筌蹄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5小时前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21:40
庄子在《外物》篇中提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这里的“筌”是指用来捕鱼的竹器,“蹄”则是捕兔的网。后人以“筌蹄”来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孔颖达在《书序》中解释:“《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言者意之筌蹄,书言相生者也。”姚鼐在《夜读》诗中也有提到:“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蔡元培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指出:“社会上感於诸君唤醒之力,不能为筌蹄之忘,於是开会发电,无在不愿与诸君为连带之关系,此人情之常,无可非难。”
在南朝,士大夫贵族在讲经说法时,常常手执麈尾之类的物件。《南史·贼臣传·侯景》中记载:“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又提到:“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头插象牙梳,牀上常设胡牀及筌蹄。”
“筌蹄”一词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还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或手段。在庄子的论述中,“筌蹄”象征着人们追求目标过程中所依赖的方法,一旦达到目的,这些方法便不再重要。孔颖达在《书序》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指出言辞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即言辞承载思想,而文字则是言辞的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在更广泛的语境下,“筌蹄”被用来比喻那些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或手段,这些手段一旦达到目的,便不再重要。姚鼐在《夜读》诗中提到:“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这句话表明,文字只是承载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蔡元培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提到:“社会上感於诸君唤醒之力,不能为筌蹄之忘,於是开会发电,无在不愿与诸君为连带之关系,此人情之常,无可非难。”这表明,人们常常会被一些能够唤醒他们力量的手段所吸引,即使这些手段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南朝时期,士大夫贵族在讲经说法时,常常手执麈尾之类的物件。《南史·贼臣传·侯景》中记载:“上索筌蹄,曰:‘我为公讲。’”又提到:“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头插象牙梳,牀上常设胡牀及筌蹄。”这表明,在那个时代,这些物件不仅是讲经说法的工具,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