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15: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5:44
元宵节,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其历史深远且富有文化内涵。南宋时期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元宵节,即正月十五的元夕节,被认为是上元天官赐予福祉的日子,象征着新一年的吉祥和希望。
元夕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因其作为春节庆祝活动的高潮,家庭间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故也有“小过年”的美誉。这一天,人们有吃“药饭”或“五谷饭”的传统,早晨更有喝“聪耳酒”的习俗,寓意着祈求智慧和健康。
燃灯的习俗据说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岁时杂记》中提及,这一传统沿袭了道教的节日安排。道教将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标志天官的赐福;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象征地官的赦罪;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代表水官的解厄。这三个节日合称为“三元”,分别由天、地、人三官主管。因此,在上元节,人们燃灯以示对天官紫微大帝诞辰的庆祝,寓意着祈求天官赐福,生活安宁。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不仅体现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融入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上元”,“元夕”,指的都是“元宵节”。其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里正月为元月,然而古人称夜晚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