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4 15: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3:46
中国古代职官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起源于夏代,随着国家体系的建立而逐渐确立。职官制度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时期,约持续一千年。商朝时期,国君称为"后"或"王",主要*有"史"和"巫",王族长老如箕子、比干担任"父师"和"少师",辅佐王室。如殷纣王时期,其亲属如微子、箕子和比干因君主昏庸而遭遇不同命运。孔子赞誉这三位为"三仁"。
第二阶段,从西周至春秋,大约六七百年。此时的国君称"天子"或"天王",王室与地方*有所区分,如"天子"为**,诸侯和大夫的封地分别称为"国"和"邑"。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地位尊崇,政务由卿士主导,包括军事、行政、司法等。教育文化由太史负责,卿士寮和太史寮是当时的两大部门。地方*结构类似,执政卿由周天子任命。
第三阶段,战国至清朝末期,历时两千多年。这一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强大,巫史和宗室贵族地位下降,君主的臣仆和侍从成为主要力量。国家疆域扩大,机构日益庞大,职务分工细致,制度复杂多变。
官名。汉郡国文学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