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生活对历史的影响》作者维舟。这个维舟是谁?什么知识背景?出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7: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14:03
维舟
维舟,77年生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好读书不求甚解。涉猎驳杂,少时沉迷于古典文学与历史,长而旁及社会学、人类学等,2004年起撰写博客至今。
维舟
70后,知名书评人。从事一份与自己兴趣了无相涉的工作已13年。2 0 0 4年起开始写文章。兴趣驳杂,好读书不求甚解。
维舟家在上海世博园附近某小区,书房在阁楼,光线充足,格调雅致。两墙白色书柜量身定制,一左一右。书房藏书大概四千册,分类如下:一排历史,从古代到近代,少数民族、中外关系、环境史、城市史也纳入其中;一排文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神话学,有《圣经》、释迦牟尼故事,有张承志,也有安妮宝贝。
维舟跻身广告行业,是意料不到的事情。由于高考数学考不好,他被调剂到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头几年比较郁闷。我是一个打开电视见到广告就转台的人,现在却要成为广告人。”
白天上班,晚上阅读、写作,维舟从不跟同事提及他在网上“维舟”的身份:“怕他们觉得我是个怪物。广告圈里的人比较时髦,多看杂志少看书。包括我自己,在工作的头五年也不想看书。后来才开始慢慢捡起来这个习惯。看书能够让我的心平静一些,像镇定剂。”
2004年,出于个人兴趣,他在博客“维舟试望故国”上发表考证和注释类文章,开始受人关注。“后来南方都市报编辑戴新伟先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写专栏。我就写了一些书评和评论。”从此,他以书评人身份进入文化圈。
看书喜欢顺藤摸瓜
维舟的启蒙读物是少时在崇明乡下反复吟读的古典文学,尤其唐诗宋词。后来对历史感兴趣,开始读各种历史著作。“早期看古代史,尤其对中外交通史蛮有兴趣。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提到另一本书的某些观点值得一看,就去找那本书。这样顺藤摸瓜地一路找过去。豆瓣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在上面经常能发现我感兴趣的图书。基本上,我都是看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范畴和人文科学之内的书。”
维舟表示,看不同类型的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在于如果单从某一个角度切入的话,观点是会有失偏颇。“比如说只是从历史角度看待某一个课题,结果看的角度是会有点偏的,但是如果从其他的角度去把握,可能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正是这样一本让他受启发的书:“书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对人类学界影响很大。比如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把人类学的论文看作是一种写作。以往人类学学者认为自己写的东西并不是作文,而是对现实和客观的一种描述。书中作者们颠覆了这种看法,‘因为任何一个东西都是人写出来的,你认为自己客观,不可能不夹杂着一些主观的东西。’这本书出来以后,对当时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挺颠覆性的。”
维舟一直关注乡村环保等社会学的问题,写过不少这方面的书评。书架上有一本曹锦清的《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作者因早期写过《黄河边的中国》而出名。“他写过很多调研浙北农村的心得,事无巨细都记下来,他得出了蛮多让我启发的结论。比如说一个人的爷爷以前是地主,1949年后被打倒了,但这个家族蕴藏的文化价值或说是价值观延续下来了。到1978年以后他的子孙又发达起来了。当然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地方还是很普遍的。只是在浙江这边可能还突出一点。因为浙江北部本来就是文化教育相当发达的地区。”
藏书纯粹为了读
书架上有不少日文书,维舟说他借助字典可以阅读日语书籍。其中有一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版的《日本国势图会》,是维舟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本书,装帧漂亮,书封印着“许亦非藏书”,估计是藏书家许亦非去世后,后人把他的藏书放到市场上流通。2007年,维舟花50块买到它。书里主要以统计图表的方式对那个年代的世界形势作介绍,包括对中国(“北支那”、“南支那”)的种种情况介绍。“这本书蛮有意思的。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日本人当时的看法。首先上来就讲世界大事,把世界各国分别排列。它不是按照现在国家的排列顺序,而是按照帝国的顺序排列。它把英国列为世界第一大国。因为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及其人口是世界第一的。编辑的思维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有别于我们研究近代史的思维和想法。”
“我藏书纯粹只是为了读,不是为了收藏珍本。收藏珍本一方面需要钱,另一方面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不会花高价去买线装书。”维舟说。但他也因此错失了一些书。有一次,他在文庙附近的古玩市场逛旧书摊,有人卖一本1933年日本三省堂出的地理教科书,里面描绘了那个年代日本对历史的记载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其中把台湾、朝鲜都划入了日本的领土。“那人叫价一百多,我砍价不成,最后没有谈拢,第二次去看,找不到了。”
维舟统计了一下,工作至少占据他每天的九个小时,一年下来顶多能看三四百本书而已。“书看得越多,越不敢随便评论。每个行当都是这样,越是深入进去,越会发现这个行当里面可畏的人太多。比如像书评人乔纳森,他读书真的很厉害,懂的语言也多,很天才。”维舟说,“前阵子还有人跟我讲:你的知识缺陷就是不懂经济学。如果要观察时
政,懂经济学是很重要的。我说是的,这个我承认的。”
小小阁楼,容量有限,这些年维舟买书已经很克制了,看一遍就够了的书他不会买。于是他常利用图书馆借书:“浦东图书馆环境很好,上海图书馆资料比它要更齐全。这两个都是我常会去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