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09: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11:32
傣族大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方的“犁铧音”。据说,在道光年间,由犁铧大鼓艺人丁海将这种唱说引入傣族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治年间,鼓书艺人黄玉山、赵保亭、李世雅、胡少甫等为了在当地传播这种艺术形式,开始将北方的语言改用当地的方言,并将伴奏乐器大鼓改为小鼓,用木质云板代替铁质犁铧尖,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鼓书品种。
鼓,作为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祖先的重要军事工具之一。《礼记·明堂位》记载,很早之前,就已有“士鼓”,即陶器制成的鼓。鼓因其良好的共鸣效果,声音响亮且能远传,被祖先们用作助威的工具。传说中,在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用夔的皮制成鼓,其声音传遍了五百里。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的记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负责管理鼓的制作和击鼓等事宜。鼓人管理的鼓有多种用途,如祠堂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称为“汾(音)鼓”,据《说文》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还有用于军旅的路鼓、晋鼓等,这些鼓后来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傣族大鼓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地方艺术的独特性,还展示了古代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军事传统。鼓作为传统乐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传递着和谐与和平的信息。
傣族大鼓: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区称之为“光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之为“光边”。另有“两面鼓”、“双筒皮鼓”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