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4: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4 01:36
古代的贵族、文人士大夫多是配剑的,从周朝开始一直延续至春秋和战国,汉朝更盛,以至于《后汉书》中有此描述:“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曹功曹,无不佩剑,到了晋朝,还要百官佩剑上朝,不过这些剑全部为木制,是为班剑,到了唐朝它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只要有点身份的人都喜欢把剑佩在身上,唐风开放,人人尚武,那个时期的文人们最爱做的事便是投笔从戎,跟着军队打仗,磨练自己,那个时期也踊跃出很多的边塞诗集。两宋时期,黄巢起义后,士族瓦解,这种佩剑的文化开始渐渐没落,北宋开国皇帝杯酒释兵权后,奉行重文轻武*,文人就真的只能读读圣贤之书,舞文弄墨,饮酒作画,六礼中的骑射也渐渐被人所不齿,*中,文官的地位也比武将要高,直至今日,我们只能想象古人在重大场合配剑时的风姿,无论祭祀还是出使、会友,统统都得带上剑,在佩剑的文化中,剑一方面具有权势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象征了一种侠义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价值取向,折射出士的精神构成。 文人典范自然得从孔子说起,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各地的孔子雕像了没有,慈眉善目,宽袍大袖下,还是能看到佩其左侧的那把剑的,真实历史上的孔子是大夫,从身份上他也是要求佩剑的,再加上孔子真实身高一米*,魁梧有力,这样的身形不佩剑的话确实有点可惜,我也怀疑山东大汉这一名词是否是从孔子时期开始的。孔子提倡的儒学六艺中,有骑射两艺,也说明,孔子应该是个善于骑马驾车射箭的人,在周游各国中,肯定也遇见过几个盗贼,杀过几个坏人,并非别人眼中的文弱书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大家眼中,书生就成了文弱的代名词。 到了战国时期,有名的孟尝、平原、信陵、春申有名的四君子,这四个人以养士著称,其门下门客众多,他们之中或奔走游说,谈论纵横之道,或出谋划策,他们机智聪明,言行果断,而佩剑则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大纵横家张仪,还是我们敏感易伤的大诗人屈原,也一个个都是佩剑而行,无论人走到哪里,剑是从来不离身的,或许连屈原跳河的时候,它随身的宝剑也跟着他本人沉入了江底。 到了汉代,上到皇帝下到贵族,一个个都崇尚剑法,汉高祖路斩白蛇,连那个帮陈阿娇写诗对卓文君始乱终弃的司马相如也是少时好读书,尚击剑。我们的神秘隐士东方朔也是十五学击剑,文人各各都练剑了,各别说卫青和霍去病之流了,所以那时候的大汉王朝,是让匈奴人闻风丧胆,不敢来犯的。 大家熟识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也是从幼小时就开始学剑的,特别是李白,据史料记载,李白曾拜大唐第一高手裴旻为师,向他学习剑术,*是大唐第一剑客,身为徒弟的李白,其剑术自然也是高人一等,后人认为李白当年的剑术在整个大唐是可以排前三的,身为剑术高手的李白自然是佩剑在身的,他诗中那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或许就是自己的写照,既然为游侠,青莲剑客,必定也是手刃过数人首级的。当然,我们的悲秋诗人杜甫兄弟也不是泛泛之辈,少年时候也是体魄强健,曾自云: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在他们家家境尚好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没少跟一群狐朋狗友骑马打猎,练骑射,比剑术。杜甫写的诗中也多有吟剑之作,“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自诩宝剑之人自然也是时尚的佩剑一族。更多的有王昌龄之流,投笔从军,在军队里建功立业的,他们大多是士族子弟,被大家族培养出文武全才,最适合放到军队里去磨练。那些王昌龄们一边念着那首“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一边在沙场杀敌。或许也有像王翰那样的,在行军途中,想坐下来一品夜光杯中的美酒,却没料到外面琵琶声响起催人上马。纵观唐朝,大概也是常年习武强身,硬生生的把匈奴分化成了两支,一支*,另一支称臣后与汉族毗邻而居。 对于古人的佩剑而行,我们今天只能望尘莫及,现在的国人已不能携带刀具出门,更不能收藏*,在缺少血性的民族中,我们只能在那些武侠、仙侠小说中找到共鸣感,或许只有在梦里,我们能仗剑侠而行,劫富济贫,惩恶扬善,来释怀心中扬起的那股侠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