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从未忘记》---妄想靠遗忘来回避伤痛,身体却提醒你,我还记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4: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7 05:49
阅读《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我仿佛得到了一次情商的启蒙。以往,我常常在生活的矛盾和困境中,围绕“应该怎样”和“忍忍就过去,不算事”来寻找安慰和指引,却对内心的愤怒和焦虑感到困惑,无法自我应对。
书中描绘的创伤事件,如性虐待、战争、车祸,通过文字将我带入了患者剧烈痛苦的真实感受。这些极具冲突的创伤瞬间,让我间接体验了他人的痛苦,对于意志薄弱的人来说,这种阅读确实可能带来情绪上的影响,因此,个人建议,若非心理承受能力较强,慎读此类内容。
为什么死里逃生的人不应该更加热爱生活,反而会陷入PTSD?为什么自残会让人着迷?一位16岁的强奸受害者为什么会选择回到那个残酷的皮条客身边?看完这本书,我开始试着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和生理机制。
从机能层面来看,创伤对大脑的影响是深远的。创伤事件可以摧毁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使得大脑无法准确判断现实与过去的区别。创伤后的回忆非经历,即使在安全的环境中,大脑仍然会感受到回忆的威胁,不断重演创伤,给个体带来无尽的痛苦。边缘系统功能受损,前额叶的损失使得在危机情况下,大脑难以有效管理应激反应,导致压力激素上升,身体处于持续的警觉状态。
人类大脑的发育自下而上,从脑干的原始大脑,负责基本的生存功能,到边缘系统,是情绪和感知危险的中枢,再到前额叶,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创伤对边缘系统的影响是长久的,使得探测危险的能力受到影响,可能对正常现象误判为危险,从而触发过度的应激反应,个体逐渐变得麻木,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难以从中获得满足。
心理层面,创伤成瘾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什么一些人会被危险或痛苦的事物吸引?理查德·所罗门的研究揭示了内啡肽在形成这种似乎矛盾的快感中的关键作用。内啡肽的分泌使得个体在经历创伤后,再次面对类似压力时,能够产生类似快感的体验,从而对创伤重复体验上瘾。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强迫性重复创伤,一次次地重新体验痛苦,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极限运动上瘾,甚至自残,寻求一种爆发和舒缓。
儿童的心智同样在创伤中受到深刻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但同时,孩子也面临着父母带给他们的心理危害。建立无条件的爱与耐心,为孩子营造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有助于锻炼健康的大脑回路。这种模式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抵抗未来的困难。同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安全依恋关系至关重要,避免形成回避或焦虑的依恋模式,确保孩子能够感受到他人及他人的感受。
《身体从未忘记》揭示了身体与心灵在创伤后如何记忆和反应。痛苦和创伤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但人类具有神经再塑性,通过自我疗愈和改变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拥有另一种人生。这本书提醒我们,身体记得创伤时刻的危险预警,在相同场景下会触发自我保护机制,但同时,它也展示了人类面对挑战时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总之,通过阅读《身体从未忘记》,我不仅对情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人类在面对创伤和挑战时的心理和生理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教会了我,虽然痛苦和创伤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减轻,但它们的影响可能以更隐蔽、更持久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正如书中所言,人类具有强大的神经再塑性,通过自我疗愈,我们能够拥有另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