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而获,那就说明修行有止境。怎么样?一切都有止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5:2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08
那说明你不懂得万法的实相是什么,太可惜了。
首先你要区分二谛,再来抉择有或者无。
两种不同的二谛
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两种不同的二谛。第一种是自空中观当中讲的显空二谛。认为空性才是唯一的胜义谛,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净与不清净的现象,都叫做世俗谛。自空中观的见解不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经的根据。
第二种二谛,叫做实象二谛。实象也即哲学与中观里面都提到过的实在和现象。实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现象在中观里是由无明创造出来的一种显现,脱离了实相且原本不存在。人我和法我都属此列。
实象二谛什么时候需要呢?在讲第三转法以及讲密法的时候需要。
区分两种二谛非常重要。比如说,在讲龙树菩萨的《中论》等自空中观论典的时候,如果一提到胜义谛当中存在任何东西,就会与法无我的见解相对立,所以不能承认任何胜义谛中存在的东西。
但在实象二谛的胜义谛当中,却允许有东西存在,那就是如来藏光明。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如来藏的光明在胜义谛当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
从显空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的光明是世俗谛,不是胜义谛,因为它是现象。但从实象二谛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是胜义谛,不是世俗谛。
前苏联科学院著名教授斯彻尔巴次(Th.Stcherbatsky)就说过:“龙猛菩萨的中观缘起空性,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具有重大、亲切的类似。”听到这种说法之后,我想黑格尔的学说一定很不错,所以花了一些功夫潜心钻研黑格尔的论著。结果发现,黑格尔的思想不过是龙猛思想法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因为他连龙猛思想的部分皮毛都没有通达。
的确如此,《中观根本慧论》一开始两个偈颂的顶礼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部论著,已经广泛地阐述了中观的大缘起因。
一般来说,抉择诸法空性,会用到观察因的金刚屑因、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观察本体的离一多因,以及观察整体的大缘起因等。
关于离一多因,对雪域藏区有着不可比拟之恩德的大堪布静命论师,就在《中观庄严论》中写道:“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意即:所有轮回、涅槃、器世间、有情世间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没有自性。无论一体还是多体,都无法成立,就像影像一般。这就是以离一多因的方式抉择空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是世间最聪睿超凡的科学家,也无法深入全面地领会上述意义。尽管爱因斯坦等人,在量子物理学方面,提出了很多相似于佛法的理念。爱因斯坦本人,也成了世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大智者。但我想,即使是他,也很难如实地彻证上述甚深之义。至于一般的知识分子,恐怕就更难理解佛法深广精妙的空性之义了。
记得几年前,被世人称为“爱因斯坦第二”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霍金,就曾以量子力学为主题,在清华大学做过精彩的演讲。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刚讲了一会儿,台下的很多师生就已经睡着了。霍金见此情景,懊丧、伤心至极。他不禁感叹道:“想不到在如此著名的学府,我这些不为常人所道的关于量子力学的深奥学说,不但不能被人理解,而且会枯燥无味到成了催眠曲的地步!”霍金哪里知道,他那些接近于佛法的弦理论、多维空间等理念确实太深奥,一般的世间智慧又怎能与此一拍即合?所以,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也不得不遭受曲高和寡的命运了。
同样,若有人想尝试着在藏区的大学生中,宣讲佛教的大缘起因与离一多因,也绝对会让听众不明就里、心思恍惚、倦倦欲睡。但如果有什么影视歌舞大明星驾到,想必这些追星族们会一下子兴奋异常、欢喜雀跃。
此外,观察因的金刚屑因,在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中,以“彼从彼生无少德,生亦复生亦非理……尽生死际唯种生”破自生、“火焰亦应生黑暗,又应一切生一切”破他生、“计从共生亦非理,俱犯已说众过故”破共生、“无因不待他,应成恒有无”破无因生等推理,进行了抉择。若能对此深入思维,任何人皆会受益匪浅。否则,只是将《三十颂释·善说如意树》、《精要明镜论》等正字、诗学方面的典籍,当成了藏文化的全部,认为通达了这些便通达了一切,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曾有一次,某个大学的学生对我说:“佛陀讲的有些道理也不对。就拿《心经》来说,里面讲‘无有眼耳鼻舌’,可是我们明明有眼睛、有鼻子,这岂不是自欺欺人吗?”
听了他的这番“高论”,我只是笑笑回答:“你如果好好学习佛法,将来自会明白的。”此外也并没有驳斥他的错误观点。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佛教一无所知,我若跟他讲“这些在胜义中没有、世俗中有”,他根本分不清何为胜义、何为世俗。在他的眼里,佛陀连基本常识都不懂,这样的智慧浅薄无比,甚至连他身边的老师、同学都不如。
其实,一个人若想观察他人如何,自己至少应具备一定的智慧。否则,“爱观察之寻思者,悉地距己万里遥”,自己的小聪明,只会成为危害自己的因,就像我们藏地有些人爱耍弄刀枪,他们自以为这是一门学问,却忽略了武器在伤人的同时,也很容易反噬自己。贡唐江博阳就曾说过:“具双刃之慧剑,若是过分挥舞,有断自头之险。”所以,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本来是对自己有利,但若没有用得恰如其分,到头来也可能害了自己。
总而言之,在座的各位老师、学生,对于以上介绍的空性意义,去学习、实修是相当重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08
这句是错误的 修行不能成就是功德 境界不够 需要继续修炼 修行不能用止境来定义 两回事
修行是有最高果位的 也有一个内心境界问题 一切事物都是依照因缘而生 依照因缘而灭的
也不是止境就描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03
南无阿弥陀佛。
您好。
先讲一段我师父的譬喻。
资粮很重要,没有资粮,没有定慧。
加行是生产线,生产禅定和智慧。
生产的原材料是二资粮。
想要成就:大量囤积二资粮、精进生产禅定与智慧。
所以也印证了,佛法说的因缘法。
这是我师父讲修行逻辑的譬喻。
这斗胆讨论您说的成就。
应该可能有止境。
佛法无边,修行果位应该有边。
于修行,为成佛嘛。为离苦得乐嘛。为证得解脱嘛。等等。
所以我认为成佛可能就是您说的止境。
南无阿弥陀佛。
祝您吉祥如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09
修行修于心 一切心外求法 徒劳无益 所谓心外求法乃以贪-嗔-痴三毒不舍而求 修行以戒为师当首要 修行人若心不止则易堕魔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6:04
修行的目的是提高生命的境界,而不是成就不劳而获。佛家修善,讲慈悲,要跳出六道轮回;道家修真,讲返本归真,返回到先天的本性上去。
没修炼的人,谈修行的止境,是没有意义的,得先走到这个行列中,才有意义。在古印度《吠陀本集》与佛教历史中都有这样的预言:转轮圣王是宇宙的万王之尊,他将在未来降世人间,救度众生。转轮圣王的特点是在家成佛,不脱离世俗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