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精神卫生日主题 和详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21:19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29
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有87万人自杀,是全球死亡负担的1.4%。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部主管萨拉西诺表示,超过90%的自杀案例都和心理疾病相关。可以说,心理疾病已经呈现“全球化”的态势了。
心理疾病是欧洲除心脏疾病之外的第一大疾病,高达27%的欧洲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段时间都出现过心理问题。据欧盟统计,在欧盟国家中因心理疾病自杀的人每年达5.8万,比在车祸和谋杀案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心理障碍是造成欧盟国家员工缺勤、提前退休和申领因工丧失劳动能力补助的三大原因之一。据保守统计,心理疾病给欧洲各国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其实,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卫生和福利制度也相对健全。一位社会问题专家说出了问题的根源:一个社会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有关系,它和一个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从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个体、人性关注和关心的程度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反而为更多心理疾病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因为当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奋斗的首要目标之后,他就会有更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一个社会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极高,但在精神方面做得不够,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有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中国有3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地方铁路局就组织火车上的乘警接受心理培训,担任“心理压力释放员”。因为每年在客流高峰时都会出现“车癫”,这些人由于某些方面的精神压力过大,会突然跳车、挥刀砍人、哭泣、撒钱等。著名心理咨询师宋玉梅告诉记者,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不良情绪增加太快,又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一旦超出了人的承受极限,心理问题向恶性方向发展,人就会患上轻重不同的心理疾病。失控的情绪向内,严重的就会去自杀,而失控的情绪向外,有时会表现为破坏甚至*。
从宏观层面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把各种社会不平衡、社会不公的消息迅速大量地带给公众,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此外,居住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降低。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原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使得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成为“全球病”也就不难理解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29
2010年精神卫生日主题是:
一、主题: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二、宣传口号
(一)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思维的影响)
(二)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职场人群亚健康心理状态阐述即改变)。
(三)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社会关系日趋发杂化,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论述)。
三、目标人群
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200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 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 你我同行”,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
你可以围绕以上主题分别论述,我不可能为你逐字逐句推敲,否则就是我的论文了,但愿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30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促进心理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动员全市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各级*部门加大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9月16日市精神卫生中心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开展“十个一” 活动,其内容如下:
1、组织一次街头宣传活动。组织中心医务人员、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分发资料,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重点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出现问题进行综合干预。
2、举办一期精防知识培训班。配合全市开展的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调查,培训内容重点是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介绍了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调查好的乡镇的先进经验。
3、开展一次医患同乐文艺宣传活动。利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为主题,开展医务人员与病人联动的文艺演出,营造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组织一次“: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青少年科普讲座,由市文明办、心协、精卫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方法,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
5、进行一次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医务人员进入社区,以“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为主题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重点从以建立新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对残疾人、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沟通,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增进了家庭亲情,融洽了邻里关系。
6、组织一次医务人员、病人联动的秋游活动。组织病区病情较稳定的病人走入风景区,融入大自然,并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都来关心精神病人,减少歧视。
7、出一期以主题活动为内容的专刊。利用常熟日报卫生园地版块、心灵120网站、常熟精神卫生动态重点宣传主思想,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社会的氛围。
8、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围绕“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为内容,动员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撰写科普文章或心得体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汇编成册。
9、开展一次心理危机研讨会。利用第八个“预防自杀日”,邀请国外、上海专家来常讲课。主要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并在这里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10、为精神病人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生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代表着生命与希望。可是住院病人的生日很多都被遗忘了,病人在生日那天她们会感到更加失落和无助。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树立病人对生活的信心,增添她们对生活的希望,积极治疗疾病。医院为10月份生日的患者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希望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意志,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30
我不能回答你,但是想谈一些看法,世界精神卫生日,也可以翻译心理卫生日,这个实际上就是和你说的普通人的健康有关,实际上你看每一次的主题都是和普通人有关,只是在以往的活动中都是精神病院在搞这个活动,所以有些人理解精神卫生日是和精神病有关的,实际上是和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精神病人)都相关的。
