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6 15: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0:47
在期望效用函数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修正和扩展方式,以解决理论中的局限性与不足。这不仅丰富了理论体系,还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修正与扩展方式:
Karmark于1978年提出的主观权重效用(SWU)概念,旨在通过决策权重替代线性概率,来解释Allais问题和共同比率效应。然而,这种方法在解释优势原则的违背方面存在局限。SWU概念通过引入主观性来调整决策者对不同概率事件的敏感度,从而对传统线性概率模型进行修正。
扩展性效用模型(generalized utility model)则针对同结果效应和同比率效应等现象,放松了预期效用函数的线性特征,或重新表述了公理化假设。这些模型通过改变预期效用函数的形状,如使用概率三角形表示的预期效用函数线性特征的无差异曲线扩展为扇形展开,来捕捉更复杂的决策偏好。
Kahneman和Tversky在1979年引入了系统非传递性和不连续性的概念,以解决优势违背问题。通过这一概念,他们为解释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选项时的非传递性偏好提供了理论基础。
“后悔”概念的引入,为解释共同比率效应和偏好的非传递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Loomes和Sudgen在1982年提出的“后悔模型”通过引入后悔函数,将效用建立在个体对过去“不选择”结果的心理体验上。这一模型在保持线性特征的同时,提供了对决策过程的新解释。
进一步地,允许决策权重随得益的等级和迹象变化,是对SWU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为决策权重提供了动态调整的可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决策场景。
非可加性效用模型(non-additivity utility model)则针对埃尔斯伯格悖论,提出了概率不可加性的观点。这一模型认为,概率在测量上并非总是可加的,从而为解决不确定性决策提供了新的框架。
这些修正与扩展方式不仅丰富了期望效用函数理论,而且在金融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Karmark和Allais(简称KT)提出的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前景理论,而“后悔”概念则演化为“后悔理论”。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理论研究的进步,也为实际决策提供了更多指导。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 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不过, 该理论是将个体和群体合而为一的。后来,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均衡的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进而构筑起现代微观经济学并由此展开的包括宏观、金融、计量等在内的宏伟而又优美的理论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