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立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2: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10
在2009年的夏天,我受徐子立将军后人的委托,着手整理这位先驱的事迹。然而,尽管深入研究历史资料,我却发现关于徐将军的记载并不多,尤其在将军的军衔记载上显得寥寥。这或许源于将军的一生并不顺遂,去世时仅是一位上校,未能得到应有的将军头衔。然而,将军后人的回忆让我深深感慨他的跌宕人生,我决心为他撰写传记,以太史公正的态度记录他的生平。
徐子立将军,字文煜(也有记载为文彧),出生于1909年,天津蓟县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烈士。他曾任国民革命军第57军113师334旅上校旅长,是苏鲁战区司令于学忠上将的部下。徐将军出身于一个儒商家庭,他的父亲徐伯龙与于右任关系深厚,祖母李氏则是李鸿章的族人。子立年少时便熟读兵法,精通文学,对曹操和辛弃疾的事迹充满敬仰。他曾梦想进入保定军校,但因1923年学校停办未能如愿。后来,蒋中正创办黄埔军校,尽管年龄不符,徐子立在1927年以18岁的年龄加入了第六期,学习步兵。
1928年,徐子立参与第二次北伐,作为连长随何应钦部在泰安与孙传芳、张宗昌作战。他与章壹虹、孙明瑾等战友一起,凭借智谋和勇气,成功引诱敌军并发动奇袭,对战局产生了积极影响,因而受到嘉奖。然而,不久后他遭遇排挤,被调至实力较弱的部队。南昌起义后,他随郝梦龄、刘家麒与红军交战,虽有战功,但因保护副师长魏我威(魏益三之子)不力,被质疑并遭到责问,被迫离开军队转而从商。
在抗日战争期间,徐子立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与爱国人士和进步学生交往,虽然对中共的意识形态有所保留,但仍坚定支持抗日。1935年12月9日,他参与了平津商人协会的抗日活动,尽管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这段经历使他结识了于学忠将军。在1936年,徐子立响应抗日号召,重新加入军队,担任第57军111师668团上校团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子立在淞沪战役中表现出色,但在南京保卫战中因上级决策失误,他的部队损失惨重。尽管如此,他在扬州防御战役中的表现也因战役失利而遭受停职审查,但后来得以复职。在徐州战役中,他与部下一同作战,取得了一些战果。然而,后来的战役中,徐子立并未担任主力,他的功绩鲜为人知。
1942年8月,徐子立以省亲为名,试图投奔中共,但在鲁南于学忠的辖区与他们失之交臂。不久后,他担任了113师334旅上校副旅长和旅长。1943年2月,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徐子立坚守城顶山,最终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他的英勇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他的黄埔袍泽章壹虹上校和孙明瑾少将也在同年阵亡,被追晋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