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天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小时前
三大功效
“API特异生物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杀死癌细胞,活血化瘀,软竖散结,化痰除湿等作用,治疗后,是瘤体变软,缩小,最终可到达消失的目的。
、消积水―癌细胞如果侵犯脑膜、胸膜或腹膜之后,就容易形成脑积水、胸水或腹水。
、消癌肿―也就是消瘤体。一个疗程后,瘤体可以变软、缩小,压迫症状减轻;三个疗程后,多数病人瘤体明显缩小,部分病人瘤体消失。
、消癌痛―癌症到了晚期,或转移、扩散后,容易出现疼痛的症状,有的甚至是剧烈的疼痛。抗癌中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的病人可以在短期见效。因为它是在杀灭癌细胞、消瘤体的基础上止痛的,因此具有高效性和彻底性。
联合治疗
生物治疗+手术
提高患者术前抵抗力,快速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清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及微小病灶,防止转移与复发。
生物治疗+放疗
放疗加上多细胞治疗增强放疗的敏感性,提高放疗耐受性,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来说更为安全。
生物治疗+化疗
增加化疗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增强耐药性和免疫力,清除未杀伤的休眠期肿瘤细胞。
生物治疗+中药治疗
单纯中医治疗见效慢、易反复,难以彻底,联合生物治疗能够从源头上清除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实现带瘤生存。
中药人参皂苷Rh2可以作用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比较敏感的S期和M期,让癌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减少癌细胞进入下一个分裂周期,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缩小肿瘤,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配合生物免疫治疗,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禁忌症
⑴孕妇或者正在哺乳的妇女;
⑵T细胞淋巴瘤患者;
⑶不可控制的严重感染患者;
⑷对IL-2等生物制品过敏的患者;
⑸艾滋病患者;
⑹正在进行全身放疗、化疗的患者;
⑺晚期肿瘤造成的恶病质、外周血象过低患者。
⑻器官功能衰竭者
心脏:IV级以上;肝脏:达到国内肝功能分级C级以上;
肾脏: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
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症状,并累及到其他脏器,如肝、肾功能;
常用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刺激后诱导成为一群异质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且对正常骨髓造血毒性小等优势。
研究认为CI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是以下三条机制实现的通过释放颗粒酶、穿孔素裂解靶细胞,这是CIK细胞杀伤靶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体内活化的CIK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2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杀伤作用,而且还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间接杀伤瘤细胞;CIK细胞表达FasL通过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Fas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DC细胞
DC细胞就是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体内递呈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经体外大量扩增培养、肿瘤抗原致敏后,回输给患者,可促使患者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激活B淋巴细胞,全面启动抗体免疫系统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效应,但由于体内DC含量少,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因此获得大量成熟的DC是临床应用的基础。
DC-CIK
是利用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两种细胞联合治疗肿瘤。DC-CIK细胞不仅能激发、增强肿瘤患者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还能够防治常规治疗后肿瘤残留病灶导致的复发。
肿瘤细胞的“雷达”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识别肿瘤细胞,并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发免疫记忆保护。该细胞就如“雷达”,能够在体内随着血液全身各处主动搜索、识别肿瘤细胞,并把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促进其激活和大量增殖。
DC细胞再生疗法即通过采集自身外周血,使用专用的细胞分离液、提取、纯化后成功培养出DC细胞,然后通过靶向定位、静脉回输等方式将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利用细胞因地分化、自动归巢的特性,穿透致密的肝细胞膜进入肝细胞核内,在肝脏微环境调节下迅速“入乡随俗”地增殖、分化为肝细胞,对受损的肝细胞进行修复,使坏死的肝细胞恢复再生能力;并通过血液的流动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重建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大量具有免疫杀伤作用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对血液和肝细胞内的肝炎病毒进行精确性、特异性、主动式攻击,彻底有效的杀灭体内肝炎病毒,使患者体内染疾的肝细胞“吐故纳新”,净化肝细胞的“生存环境”,让肝癌得到有效控制,肝脏功能彻底恢复,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有效治疗肝癌的目的。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精确导弹”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后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强大的抗瘤活性和非限制性杀瘤的优点,可用于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
CIK细胞免疫治疗既要保证足够的细胞数量,还要保证细胞很强的活力。CIK的效应细胞CD3+CD56+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含量较少,仅占1%-5%,肿瘤患者体内则更低,体外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后细胞大量扩增且能够保证效应细胞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精确识别杀伤能力很强,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和复发,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API特异联合应用实现疗效1+1 2
DC和CIK细胞两者在抗肿瘤细胞中有互补作用,联合应用取得“1+1 2”的疗效。DC-CIK联合回输治疗具有适用面广、采血量少、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了希望,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家属也是极大安慰。
1、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一定量的外周血。
2、在gmp 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
3、经过7―14 天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
4、采血后的第7-14天,开始回输dc、cik细胞
5、经过多个疗程治疗,有效杀除肿瘤细胞,促进病员康复,改善病员生活质量。
发展历程
1992年,美国FDA正式通过将生物免疫疗法视为癌症基本疗法之一的议题,该疗法在美国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000年,美国Yamazaki博士等人在《柳叶刀》杂志报道了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2009年3月,中国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纳入第三类技术进行管理,同时通过审批的医疗机构可开展临床应用。
2011年4月,CCTV《新闻联播》对CLS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进行了报道,指出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取得重点突破,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愈。
2011年10月,法国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和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标志着生物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型疗法。
2012年3月6日,中国卫生部正式将生物免疫治疗癌症纳入技术管理办法中。
2012年4月15日,中国政府正式将治疗技术生物细胞免疫入医保,标志着生物免疫疗法正式进入国内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