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娜塔莎·沃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1: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4 14:10
当我提笔开始写读后感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该如何下笔,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表达出我对这段历史中的人们的缅怀和尊敬呢?一方面我从这本书中读到了错愕,这不是别人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得太少,以至于我读到书中很多从未听说过的情节时,会先产生一种“竟然会这样”的情感,这让我感觉我不尊重这段历史潮流中的人们。另一方面是我完全能读到当时人们的困苦和绝望,可是我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少到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儿无知,这种无知让我对书中的人物产生某种歉疚,仿佛曾经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我说的某句话亵渎了他们的存在和灵魂。我们总说历史是沉重的,这份沉重往往是从人的角度上来体现,以群体而言,他们因为某些事件或者决策,被划分为一群又一群被后人称呼和描述,人们谈起他们,只说他们因为什么被划分,代表了什么,影响是什么,在这样的群体里,他们无名无姓,能被记住的总是那些冲出群体成为了领导者或者开创者的人。而以个体而言,在平静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能被记住呢,有多少普通人能被写成像这样一本永载历史的书呢?而事实是当我们尝试去追溯一个人的成长故事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经历至少都有一本书的厚度,而从这个角度上出发,旁人没有理由去评论别人的生活。
本书的作者从仅仅知道母亲来自马里乌波尔出发,在众多人的帮助下,绘出了自己的家族族谱,在寻根的过程中,一个可怕的事实是太多的亲人因为各种原因去世,她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唯一一个能够对话的亲人也年纪很大了,但是好在这位亲人仍然保留了作者母亲的姐姐写下来的日记,而展开这本日记,就展开了一段在第二场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以个体角度记录的一个家族落寞,辗转于各个集中营中劳作的普通平民的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遥远、魔幻、真实、刻骨,也漂浮着勇敢和爱意。
结合母亲姐姐的日记和其他资料,最后作者描绘出来了母亲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从家道中落到流落于家国之外被迫成为劳役,母亲不谙世事,生性多了一些敏感,年纪轻轻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流荡和痛苦,和姐姐相比,母亲在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妥协和无谓的坚持,我想这也造就了母亲日渐灰暗的人生态度,然后绝望,最后结束了生命。苦难总是无限的,悲伤的后面还是悲伤,从母亲到作者这一代,我们仍然能看到苦难在延续,这种苦难来源于家庭,因为作者有一个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母亲和一个家暴的父亲;这种苦难来源于社会,因为作者一家无处可去,乌克兰回不去,美国不给签证,就连贫民窟都有居住期限,这些结果的部分原因还是来源于母亲和父亲曾经是劳役的身份……因为这些种种,作者和妹妹经历了痛苦的童年,苦难继续发生在她们身上,而后,人又需要治愈这苦难的童年生活,我思考,也许这是作者想要写这本书的一个小小的原因,最后我也相信她通过更加了解母亲而体谅或者说原谅了她的母亲。
读完全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要学习历史,记住历史,尊重历史。任何一段历史的背后都有太多太多为之付出甚至为之牺牲的人,他们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更好的文明发展,而我们这些有幸出生在更好时代的人们,没有权力去无知地评头论足,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来支撑发言,我想沉默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亦是对这些人最大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