你的论文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谈,每个人都关注心理健康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31
2010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宣传口号为:1、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2、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3、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5 14:32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目标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宣传口号:
Ø 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Ø 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
Ø 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心理和谐健康从个体的心灵感受出发,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小我构筑大我,只有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心和谐健康才能构建起整体社会的和谐。拥有和谐心理,个体可以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笑对挫折,享受生活。拥有和谐心理,团体能够传递信息,分享智慧,众志成城。拥有和谐心理,社会能够在理性平和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沟通是通往和谐心理的桥梁。有效的人际沟通,不仅可以满足人认识社会与他人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交网络,改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化自我认识,挖掘自我潜能。理解是和谐心理的润滑剂。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有助于建立理性客观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友善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关爱是和谐心理的保温毯。真诚体贴的关心和爱护,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情感的凝聚力,让人们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安居乐业。
在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中,亲子交流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积极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会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动力。父母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引导孩子锻炼心理能力以及其他技能。通过亲子交流,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其人生成长的最初阶段,学会树立目标,尝试追求成功,并且在接受与认可之中学会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博爱天下。
快节奏、高效率、强有力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特点,缺乏交流会让本来就充满压力的职场人群变得更容易烦躁抑郁。营造轻松和谐的职场氛围需要我们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拥有坦诚互信的心态。只有在坦诚互信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领导和同事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上下同欲”。坦诚互信需要我们放下戒备,轻松上阵,在民主透明的氛围中完善个人的沟通能力,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进,真正实现愉快工作、惬意生活。
作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大大小小的社区组成了社会。一方面,温馨的社区环境可以让每一位居民在友好的氛围*享温情。“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实现主动沟通——“见面招呼,你好我好;安全生活,互相提醒;陌生人来,主动询问;邻里有事,大家帮忙”。另一方面,社区要特别重视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爱,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家访机制,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利益表达。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容易被歧视和误解,而社区支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1
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有87万人自杀,是全球死亡负担的1.4%。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部主管萨拉西诺表示,超过90%的自杀案例都和心理疾病相关。可以说,心理疾病已经呈现“全球化”的态势了。
心理疾病是欧洲除心脏疾病之外的第一大疾病,高达27%的欧洲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段时间都出现过心理问题。据欧盟统计,在欧盟国家中因心理疾病自杀的人每年达5.8万,比在车祸和谋杀案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心理障碍是造成欧盟国家员工缺勤、提前退休和申领因工丧失劳动能力补助的三大原因之一。据保守统计,心理疾病给欧洲各国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其实,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卫生和福利制度也相对健全。一位社会问题专家说出了问题的根源:一个社会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有关系,它和一个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从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个体、人性关注和关心的程度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反而为更多心理疾病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因为当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奋斗的首要目标之后,他就会有更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一个社会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极高,但在精神方面做得不够,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有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中国有3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地方铁路局就组织火车上的乘警接受心理培训,担任“心理压力释放员”。因为每年在客流高峰时都会出现“车癫”,这些人由于某些方面的精神压力过大,会突然跳车、挥刀砍人、哭泣、撒钱等。著名心理咨询师宋玉梅告诉记者,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不良情绪增加太快,又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一旦超出了人的承受极限,心理问题向恶性方向发展,人就会患上轻重不同的心理疾病。失控的情绪向内,严重的就会去自杀,而失控的情绪向外,有时会表现为破坏甚至*。
从宏观层面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把各种社会不平衡、社会不公的消息迅速大量地带给公众,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此外,居住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降低。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原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使得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成为“全球病”也就不难理解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1
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有87万人自杀,是全球死亡负担的1.4%。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部主管萨拉西诺表示,超过90%的自杀案例都和心理疾病相关。可以说,心理疾病已经呈现“全球化”的态势了。
