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8:5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7:28
9月20日,美国*公布了最大规模的救市案,拟购入“不流动”按揭证券,并将国债法定上限提升至11.3万亿美元,购买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需动用7000亿美元。 而两天前,美联储已和全球各大央行达成一致,决定将其向货币市场的注资总额提高至2470亿美元。 从2470亿,到7000亿,再加上此前为拯救“ 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注入的2000亿美元,这一系列数字的变化,让人们更直接地体味到事态的紧迫、危机的惨烈。据说,20日美联储*伯南克向议员们简介金融市况时,形容前景是“灾难性”的,在场议员无不讶异,现场鸦雀无声了10秒钟。 危机让美国人始料不及,更让中国人愕然。而其直接作用于A股市场所产生的杀伤力,更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财富的变迁。因为,此前对于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这场大洋彼岸的危机还相当遥远。 那么,这场危机对中国产生的直接影响到底会有多大?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 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多大 目前公布雷曼债券数据的中资银行,已达7家。其中,中国建行持有雷曼债券1.914亿美元,其中高级债1.414亿美元,次级债0.5亿美元,占公司净资产0.29%。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数量最大,共1.518亿美元,约占该集团总资产的0.01%。交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债券7002万美元,占其总资产0.02%,暂时在各家银行中占资产比例最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近日在中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中国的银行国际交易量不大,涉及次贷的可能不超过100亿美元。 这只是看得见的账面损失。所有情况表明,这场由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海啸并未见底,它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其实,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不只在于对危机严重性的判断以及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还取决于中国为应对危机采取的策略与手段。 *该怎么办 在过去的一周里,中国*已经启动了应急机制。9月15日,下调了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就目前来看,这一*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比较有限,但它无疑是货币*变化的强烈信号。 从去年年底开始,货币*已由“稳中适度从紧”转向“从紧”,以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明显通货膨胀为宏观*的首要任务。而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困难和挑战的增多,要求放松银根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CPI指数高企的情况下,对放松银根可能减弱控制通胀的效应,并导致经济过热回潮的担心,令管理者左右为难。 如今当外部系统性金融风险突然袭来之际,*下调两率,意味着货币*的重大转变。有经济学家对此评价说,央行放松货币*,并非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出现过高的风险,而是对现行经济可能下行的风险提前反应。 随后,中国*又在股市受到危机冲击、银行股拖累大盘冲击1800点关口后,果断出手。如果说调整印花税,更主要在于提振市场信心,那么汇金公司增持银行股等举措,则明确昭示,*保障金融安全的信念与决心。沪深股市以七年未见的全部涨停,作出了响应。 但华尔街风暴尚未见底。据悉,美国有100多家银行出现问题,“谁是下一个”的拷问,已让华尔街的巨头们成为惊弓之鸟,对危机最终杀伤力的评价显然已超出了经济学家预期的范围,其影响不仅在金融体系与经济层面,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步显现。 因此,*应该做的不只是制定危机的应急预案,而且应该面对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审慎思考、长期部署。 启动内需是关键 从各种迹象判断,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很难避免。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美国出现的这场危机不只将通过金融,还将通过市场需求的紧缩直接传递到中国的实体经济。目前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60%,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的订单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一旦这一市场出现问题,导致订单大量减少,将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以至工人的收入和就业。 因此,在世界经济形势难以掌控的前提下,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几乎已成共识。雷曼兄弟坍塌的消息发布不久,经济学家周其仁即为中国经济献策:“大算盘不难打:只要国内需求有较大的扩展,这些年来为外需服务的庞大制造业能力,只要有一部分转向对内,中国经济就不但可能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也许对全球经济‘过冬’也不无小补。” 事实上,近年来,*在拉动内需上一直不遗余力,但收效却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以及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囊中羞涩。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但大多数人对此却并没有明显的体会。而农村市场的开启及农民的增收又近乎成为老生常谈。 日前,记者在美国采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时,其中的两位中国经济研究专家——Nigel Chalk先生和Laura Papi女士,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近些年中国消费对于GDP增长的比例不增反减,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 他们认为,要想解决消费增长不振,出路在于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医保、教育、养老保障等。相对于1990年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各年龄阶段的储蓄率都有所上升,老龄人口的储蓄增加尤其明显。如果*能够提供足够好的福利保障,公众就可以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并驱动经济增长。 而在增加公共服务投入的同时,一些学者格外关注税收*对经济的作用。今年7月,全国*财经委经济室一份呼吁减税的报告,经媒体发布后,引起共鸣。虽然此后,财经委表示这只代表经济室的意见,不代表财经委。但因为这份报告契合了人们减税的期望,依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因此,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在于现有的财政收入更多地向公共财政倾斜;另一方面在于税收*的变化,真正藏富于民、藏富于企。这是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民间自救也非常重要。正如不久前万科总裁郁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行业靠*救还是自己?最好的办法还是靠自己。不可能一直靠利好扶持。” 危机之所以能够扩散,最关键的问题是信心的缺失、恐慌的蔓延。事情远未到无可挽回的时候,人们要的,不是恐慌失措而是沉着应对。 历经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经过了无数大风大浪,激流险滩,现在又到了闯关的时候。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7:28
今天我们怎样面对物价上涨? 在过去的半年中,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据报道,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有1.3%的涨幅,但由于上涨的多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是总体价格指数的2~4倍,令民众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一项调查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在短期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太大。除了基本生活消费品之外,住房、教育以及医疗更成为压在广大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令人喘不过气来。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应对物价在高位的徘徊? 这个问题首先应由*来解答。可以这样说,大部分物价上涨是由市场经济规律供求关系作用使然,但在一些物价上涨的背后我们仍可以看到某些*部门的推波助澜。对垄断企业的支持或纵容,对政绩的饥渴与冲动,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这些都能成为某些商品与支出飙升的潜在理由。公共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物价的上涨背后更多的是民生问题,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利益与政绩问题。相关审计与监察部门,也应该尽力消除这种物价虚高现象,还物价一个真实的水平。 对于物价虚高情况进行打击,还仅仅是一个方面。*如何帮助中低收入人群应对这轮物价上涨风潮也是重中之中。一则新闻则令人颇感欣慰。广东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望年内出台,该指数制定后,将根据物价上涨情况给予低收入困难居民适当生活补助。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都已经开展分层核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编制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作。(《信息时报》9月18日)在这一轮以基本消费品上涨为主要特征的物价上扬过程中,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无疑是低收入人群。在编制动态消费指数基础上给予困难人群以补助,确实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共*。 当然,给予困难人群增加补助或许只是杯水车薪,在税收、就业等多方面给予对低收入群体支持都应该在*公共*考量之中。唯如此,才能由一片“涨”声转而迎来一片掌声。此外,社会也应该履行其责任感,对社会中的弱势公民给予帮扶。此外,对于一些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如何理财也是摆在他们面前应该学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