳西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端,平均海拔2 7 0 0 米。这里群山耸峙,江河交错。丽江北部的玉龙雪山和 中甸东南部的哈巴雪山,终年玉积琼堆,宛若腾空而起 的玉龙。玉龙山区植物群落多样,素以“植物仓库”著 称,并以“花的世界”闻名,仅杜鹃花就有4 0 多个品 种。金沙江上游自北向南流泻,至石鼓镇为山势所阻, 于是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接着江流急转东北奔腾而去 ,在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中间形成了著名的“虎跳涧” 大峡谷,是世界上难觅的探险旅游胜地。
纳西族地区的气候差别较大,可分寒、温、*三 种类型,宜农宜林宜牧。珍贵的雪茶和丽江马一直名扬 全国。
丽江名胜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 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它以四方街为中心, 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 巨大的迷宫。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 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 有泥泞。具有宋、明建筑风格的屋宇,星罗棋布,鳞次 栉比。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 ,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 院中有奇花。由于“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 心独运,吸引着无数学者来这里采风。
丽江城北百余公里处,有一座人称“石头城”的纳 西村寨。它于明代建在一个巨大岩石上,面积不过几百 平方米。尽管四周悬崖绝壁,仍然建了一圈高2 米许的 石围墙。险要的地理形势加上构筑独特的艺术,古城堡 犹如一朵秀美、挺拔的灵芝屹立在金沙江峡谷最高处
据史籍记载,唐朝初年,金沙江曾架设过一座著名 的铁索桥,可谓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可惜仅用了1 0 0 多年便毁于战火。迄至清代光绪年间,新的铁索桥 又修建起来。它位于丽江与永胜之间,取名“金龙桥” (俗称梓里铁索桥),桥身宽约3 米、长9 0 米,用1 6 条铁链跨江拉成,两则有两条手扶护链,中间铺上厚 木板,像彩虹飞悬在金沙江两岸,把边疆和内地联结起 来,至今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甸县东南部的白地乡是纳西族聚居区之一。这里 有一个白水塘,塘水系碳酸泉,纯白清澈。由于矿泉沉 积物的堆积,凝结成一大片银色的河床梯田。泉水溢流 而过,近看如雪浪滚滚,远观似瀑布飞泻,红日高照, 莹光数里,蔚为大自然的奇观。
白水塘边,有一著名的金石文物——摩崖题诗,为 明代丽江纳西族土知府木高所作。从其八句诗文可知, 白地乡还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圣地哩。
古老的东巴文化
“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也就巫师和祭 司。东巴文化与东巴教密不可分。东巴教是唐初纳西族 在原有巫教的基础上,吸收了藏族本教文化而形成的。 东巴多才多艺,集写、画、唱、舞于一身,因而他们成 为纳西族古老东巴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
有上千年历史的东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奇珍 异宝之一,是世界上罕见的活着的象形文字。用它书写 的2 万多册东巴经,包括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方面 的内容,是纳西族传世的百科全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表现手法创作的韵文体东巴文学(包括诗歌、谚语 和神话故事等),语言精炼优美,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特别是各类神话故事,情节曲折、神奇烂漫。东巴画 有木牌画、竹笔画、纸牌画、神像轴画、巨型布卷画之 分。画技各有特色,或线条粗犷、造型古拙,或色彩艳 丽、笔法细巧。其中长达1 0 多米的布卷彩画《神路图 》,更是少见的绘画艺术珍品。东巴舞是纳西族的古典 乐舞。东巴经中有一部令人惊叹的舞蹈教程,即《蹉姆 》舞谱,不仅对纳西族古代乐舞的类别和跳法综合成体 系,而且对舞蹈的姿势、动律、场位、路线、造型及配 乐之法,都作了比较科学的描述,因而人们公认它是世 上用古文字系统地记录下来的最早舞谱著作,具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
古老的象形文字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与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之间,有 一个海拔2 7 0 0 多米、方圆百里的泸沽湖。在层峦叠 嶂的青山环抱下,湖水碧澄,肥鱼遨游,是世居湖畔纳 西族人民的一大衣食之源。
永宁纳西族自称“摩梭”。他们直到今天,在婚姻 家庭方面仍保留着母系制遗俗。在以往典型的摩梭人家 庭结构中,只有母亲血统的亲人——外祖母及其兄弟姐 妹、母亲及其兄弟姐妹、母亲的亲生儿女以及母亲姐妹 的亲生儿女,生身父亲被视为外人。在家庭生活中,妇 女的地位显赫,家长由长辈高的妇女担任。家长掌管全 家的生产、生活活动,负责吃穿的分配,她还是家庭中 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家庭的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 财产也依母系原则继承。
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人们习称为“ 阿注”婚。“阿注”意为“朋友”、“伴侣”。这种婚 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属不同母系血缘 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挑选心上人,只 要彼此乐意,便互赠手镯,腰带一类的礼物,并开始过 起了偶居生活。由于他们分别在两个家庭里生产、生活 ,所以男子要在夜幕降临后才去女家访宿,次日清晨又 匆匆返回母家。同居所生的子女,姓母亲姓氏,并归母 亲家庭抚养,男子对子女们没有任何权利和义务。由于 这种婚姻家庭没有经济等方面的必然联系,所以男女双 方的离异十分自由,只要女方拒绝来访或男子停止访宿 ,“阿注”婚便宣告结束。
新中国建立后,永宁纳西族通过自己内部的积极力 量,对以上原始落后的婚姻习俗逐步进行了改革。现在 ,人们的婚姻关系日益得到了巩固,单一的母系大家庭 就像落日的余晖,正在渐渐隐没。
“当美空普”节和七月骡马交易会
“当美空普”是纳西语,意为“白沙庙会”。相传 明代木氏土司时期它已形成。每年正月二十日,丽江白 沙庙会都如期举行。届时,太宝积宫、琉璃殿和大定阁 等殿宇全部开放,供人们进香和观赏壁画。街上的铺子 摆满日用百货、铜铁竹木器具,人们熙熙攘攘,争相观 买。所以“当美空普”节,其实就是当地纳西族春耕前 的一次物资交流会,对发展生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月骡马交易会是纳西族的又一个传统节日。纳西 族自古就有养马的优良传统。他们的马帮曾历经数百年 而不衰,近到本省的大理、昆明、远达*的拉萨。明 代洪武十五年,丽江土司木得曾亲自到南京向皇帝进贡 丽江马,自此丽江马闻名于世。到清末民间,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丽江马的销路越来越好,于是由此形成了 一年一度的七月骡马交易会。如今参加骡马交易会的, 除了本县的纳西族、僳僳族、普米族、汉族外,还有邻 县的白、藏、彝等兄弟民族。而大主顾则是来自内地的 汉族,改革开放的春风,给骡马交易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同时举办民族体育运动会,民族歌舞和戏剧演出, 承办书画展览,组织丽江古乐和民歌对唱等文娱活动, 使传统的民族节日内容更加丰富,欢乐气氛更加浓厚, 成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一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1:43
节日:纳西族传统节日有“正月农具会(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现为物资交流会)和“七月骡马会”。此外,还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等。
民俗: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纳西族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服饰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语言:纳西族讲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两种方言。以金沙江为界,西部约20万人,内部能互相通话;东部中又分为三部份,各有土语,互相通话有困难。
文字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人就创制了古老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和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文,这是至今世界上少有的还流传的民间活的象形文字。
文化
纳西族的古文化被称为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换语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