心理疾病是欧洲除心脏疾病之外的第一大疾病,高达27%的欧洲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段时间都出现过心理问题。据欧盟统计,在欧盟国家中因心理疾病自杀的人每年达5.8万,比在车祸和谋杀案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心理障碍是造成欧盟国家员工缺勤、提前退休和申领因工丧失劳动能力补助的三大原因之一。据保守统计,心理疾病给欧洲各国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其实,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卫生和福利制度也相对健全。一位社会问题专家说出了问题的根源:一个社会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有关系,它和一个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从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个体、人性关注和关心的程度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反而为更多心理疾病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因为当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奋斗的首要目标之后,他就会有更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一个社会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极高,但在精神方面做得不够,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有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中国有3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地方铁路局就组织火车上的乘警接受心理培训,担任“心理压力释放员”。因为每年在客流高峰时都会出现“车癫”,这些人由于某些方面的精神压力过大,会突然跳车、挥刀砍人、哭泣、撒钱等。著名心理咨询师宋玉梅告诉记者,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不良情绪增加太快,又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一旦超出了人的承受极限,心理问题向恶性方向发展,人就会患上轻重不同的心理疾病。失控的情绪向内,严重的就会去自杀,而失控的情绪向外,有时会表现为破坏甚至*。
从宏观层面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把各种社会不平衡、社会不公的消息迅速大量地带给公众,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此外,居住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降低。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原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使得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成为“全球病”也就不难理解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2
2010年精神卫生日主题是:
一、主题: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二、宣传口号
(一)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思维的影响)
(二)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职场人群亚健康心理状态阐述即改变)。
(三)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社会关系日趋发杂化,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论述)。
三、目标人群
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200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 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 你我同行”,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
你可以围绕以上主题分别论述,我不可能为你逐字逐句推敲,否则就是我的论文了,但愿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2
2010年精神卫生日主题是:
一、主题: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二、宣传口号
(一)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思维的影响)
(二)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职场人群亚健康心理状态阐述即改变)。
(三)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社会关系日趋发杂化,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论述)。
三、目标人群
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200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 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 你我同行”,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
你可以围绕以上主题分别论述,我不可能为你逐字逐句推敲,否则就是我的论文了,但愿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2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促进心理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动员全市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各级*部门加大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9月16日市精神卫生中心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开展“十个一” 活动,其内容如下:
1、组织一次街头宣传活动。组织中心医务人员、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分发资料,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重点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出现问题进行综合干预。
2、举办一期精防知识培训班。配合全市开展的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调查,培训内容重点是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介绍了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调查好的乡镇的先进经验。
3、开展一次医患同乐文艺宣传活动。利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为主题,开展医务人员与病人联动的文艺演出,营造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组织一次“: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青少年科普讲座,由市文明办、心协、精卫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方法,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
5、进行一次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医务人员进入社区,以“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为主题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重点从以建立新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对残疾人、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沟通,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增进了家庭亲情,融洽了邻里关系。
6、组织一次医务人员、病人联动的秋游活动。组织病区病情较稳定的病人走入风景区,融入大自然,并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都来关心精神病人,减少歧视。
7、出一期以主题活动为内容的专刊。利用常熟日报卫生园地版块、心灵120网站、常熟精神卫生动态重点宣传主思想,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社会的氛围。
8、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围绕“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为内容,动员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撰写科普文章或心得体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汇编成册。
9、开展一次心理危机研讨会。利用第八个“预防自杀日”,邀请国外、上海专家来常讲课。主要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并在这里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10、为精神病人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生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代表着生命与希望。可是住院病人的生日很多都被遗忘了,病人在生日那天她们会感到更加失落和无助。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树立病人对生活的信心,增添她们对生活的希望,积极治疗疾病。医院为10月份生日的患者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希望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意志,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3
我不能回答你,但是想谈一些看法,世界精神卫生日,也可以翻译心理卫生日,这个实际上就是和你说的普通人的健康有关,实际上你看每一次的主题都是和普通人有关,只是在以往的活动中都是精神病院在搞这个活动,所以有些人理解精神卫生日是和精神病有关的,实际上是和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精神病人)都相关的。
你的论文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谈,每个人都关注心理健康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4
