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霖曾是十年来”的出处是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4: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9:01
“为霖曾是十年来”出自宋代强至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
“为霖曾是十年来”全诗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
宋代 强至
合书时雨奏银台,润泽从今遍九垓。
应祷岂惟三日后,为霖曾是十年来。
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龙不待雷。
无数公堂森贺笏,尽同秋种荷陶坯。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强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喜雨应祷》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喜雨应祷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雨水的滋润和对祈福的期盼。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合书时雨奏银台,
润泽从今遍九垓。
应祷岂惟三日后,
为霖曾是十年来。
已逃虐魃知何地,
自起乖龙不待雷。
无数公堂森贺笏,
尽同秋种荷陶坯。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和对祈福的感激之情。雨水滋润大地,使得万物生机勃勃。诗中提到的合书时雨奏银台,意味着雨水如音乐般美妙地奏响,洒在银台上。雨水的滋润不仅仅局限于当下,而是遍及了九垓(古代对土地面积的称呼,表示广阔无边)。诗人认为,应该祈祷的不仅仅是雨后的三天,而是长期以来的降雨,因为这样的雨水是十年来的良辰美景。
诗人还表达了对魃(指干旱的恶鬼)的驱逐和对龙的担忧。魃已经逃离了,但它去了何处,诗人并不知晓。自然的力量并不依赖于雷声,而是自己勇敢地崛起,独立地行动。最后,诗人描绘了无数贺笏(古代*的礼仪器物)在公堂中森然整齐地摆放,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这与秋天种植的荷花和陶土相映成趣,展现了欢庆和祝福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雨水的滋润和对祈福的渴望。通过描绘雨水的音乐奏响、润泽的广阔范围和长期的降雨,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中的魃和龙则象征着干旱和风暴,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述,凸显了雨水的重要性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公堂中的贺笏和种植的荷花与陶土相互辉映,展示了收获和喜庆的场景,给人以欢乐和祝福的感受。
整首诗意象丰富,用词巧妙,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