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4: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8:18
电影从一个女人的离去开始,到结尾让两个没有交集的女人,产生了非常不默契的“妥协”。
影片的故事,是张艾嘉导演自己从中戏毕业生手里接过来的,因为看中了其中的戏剧性和真实性。同时描绘了复杂的女性心理与几代人之间的关系,又表达了三代人的爱情观。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满足了女导演,讲述几代人价值观的用意,用分歧与隔阂突出戏剧性,再用爱来和解。
可以想象,这部电影的剧本,改到张艾嘉导演满意,再到拍摄过审,中间不知经历多少次打磨与修改,好在依然保留了故事本身的质朴味道。
回到上个世纪,这样的城乡差异,婚姻观念,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人。男人要走出去,接受自由恋爱,又对原生家庭负有责任。原配感恩,给家人养老送终,一辈子守着的不是贞节牌坊,而是信念。
故事中,法理与人情的部分,其实更加具有深意。这样的法理上的不严谨,实际上的一家人,才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病症,才是隔在几代人之间的鸿沟。
现代社会人,也是影片中城市人,都是照章办事,什么的都得合法。不合法的事情,就是不合理。然而乡下人,还活在旧社会里,那里的中国还是个乡土社会,讲村落,讲邻里,讲人情,讲辈分。
当新社会,新生活,把这些一股脑的抛在身后,只有当我们又遇到了这样的人,这样事,才会幡然领悟,原来信念也可以支撑爱,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法理之下的权利和义务。
电视台的角色,代表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断的去追问老人缘由,难免显得有些刻意。
张艾嘉从演员到导演,对于几代人之间的隔阂,所产生的戏剧性与女性人物关系十分敏感。影片中的一家之主,对抗的女人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是一个素不相识的,父亲的原配。
对于母亲“遗愿”的执念,也可以理解为,不知道该为父母做什么的无力感,以及想要补偿什么,又无从下手的悲哀。
每个人都有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尤其是当剧情设定在家人去世的时候。不得不说,由于刻画三个女性的主线,父亲这个角色其实被简略了,但是田壮壮依然让这个简单的角色,没有失真。这也是张艾嘉,需要请来田壮壮的原因。几句对白就要让观众相信这个角色,和这对夫妻关系,确实很难。
张艾嘉在采访中提到,母亲的死,让一家人停留在过去,仿佛试图通过改变过去,才可以原谅现在的自己,其中程度最严重的,也是触发故事的源头,55岁即将退休的岳慧英(张艾嘉饰),既不希望面对自己的退休,也不知道如何消解母亲的过世,更加不能接受女儿的成长。
她的自我停滞,让整个家庭生活的进程被打乱。一家人被她东拉西扯,倒也让每人都有机会和时间,停下来看看彼此,好好想象该如何重新出发。
阿祖最终接受了新社会的价值观,敢爱敢恨,多了份洒脱与豁达。而女儿慧英最终懂得了妥协和放手,对于工作、家庭和过去,皆是。
虽然结尾的人物行为还是错位的,但这可能是编剧和导演,都故意想要表达的吧,那种即便想要相互扶持,相互善待,却依然会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默契”的现实生活。
最后一个镜头,还是给了这个小城市,三居室小家庭的一个内景。区别于电影的开篇,父亲腾空了整个书柜,摆放了姥姥的遗像。后来逐渐的,恢复了一家五口的照片,以及正常的摆设,代表了这个家庭的恢复秩序。
关于城市,由于剧本从南方换到郑州,张艾嘉提到,她有刻意的淡化城市的标志。因为故事本身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她不希望这个事件被理解为地方性和特殊性的。
当很多导演和影片,还在绞尽脑汁,去用城市特色来标签化故事的时候。例如《嘉年华》的导演文晏,以及张艾嘉这样的女性导演,已经开始把眼光放在了,去标志性,简化城市符号,让故事更具有广泛的认同感,而不是地域性的。
因为她们要讲的故事,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在中国女性背负了同样的时代背景下,故事可能发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她们要发出的是时代的声音,是女性的意识。是相互的意识转变,也是自我的意识成长。
城市里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相爱相亲"?在电影中,三个女性角色,都分别对于自己的现状,做了不同程度的松口与放手。她们更多的是放下了对自己执念的追逐,也是放下了自己的心结。而张艾嘉导演在采访中提到,生活也就是在得到与放下中,得以循环往复,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得有失。