2010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宣传口号为:1、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2、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3、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4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目标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宣传口号:
Ø 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Ø 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
Ø 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心理和谐健康从个体的心灵感受出发,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小我构筑大我,只有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心和谐健康才能构建起整体社会的和谐。拥有和谐心理,个体可以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笑对挫折,享受生活。拥有和谐心理,团体能够传递信息,分享智慧,众志成城。拥有和谐心理,社会能够在理性平和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沟通是通往和谐心理的桥梁。有效的人际沟通,不仅可以满足人认识社会与他人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交网络,改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化自我认识,挖掘自我潜能。理解是和谐心理的润滑剂。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有助于建立理性客观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友善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关爱是和谐心理的保温毯。真诚体贴的关心和爱护,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情感的凝聚力,让人们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安居乐业。
在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中,亲子交流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积极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会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动力。父母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引导孩子锻炼心理能力以及其他技能。通过亲子交流,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其人生成长的最初阶段,学会树立目标,尝试追求成功,并且在接受与认可之中学会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博爱天下。
快节奏、高效率、强有力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特点,缺乏交流会让本来就充满压力的职场人群变得更容易烦躁抑郁。营造轻松和谐的职场氛围需要我们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拥有坦诚互信的心态。只有在坦诚互信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领导和同事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上下同欲”。坦诚互信需要我们放下戒备,轻松上阵,在民主透明的氛围中完善个人的沟通能力,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进,真正实现愉快工作、惬意生活。
作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大大小小的社区组成了社会。一方面,温馨的社区环境可以让每一位居民在友好的氛围*享温情。“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实现主动沟通——“见面招呼,你好我好;安全生活,互相提醒;陌生人来,主动询问;邻里有事,大家帮忙”。另一方面,社区要特别重视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爱,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家访机制,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利益表达。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容易被歧视和误解,而社区支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2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促进心理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动员全市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公众心理健康问题,倡导各级*部门加大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9月16日市精神卫生中心召开会议,部署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开展“十个一” 活动,其内容如下:
1、组织一次街头宣传活动。组织中心医务人员、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分发资料,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重点人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出现问题进行综合干预。
2、举办一期精防知识培训班。配合全市开展的重性精神病管理项目调查,培训内容重点是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介绍了开展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项目调查好的乡镇的先进经验。
3、开展一次医患同乐文艺宣传活动。利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为主题,开展医务人员与病人联动的文艺演出,营造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组织一次“: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青少年科普讲座,由市文明办、心协、精卫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引导儿童青少年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方法,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
5、进行一次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医务人员进入社区,以“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为主题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重点从以建立新型和谐的邻里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对残疾人、与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沟通,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增进了家庭亲情,融洽了邻里关系。
6、组织一次医务人员、病人联动的秋游活动。组织病区病情较稳定的病人走入风景区,融入大自然,并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都来关心精神病人,减少歧视。
7、出一期以主题活动为内容的专刊。利用常熟日报卫生园地版块、心灵120网站、常熟精神卫生动态重点宣传主思想,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社会的氛围。
8、开展一次征文活动。围绕“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为内容,动员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撰写科普文章或心得体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汇编成册。
9、开展一次心理危机研讨会。利用第八个“预防自杀日”,邀请国外、上海专家来常讲课。主要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并在这里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10、为精神病人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生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代表着生命与希望。可是住院病人的生日很多都被遗忘了,病人在生日那天她们会感到更加失落和无助。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树立病人对生活的信心,增添她们对生活的希望,积极治疗疾病。医院为10月份生日的患者举行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希望他们树立信心,增强意志,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早日回归社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3
我不能回答你,但是想谈一些看法,世界精神卫生日,也可以翻译心理卫生日,这个实际上就是和你说的普通人的健康有关,实际上你看每一次的主题都是和普通人有关,只是在以往的活动中都是精神病院在搞这个活动,所以有些人理解精神卫生日是和精神病有关的,实际上是和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精神病人)都相关的。
你的论文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谈,每个人都关注心理健康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4
