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7: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03:33
秦姓郡望堂号详述
秦姓郡望天水郡的渊源可追溯至西汉朝元鼎三年,治所位于平襄(今甘肃通渭),辖地包括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等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维持天水郡。西晋时期迁治至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再次更改为天水郡,辖地主要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区域。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治所位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北魏时期辖地在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同时设立晋阳与太原同城。唐时期太原府的行政区域亦与此地相同。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改并州为太原府,迁治至阳曲(今山西太原)。此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设为府。*时期太原府升级为市,成为山西省的首府。
齐郡在西汉时期先设立临淄郡,后改名为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辖地包括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隋、唐两朝将齐郡改为青州北海郡。
河内郡在春秋末期及楚、汉之际设立,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的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间,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县。西晋时期迁治至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改名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设置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秦姓堂号以望立堂,有“天水堂”、“临淄堂”、“河内堂”及“太原堂”。其中,“天水堂”源自天水郡;“临淄堂”源自齐郡临淄;“河内堂”源自河内郡;“太原堂”源自太原府。此外,还有以“三贤堂”、“乐善堂”、“养真堂”及“忠孝堂”为代表的堂号。其中,“三贤堂”源于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四位姓秦,这里“三”指的是多数之意。“乐善堂”因孔子夸奖秦氏好道乐善而得名。“养真堂”是因秦氏注重养真(本性的善)而得名。“忠孝堂”源于秦琼的后人,因其忠且孝而命名。“淮海堂”则源于宋朝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而命名。“五礼堂”是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此得名。
秦姓,亦称秦氏。秦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人口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第74位。秦姓分布很广,以河南、四川、广西、江苏居多,海外秦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据《群辅录》记载,舜七友之一有秦不虚。这说明上古帝舜时已有秦氏。但因秦不虚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唐、宋时期的谱牒学家对秦氏的起源又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之说。秦氏源出三大支系:姬姓、嬴姓和外族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