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8: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0:29
现代医学对于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的严重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采取针对性的治疗策略。首先,需要查明病因并确诊,可能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和给予支持疗法,或者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治措施。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的红汗症病例,它们的临床表现与上述疾病有所不同,且无明显客观指标异常,西医对此处理较为困难。
然而,中医治疗红汗症则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医将红汗症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患者表现为淡红色汗液染衣,伴有头晕、目赤、心烦、失眠、尿黄、舌红、脉细数等症状,这被辨证为心肝火旺。治疗时,常选用生地、丹皮、黄芩、山桅、柴胡、白芍、夏枯草、龙胆草、仙鹤草、旱莲草和甘草等药物。
另一类症状则表现为汗液淡红色染衣,患者感到神疲乏力、气短、肢体寒冷、面色苍白、脉细无力、舌苔薄。这类被辨证为气虚,治疗上可能使用龙骨、牡蛎、黄芪、白术、党参、芡实、铁树叶和甘草等来调养。此外,中医还推荐外治法,如用煅牡蛎和麻黄根研粉敷身,作为辅助疗法,常被证明有效。
一般汗液为水色,但有时汗液可带着不同的色泽而染衣,称为“异色汗”。汗色异常不一定伴有多汗。其发病机制可由于汗液本身有颜色,或为皮肤上细菌使汗液变色等。据文献考证,红汗,在古代大多指外感热病,发热无汗,虽经服药也不能得汗,但出现鼻出血以后,反而热退病愈,医家认为,这种鼻流鲜血与药物发汗具有等同的效应,因而形容它是一种“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