2010年10月10日是第1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宣传口号为:1、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2、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3、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4
201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目标人群是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宣传口号:
Ø 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
Ø 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
Ø 社区居民: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心理和谐健康从个体的心灵感受出发,是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小我构筑大我,只有社会成员个体的内心和谐健康才能构建起整体社会的和谐。拥有和谐心理,个体可以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笑对挫折,享受生活。拥有和谐心理,团体能够传递信息,分享智慧,众志成城。拥有和谐心理,社会能够在理性平和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沟通是通往和谐心理的桥梁。有效的人际沟通,不仅可以满足人认识社会与他人的基本需要,建立社交网络,改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化自我认识,挖掘自我潜能。理解是和谐心理的润滑剂。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有助于建立理性客观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友善的生活、工作、学习氛围。关爱是和谐心理的保温毯。真诚体贴的关心和爱护,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情感的凝聚力,让人们在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安居乐业。
在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中,亲子交流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积极的肯定、赞扬和鼓励会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动力。父母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潜力和优势,引导孩子锻炼心理能力以及其他技能。通过亲子交流,了解孩子,关爱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其人生成长的最初阶段,学会树立目标,尝试追求成功,并且在接受与认可之中学会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博爱天下。
快节奏、高效率、强有力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特点,缺乏交流会让本来就充满压力的职场人群变得更容易烦躁抑郁。营造轻松和谐的职场氛围需要我们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拥有坦诚互信的心态。只有在坦诚互信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领导和同事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上下同欲”。坦诚互信需要我们放下戒备,轻松上阵,在民主透明的氛围中完善个人的沟通能力,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进,真正实现愉快工作、惬意生活。
作为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大大小小的社区组成了社会。一方面,温馨的社区环境可以让每一位居民在友好的氛围*享温情。“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实现主动沟通——“见面招呼,你好我好;安全生活,互相提醒;陌生人来,主动询问;邻里有事,大家帮忙”。另一方面,社区要特别重视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爱,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家访机制,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利益表达。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容易被歧视和误解,而社区支持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1
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有87万人自杀,是全球死亡负担的1.4%。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部主管萨拉西诺表示,超过90%的自杀案例都和心理疾病相关。可以说,心理疾病已经呈现“全球化”的态势了。
心理疾病是欧洲除心脏疾病之外的第一大疾病,高达27%的欧洲人在生活中的某一段时间都出现过心理问题。据欧盟统计,在欧盟国家中因心理疾病自杀的人每年达5.8万,比在车祸和谋杀案中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心理障碍是造成欧盟国家员工缺勤、提前退休和申领因工丧失劳动能力补助的三大原因之一。据保守统计,心理疾病给欧洲各国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它们国内生产总值的3%-4%。其实,欧洲尤其是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卫生和福利制度也相对健全。一位社会问题专家说出了问题的根源:一个社会的精神健康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有关系,它和一个社会整体的和谐程度,从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个体、人性关注和关心的程度有着更大的关系。有的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反而为更多心理疾病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因为当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奋斗的首要目标之后,他就会有更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一个社会即使物质生活水平极高,但在精神方面做得不够,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人们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有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中国有3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地方铁路局就组织火车上的乘警接受心理培训,担任“心理压力释放员”。因为每年在客流高峰时都会出现“车癫”,这些人由于某些方面的精神压力过大,会突然跳车、挥刀砍人、哭泣、撒钱等。著名心理咨询师宋玉梅告诉记者,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不良情绪增加太快,又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一旦超出了人的承受极限,心理问题向恶性方向发展,人就会患上轻重不同的心理疾病。失控的情绪向内,严重的就会去自杀,而失控的情绪向外,有时会表现为破坏甚至*。
从宏观层面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信息爆炸,把各种社会不平衡、社会不公的消息迅速大量地带给公众,造成很多人的心理失衡。此外,居住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降低。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原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使得人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成为“全球病”也就不难理解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3:32
2010年精神卫生日主题是:
一、主题: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二、宣传口号
(一)儿童青少年:赞扬鼓励 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思维的影响)
(二)职业人群:坦诚互信 惬意工作(职场人群亚健康心理状态阐述即改变)。
(三)社区人群:理解关爱 邻里和谐(社会关系日趋发杂化,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论述)。
三、目标人群
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和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宣传、拍摄促进精神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200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创伤和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200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影响每个人
200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00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身健康 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身健心 你我同行”,宣传将围绕增强公众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倡导保持生理健康与追求精神健康的统一。
你可以围绕以上主题分别论述,我不可能为你逐字逐句推敲,否则就是我的论文了,但愿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