这部电影的多线叙事,很多人物的小情节,以及支线人物的加入,外加李屏宾大师的滤镜,有时会令人感觉自己在看日本电影,尤其是田壮壮老师更像。倒是很好的把社会与城市的感觉,勾勒了出来,人物没有虚假的活在真空里,她们都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自己想法与感受。
张艾嘉导演今年是最后一年作为金马奖的评委会*,7项金马奖提名,可谓是在票房上为她助力不少,该片口碑也是一路好评,不过在导演的功力上,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她对女性主题的坚持,令人羡慕与钦佩。
影片值得一看,到不一定是宣传语中“三代女人的爱情观”,而是我们这三代人,最终也无法相互理解,做到真正默契的现实意味,更加令人回味。
张艾嘉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女导演,歌手,演员。我是因为一首《爱的代价》认识作为歌手的她,《阿郎的故事》认识作为演员的她,《心动》认识作为导演的她。在她的歌声中,她对于情感的表达细腻真切,在她的电影中,爱情总是在残酷中泛着温情。
张艾嘉导演在她的电影和故事中,一直在输出着最现实的外壳和最动人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她的电影中看到许多,男男*在爱情都会遇到的残酷的事情,最后的结局,或好,或坏,但总不如初。
她在心动的结尾,给了我们最大的宽慰以及无限的唏嘘,那一张张‘想你的日子’最终也没有让爱情生根结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这一次,在《相爱相亲》当中,张艾嘉导演在这些残酷的现实中,给了我们一个最接近我们生活,又有着超脱的细腻和感动的结局。它嘲讽着我们的各种登记制度的缺失,各种职能部门的踢皮球,各种专家的不作为,各种媒体的无情无良,虽然着墨点不多,但是懂的人一眼就明白。
似乎从《20,30,40》开始,张艾嘉就特别喜欢用‘三段式叙事’(此段非彼段),在《相爱相亲中》中,它陈述了三代人的人爱情,用三种不同的表达,告诉我们,那原本美丽的爱情,在庸碌的生活和流逝的时间中最终蜕变出的样子。
上一代的爱情
一个女人,她在农村嫁了个好男人,入了他家的家谱。
后来男人进城打工,再也没有回来。
除了开头的几封家书和几块钱的工资,他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女人就一直等啊等,她都把男人的父母养老送终了,男人还是没有回来。
最后,她等来了一具尸体,她男人去世了,说是要入土归乡,就抬回来了。
她没说什么,一直守着她男人的坟。
她没有她男人的照片,只能绣了他的姓挂在墙上以示悼念。
为了一个男人,一个承诺,她等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
看着她守在坟前的样子,好孤独。
她苍老的眼中,却依然有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即使她因此承受着无尽的孤独。
而她的男人,在城市里去了一个老婆,组建了家庭,有一个女儿,阖家幸福。
这一代的爱情
这个男人的女儿,是一个老师,嫁给了一个驾校教练,有一个女儿。
她和每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一样,一方面操心着家里的老公的健康,一方面操心着自己女儿的婚姻大事。
她有她的生活琐碎,也有她的良苦用心。她和我们所熟知的每一个妈妈一样,洁癖,唠叨,刻板,规矩多,有时候还很蛮不讲理。
但你又能感受到,她是把自己的所有的人生和爱都扑到了这个家里,你会感受到她的温暖,体贴与无微不至的温情。
而她的丈夫,也和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头发花白的老男人们一样,善良笨拙不善言辞,有点老年病,还没有退休,恪尽职守,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爱,连媳妇生日送个贺卡都扭扭捏捏。
他们的结婚30余年,年过半百,却还会彼此吃醋,互不相让。
也许,我们认为爱情在婚姻和生活中都要磨没了,但这部影片的结局,给了我们最泪流满面的答案。
因为,淡淡的相守,才是爱情最终应该有的模样。
下一代的爱情
这种相守对于他们年轻的女儿来说有些难了。
她年纪不大不小,快三十的年纪,爱上一个还在追逐梦想的民谣青年。
他存款不多,每天就是唱歌,生活简单,但是有诗意。他没有什么坏毛病,心地善良,灵魂赤诚。
微微很爱他,真的爱,为了这份爱,她甚至包容了他从故乡来找他的前任和孩子,并且包容他把积蓄全部给了这对母女。
并且最终,她让他去北京寻梦,还哭着抱着他说,我不会等你,我不会像姥姥那样等你。
也许,只因为他说过:你不要拿我和你外公比。
年轻的爱情就是那么简单,那么执着,那么认真,也许最后没有结果,那些爱却真挚的刻画在我们的心里。
当这三代人的这些故事串联起来的时候,在那些细节中,前后的呼应中,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中,不同年纪的我们,总会为其中的某一个点滑落泪滴吧。
毕竟,一部电影里有爱情里最古典的从一而终,有最温情的相伴相守,有最纯真的勇往直前,我觉得,这就足够了。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我的推荐就写到这里,等电影上映之后,我会有一篇剧透版本的影评,那么,11月3号,等电影上映之后,我们再来重述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