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8: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7:31
寻常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损害表现为粟粒至豌豆大小的狼疮结节,这些结节红褐色至棕褐色,呈现半透明状,触之质软,微隆起于皮面,表面薄嫩。用探针探查时,结节容易被穿透且在压力下容易出血,即所谓的探针贯通现象。
如果使用玻片压诊,减少局部充血,结节会更明显,呈淡*或黄褐色,类似苹果酱的颜色。有时,多个结节会互相融合形成大片红褐色的浸润性损害,直径可达10-20厘米,表面高低不平,触之柔软,覆盖大片叶状鳞屑。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些损害可能会自愈并形成瘢痕,而其他结节则可能破裂形成溃疡。溃疡最初仅限于损害的一部分,随后可导致整个损害全部溃烂。溃疡多为浅表,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覆盖红褐色肉芽组织,伴有少量稀薄脓液,干燥后形成污褐色厚痂。溃疡边缘不规则,质地柔软,颜色暗红,边缘呈潜行性。
在溃疡的发展过程中,*或一侧结疤愈合,但边缘或另一侧不断向外扩展,可能导致大片损害的形成,也可能形成环状、弧形或蛇行等特殊形态。组织破坏性很大,愈后形成高低不平的条索状瘢痕。严重情况下,瘢痕可能收缩,导致畸形或功能障碍。
寻常狼疮的另一个特点是已愈合的瘢痕组织上又可再生新的狼疮结节,再次破裂形成溃疡。因此,这种疾病常持续数十年无法痊愈。
寻常狼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其病因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雄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导管的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炎症及宿主的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