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删除和数据销毁的监管要求|详细步骤+案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9:26
数据删除与数据销毁是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涉及数据的物理和逻辑移除,以保护隐私、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不被泄露。逻辑删除,也称为数据删除,是指通过软件操作将数据从计算机、数据库或云存储等介质中移除的过程。然而,这些数据在被删除后仍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如存储在回收站、备份系统或磁盘的未覆盖区域中。
数据删除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并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然而,逻辑删除并不总是彻底的,数据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如数据恢复软件、日志重组等)被恢复。因此,数据的物理删除或销毁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销毁是指通过物理或逻辑手段,将数据彻底删除,并确保这些数据无法被任何技术手段恢复的过程。数据销毁通常包括物理销毁和物理删除。物理销毁涉及对存储介质的物理破坏,如硬盘捣碎、剪碎、焚毁、钻孔或熔化等。这些方法直接破坏存储介质的物理结构,使数据无法被读取或恢复。物理删除是指通过软件工具对存储介质上的数据进行多次覆写、多次格式化、消磁或加密擦除等操作,使数据在逻辑上无法被恢复。
数据销毁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不被泄露,降低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数据处理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删除应包含逻辑删除和物理删除的含义。物理删除(复写、加密擦除等)确保数据在逻辑上不可恢复。物理销毁(硬盘捣碎、剪碎、焚毁等)将存储介质彻底破坏,确保数据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然而,物理销毁成本高、效率低且实施难度大,很少企业能满足。
在数据删除方面,监管要求繁多且明确。个人建议从三个方面区分要求:网络安全等保测评中的剩余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通用数据删除要求及个人信息保*对个人信息或敏感信息的特殊删除要求。网络安全等保测评要求在数据删除时考虑剩余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通用数据删除要求涵盖数据删除管理和存储介质销毁。个人信息保*对个人信息删除有更具体的要求,包括主动删除和被动删除(如个人信息主体请求)。
数据删除与销毁过程中,管理层面应制定流程规范和策略要求,识别法律法规、合同约定、隐私*等数据删除要求。技术层面需验证数据删除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尤其是第三方合作到期、云上数据、备份数据等特殊场景。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删除个人信息的例外情形需谨慎考虑,如法律、行*规规定的保存期限未届满或删除从技术上难以实现的情况。
数据删除触发条件包括主动场景(如业务下线、业务容量缩减、IT环境迁移、合作方业务到期)和被动场景(如监管要求、个人主体主动提出、云上基础环境到期不再续费)。数据删除流程包括主动通知、方案制定、方案论证、实施、验证等步骤。数据删除方法应根据数据形态和存储方式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包括物理销毁(消磁、物理破坏、化学破坏等)、物理删除(系统层面的删除功能、数据库层面的操作、多次随机复写、专业数据销毁软件)等。
在业务下线场景中,数据删除动作需同步进行,包括业务下线通知、方案制定、数据接口停用、权限关闭、上下游数据删除子方案、数据删除责任人和执行实施人员、数据删除记录附件等。数据删除应关注数据形态和可能留存的环节,避免遗漏,并确保数据删除的有效性。
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业务下线的数据删除、数据业务到期后删除、公有云服务到期后数据删除、物理硬件更换场景的数据处理、离线备份数据的安全隐患、临时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硬件终端的数据删除等。在这些场景中,采取合理的方法和策略确保数据删除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