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7: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1小时前
开始不具备合法性,是背父自立,但远在四川的李隆基处置得宜,才没有使事态恶化,还追加诏书,使李亨的上位合法化。当唐朝天下苦于安禄山之叛而陷入战火时,李唐朝廷上下惶惶不安,玄宗在潼关失守后便西奔入蜀。在这场大乱事中,李亨无意中成了受益者,在马嵬驿兵变后,不但摆脱了十多年傀儡太子朝不保夕的困境,还逐步走到前台,成为皇帝。
李亨未当皇帝前的处境岌岌可危,在玄宗一日杀三子后,本有意立武惠妃的儿子李瑁为储君,被众臣阻止作罢,改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李亨接到这个烫手山芋,立马陷入困境。成为后宫武惠妃和朝堂李林甫后是杨国忠攻讧的对象。
唐玄宗经历过武则天朝、中宗睿宗朝,又深度参与宫廷政变,对朝堂得失深谙于心。当上皇帝后注意铲除破坏皇权的隐患,杀太平公主以免再次出现女主之患,又废王皇后架空后宫实力,杀三子排除玄武门之虞。(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国家大事则扶持宦官高力士做大,对垒朝堂重臣,帝王手腕多术齐下,在这种环境下,权臣揣摩上意,加大对合法储君李亨的压制打击,未必不是玄宗不愿意见到的。长寿皇帝的太子难当,当了十八年太子的李亨,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讧,受尽惊吓,宝座摇摇欲坠。
安禄山之叛给他带来转机,兵变逼杀杨国忠兄妹之后,玄宗继续入川,李亨在李辅国等人的分析下,觉得入川万一栈道被烧毁,再出难于登天,等于拱手让出李唐天下,不如先收西北诸兵,再号召天下讨贼,形势大有所为,便半推半就不随其父入四川,远走灵武。(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亨在756年七月九日到灵武,十二日就在手下的簇拥下登上皇帝位。说明早有预谋,可能在马嵬兵变时就有这个想法。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把在四川的父亲升级推尊为太上皇,并立即派使者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李亨之立,可以说是形势所迫,凝聚人心的需要,二来也想造成既定事实,夺取皇权,以免玄宗日后清算马嵬兵变等事,掌握主动权。
当了四十多年太平天子的李隆基,也不糊涂,明白山高皇帝远,形势比人强,马上就坡下驴,派出韦见素、房琯、崔涣奉皇帝册于灵武,至此,李亨的皇帝位才算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