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7: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10:25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框架内,我们常常提及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熟人社会”概念。这个社会的特点是人际关系紧密,建立在私人联系的基础之上,人们通过这些关系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熟人好办事"这句朴素的民间谚语,正是对这种社会特性的一种生动描绘。
费孝通先生观察到,在这种熟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交往主要依赖于背景和关系,而非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契约和制度。然而,他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当人们在越来越广阔的社会空间中相遇,成为彼此的陌生人,法律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在陌生人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法制的规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仅仅依赖于个人关系,而是通过规范和制度来建立和维护彼此的信任和秩序。
随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契约、制度和规则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石,法律也随之应运而生,为陌生人社会提供了一种公正和秩序的保障。可以说,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转变,实际上是社会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必然结果。
熟人社会,更通俗的讲就是“小圈子”社会,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21世纪,随全球化与商业化而来的陌生人社会,在中国衍生出一套泡沫式的交友语法:正如广东人可以将满脸横肉的女顾客称为靓女,饭局上的哥们与兄弟称谓,不过是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有人认为,城市越大,朋友越少。深谙熟人社会的潜规则,每个人只不过活在友谊虚假繁荣的“扮熟人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