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波:拉丁语就是大秦语,也即犁鞬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6: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5:10
帕特农神庙应是苯教神庙,万神庙、大教堂、珈蓝、寺与汉语“村”。
程碧波指出,西方所谓的印度实际上是中国,"China"即为“中原”,“罗马”即为“*”。文章讨论了中国出土的古罗马金币与古波斯金币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在语言上不存在问题。此外,文章还分析了波斯与拂菻(即大秦)的文字发展。
《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隶属波斯的狼揭罗国的语言描述,记载为“文字大同印度”,这与卑路斯银币的钵罗婆文是一致的。直至今日,印度尼西亚仍在使用钵罗婆文。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波斯都城附近使用的语言与拂菻国(即大秦)语言的差异,指出两者在语言上大致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文章还引用了杜环《经行记》的描述,指出拂菻国即今天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其北接土耳其,土耳其就是可萨突厥。南海即今天阿拉伯海,西海即地中海和红海。拂菻国西枕西海,其边界尽于西海。文章详细解析了大秦的地理位置及其名称的由来。
文章探讨了为什么大秦又称为黎轩、犁鞬、犁靬、犛靬、骊靬。《后汉书》和《晋书》明确指出大秦人的特征与中国人的相似之处,且大秦的文字与*设置与中国类似。文章还引用了《魏略》中的内容,指出黎轩即阿拉伯半岛上的某个地点,并提供了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
文章通过引用多个历史文献和地图,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大秦有时被称为黎轩、犁鞬、拂菻等名称,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文章指出,大秦人最初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并且从中国南部渡海而来。后来由于北方突厥的威胁增大,大秦不得不将都城推进到叙利亚,以“天子守国门”。
文章最后指出,当时西域诸语都是拼音文字,不同之处在于字母,语音大同小异。因此,在西域生造一门语言是很容易的,这导致了不同语种之间的差异。文章还强调了西方常出现一人会数十种语言的情况,因为语言差异并不像中国人想象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