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8: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9:27
草堂胜迹殿,位于草堂左后方数十米处,系石构殿宇,二进,由过厅、正殿组成,题额为“草堂胜迹”。该殿由涵江夹漈草堂的商人陈志阳和当地群众于1921年集资兴建。殿前有一株数十龄的毛茶树,冬春之际,灿灿然红花满树。殿侧有桂树,九秋时节,馥郁的香气布满山坳。殿门联语为:“三十年力学不下山,度量包罗天地;五百部著书曾诣阙,精神贯彻古今。”正殿供奉夹漈先生塑像,先生蔼然端坐,两眼发出烛照大千的灵光。圣迹殿被当地人称为“无尘山房”,殿内既无蛛丝虫迹,也无烟尘沉积,据说从未经拂扫,洁净异常,堪称夹漈山一奇。殿左有两个石砌洗砚池,上池外方内八角,下池外方内圆。今人在上池边上安置一个龙头,涧水顺龙头汩汩注入池中。
夹漈草堂四周景点甚多,自古就有“夹漈二十四景”之称。其中较为有名的是登山路上的“下马石”,相传是理学家朱熹拜访郑樵时下马步行的起点。草堂西侧200米处的“出米石”,民间传说郑樵刻苦著书的精神感动了神仙,吕洞宾下凡在石上挖两个洞,一洞出米,一洞出盐,两洞出的盐米仅供师徒两人食用。后来书童把洞挖大,结果洞中飞出两只白鸟,从此就不再有盐米流出。草堂西侧约100米处的“占星石”,相传郑樵站在石上夜观天象。此石突兀山间,站在石上仰望上苍,天宇非凡低,确是观察天文的好地方。草堂前面约100米处的“晒书石”,石长60米,宽35米,相传郑樵每年都要把书拿到这块石上晒太阳,以防霉变。还有摇篮石、修史堂(芗林寺)、搬柴坑、乌纱石、放生池、石龟石蛇、东山采药、曲水流觞等等。每一个景点都隐藏着漂亮动人的故事。
1997年,莆田市、县政府在拨款重修夹漈草堂的同时,还在草堂后山树立了一尊栩栩如生的郑樵石像。先生端坐在苍松翠柏之间,左手捧书,右手执笔,作凝神静思状。石像是根据当代闻名画家范曾所作的郑樵像精心雕刻而成,是夹漈先生刻苦治学精神的形象写照。
夹漈草堂不仅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更是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市、县以及草堂所在的新县镇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力度。新辟的盘山公路通达夹漈草堂,游人可免除跋涉之苦。供电专线也翻山越岭直达草堂,人们若有兴致,可以在这里感受一下郑樵当年夜观天象的情景。新千年伊始,造价20万元的“郑樵故里”山门在白沙与新县的交界处动工兴建,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缅怀古迹、凭吊先贤,领略夹漈先生超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和人格魅力。
夹漈草堂位于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的夹漈山上,离市区北面约30公里,这里海拔600多米,山深林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书立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