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6: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9:35
1、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2、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小动作多、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更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
课堂45分钟对学习至关重要,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搞不明白,课下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3、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里搭茬儿。
4、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9:35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总有一部分孩子是掉队的。这掉队的孩子开始还可能会努力一把,但如果他们一再努力还是跟不上,慢慢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开始掉队。
班级授课是现代学校的教育方式,学生个体的差异使教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孩子。按理说,面向大多数学生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学校要争优分率、升学率、尖子生的排名位置,促使教师着重关注尖子生。教师授课的速度、难度也就只有尖子生才能适应了。班上尖子生的数量教师一般计算的比例为20%,也就10个学生。还有30%为尖子生的临界生,即约15人为教师兼顾授课的对象,成绩可上可下。余下50%的学生则看自己的努力了,跟得上则能成为临界生,跟不上则一直掉下去,成为学习上的差生。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在15名以内,则恭喜你,你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用太伤脑筋了,但如果你要确保你的孩子日后考上本科则仍须时刻关注他的变化,仍须努力和费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9:36
一、主动竞争型的孩子。主动竞争型的孩子一般智力水平较高,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意志、毅力超人。主动竞争型的孩子会以考试为乐,越考劲头越大,越考状态越好。这类学生通常是考试的机器,但如果父母能刻意和谐地引导其发展,日后他们能胜任一切挑战性的工作。
二、被动竞争型的孩子。这类孩子智力水平中上,但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意志、 毅力平平。由于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前列被归类到尖子生行列。他们对于学习成绩的偶尔高低往往不过于关注,但如果考试成绩连续3次排在尖子生行列外,他们的 学习 信心会受到打击,成绩 会慢慢掉下去。若能一直保持在尖子生行列,则他们会学得轻松,思维力越来越强,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是日后成大器之才。因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学习 上的 变化,多倾听孩子的 声音,多与孩子 沟通,这样就可以将可能往下掉的的因子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刻苦学习但成绩平平的孩子。这类孩子能刻苦学习,坚持学习 的 时间比一般孩子要长得 多,智力上看上去与大多数孩子一样,也是属于聪明的 孩子,但学习效果 却事倍功半,学习 成绩平平。这类孩子 的 比例很大。不管教师如何教他们学习的 方法,但总是见不到效果。他们缺乏的 是适合自己的 方法,如果能悟出来,学习会突飞猛进。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平平的 学生,突然间成绩会快速上升,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 四、聪明但坐不住的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