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辨才识真不为其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7: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22:51
“欲先知人,必先自知”,要取得较为准确的考察结果,首先必须精心选择考察人员,如系领导者自己亲自参与考察,尤其需要自我反顾,评价一下自己的考察业务是否熟悉,考察方法是否正确,思想方法是否端正等。
知人之难,难就难在人之才德往往表里不一,名实不副,常常外拙内秀而寓奇才,貌似精明却又未必有真才实学。即使是众口一词,褒誉有加者,也可能是虚负盛名,其实难副。孟子就曾经对齐宣王说过:“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末可也,国人皆日贤未可也,然后察之,见贤也,然后用之。”又说:“左右皆日不可,勿听;国人皆日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也,然后去之。”不管左右的人怎么说,也不管国人怎么说,都必须决定取舍于考察之后,只有“先望实而后资考”,才能识其真貌,不为其假相所迷惑。所以,古人说:“德必核其实,然后授其位;能必核其实,然后授其事;功岿核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核其真,然后授其刑;行必核其真,然后贵之;言必核其真,然后信之;物必核其事,然后用之;事必核其真,然后修之。”那么,怎样核其真,避其惑呢?
一戒“爱恶之惑”。
在对人的考察中,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经常发生。它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情绪效应,即考察者当时有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评价。比如,考察者心情舒畅、愉快,则容易对对方形成良好的印象;反之,则可能对同样的人产生不同的印象,甚至产生不可思义的评价差异。二是投射效应。即在认识他人或对其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同的情形,亦即“以己度人”,尤其是当对方的某些身份特点,如年龄、职业、籍贯、性别、社会地位与自己相仿时。人们经常看到,富于攻击性的人,通常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疑心很重的人,觉得别人也不怀好意;而心地善良的人,往往不相信有人要加害于他。这些都是投射效应的表现。三是心理相容效应。即过分地肯定个人的本质、事件和行为,常常按照“勿忘友情”的原则办事,轻率地给工作马虎的人作出良好的鉴定。四是需要偏好和迎合效应。即下属根据领导者的好恶,投其所好;根据领导者的需要,送之以礼;根据领导者的偏好,趋之以行,以取得领导者的好感。五是接近吸引。即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喜欢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而不怎么喜欢距离较远的人。其原因就在于“相同刺激的反复接触会导致对对方的极大吸引力”。通俗地说,和某一个东西接触多了,自然就会产生好感。六是移情作用。即他人之爱若与己同,即移爱乎人。亦所谓“爱屋及乌”;他人之爱若与己异,即恶乎人,心存反感。
这种“爱恶之惑”对知人、察人是极其有危害的,它不仅看歪了一个人的才德,而且极容易形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反常现象,更为那些钻营拍马者造成可乘之机。因此,必须戒除。
二戒“偏颇之缪”。
察誉偏颇,在日常对人的考察中多有发生。一是从众效应。即不加调查分析,单纯听取“群众反映”。二是人际障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在群众推荐这个层次上,由于人与人之间是直接的利益关系,群众反映的主观随意性就特别大。二是在组织考察这个层次上,考察者与被考察者之间虽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由于群众反映所产生的成见效应,以及考察者主体的障碍,使其判断往往具有主观性、盲目性和从属性。三是先人为主。即在与他人接触中,初次见面所产生的印象;或是在考察中,最初听到的“群众反映”所产生的印象,往往非常深刻,并由此而占主导地位。四是传统习惯。即由于考察对象的行为违背历史习惯或地区习惯,而得不到群众理解,因而在考察中多受贬责,而得到较差的评价。五是宗法观念。中国封建社会有着宗法一体化的独特结构,尤其是在宗法观念较强的地区和单位,族长、家长、大师傅、老领导的观点对群众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在对人的考察中,“群众”反映的情况常受其制约,形成某种“一人评价众人随”的状况。
“知人者,善于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为防止“察誉偏颇”,必须根据考察对象所在地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注重事实。暂时实在摘不清者,可稍缓时日,多听多看,再作了解。
三戒“同体之嫌”。
“同体之嫌”在人才考察工作中,是经常碰到的。具体表现为:一是文人相轻。因才学相同,职务相同,境况相同,而在工作中或个人的奋斗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旦有人来考察对方,则乘机贬责。尤其是产生过矛盾者,更是乘机攻击,大讲坏话。二是同类相护。因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爱好或共同对“敌”需要,常在考察中扬善抑恶,相互吹捧,以达“一荣俱荣”的目的。三是仁慈效应。因考察对象在同类相争的“两派”中保持中立,因而得到“两派”在攻击对方的同时对“中间人”的赞誉,这种赞誉不是出自对考察对象的内心敬佩,而是出于攻击对方,寻求支持的目的。另外,由于某些同伴长期得不到任用,也有出于同情而过分褒扬考察对象品质者。
“同体之嫌”不可避免,但需正确对待。尤其是在考察中,必需确实掌握人际之间的亲疏关系,结合其矛盾背景,分析评价考察对象的才德。
四戒“申压之诡”。
“申压之诡”在现实考察工作中应予以特别注意,尤其是下述四种情况更应高度重视。一为只见“松柏”,不见“丰草”。原因显然,松柏枝叶茂盛,遮天蔽日,阳光和水分尽为其收。而小草“不见天日”,“穷途潦倒”,当然无法生长。人亦同理。二为社会承认危机。名人声赫,片言千金,捧扬者愈多;而许多不知名者,自呈机会难得,即使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也难为社会所承认。加之,商品意识的影响,多有假借名人投机盈利;而不知名者,其名值低,难以称名盈利,更无人问津。三为庸俗势利眼光。由于荣耀备至,趋就者益多;由于权势可用,攀附者争先;由于盛名可借,推崇者比肩。之所以如此,无非借名沾光而已。一旦其身败名裂,附就者便树倒猢狲散。而对于那些不知名者,更是无人一视,任其“自生自灭”,因其实在是无推崇附就之价值。四为社会刻板印象。由于某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而“一好遮百丑”一;由于某团体出了一两个知名人物,便“一人得道,鸡犬*”,而那些地位低下的小人物,便“毫无”可褒之优,即使有一点小小成就,人们也习惯于归结于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与其本身似乎无多大关系。
上述种种“申压之诡”,是知人识人的重重弊端,它使名人名声更响,使遭受压抑者处境更抑,甚无出头之日。所以,对于一个精明的领导者和考察者,更应善于冲破“名人”光圈,从“流沙”中淘出真金,从“污泥”中捧出明珠。
五戒“言无不疑”。
这种“言无不疑”的现象,完全是由于考察者主体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具体来说,它取决于考察者三方面的素质:一是品质素质。品质素质是指考核者由于思想品德的原因而造成的对考核结果的多疑。如考核者带有个人好恶或者秉承某些领导的主观意志去考察,凡不符考察者本身看法的反映,或不符某些领导者的主观意志的反映,一概予以怀疑,甚至否定。二是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由于考核者自身专业能力弱而造成对考察对象专业能力强的怀疑。他们不理解专业工作中发现、发明的艰险,不理解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常常看低或怀疑考察对象的专业水平。三是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考察者本身的考察工作业务能力。由于考察者对本职工作业务生疏,加之思想水平较差,既无好的考察方法,又无好的分析研究水平,任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怀疑一切考察结果,似乎患了一种“多疑症”。
由此可见,“欲先知人,必先自知”,要取得较为准确的考察结果,首先必须精心选择考察人员,如系领导者自己亲自参与考察,尤其需要自我反顾,评价一下自己的考察业务是否熟悉,考察方法是否正确,思想方法是否端正等。